【www.hy-hk.com--教师节祝福语】

《小王子》这本书虽只有几万字,却是20世纪50年代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图书。“在他富有诗意的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一整套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本难得的爱的教科书。尤其是那只睿智而又豁达的小狐狸的话语,更是让人记忆深刻,感动不已,启发我们应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供大家参考选择。

  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

  《小王子》这本书虽只有几万字,却是20世纪50年代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图书。“在他富有诗意的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一整套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本难得的爱的教科书。尤其是那只睿智而又豁达的小狐狸的话语,更是让人记忆深刻,感动不已,启发我们应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

  “什么叫‘驯养’呀?”

  “这是早已被人遗忘了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不错,”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百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从以上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懂得爱并渴求爱的狐狸。因为,彼此相爱,彼此才成为世上最重要的唯一,曾经无关的一切才变得有关和美妙起来。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学生亦是如此,也是渴求爱的。优秀的教师,也理应是一个充满爱心,懂得爱的教师。只有懂得爱,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世界的唯一;也只有懂得爱,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懂得爱的教师呢?

  一、摒弃功利之心

  “我很愿意,”小王子回答道,“可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还要去寻找朋友。”

  “只要被驯养了的事物,才会被了解。”狐狸说,“人不会再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的,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养我吧!”

  文中借狐狸之口,以我们意想不到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生活的功利和寂寞。爱,理应是无私的。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懂得爱,首先应摒弃功利之心。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只停留在情感层面,而更应是一种理性之爱。即不论这个学生的长相、气质、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怎样,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教师都无一例外地爱他,理解并尊重他的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将其生命的潜能挖掘出来,彰显出来,变为现实的生长和发展,这样的爱才是 “大爱”。所谓“大爱无边”,就是爱没有边界、没有选择、没有条件。最理想的教育之爱,是有情感之爱作为基础的理性之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具有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力量,也才能真正实现“热爱每一个学生”。

  二、学会耐心等待

  “那我应当做些什么呢?”小王子问。

  “应当非常耐心。”狐狸回答道,“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微近些。我用眼角瞅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的确,教育是慢的艺术,要实现师生关系的良好交融与转化,身为教师,我们就需要多一些耐心、静默,需要学会等待。唯有此,我们教师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才能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才能一点点地接近我们爱的对象,师生间的交流方能真正发自心灵深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三、树立责任意识

  “你们很美,但是很空虚。”小王子说,“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咯,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候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道理,”狐狸说,“可是,你不应该忘记它。你现在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小王子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被小狐狸唤醒了,一句“你不应该忘记它。你现在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让人记忆深刻,更让人感动不已。的确,付出与责任,使所爱之人与物变得重要,对所爱的一切要负责到底。可以说,这是柔情的故事,也是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

  众所周知,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没有学生,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应该是教师最直接的,也是教育终极的目的。教师职业理当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事业,教师的责任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只有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我们才会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赢得学生的敬佩;也只有有责任,才会有负重,只有有负重,迎向未来的脚步才能迈得坚定而踏实。

  四、用心去寻找

  “人类在一个花园里种了5000朵玫瑰,”小王子说,“可是,却找不到自己所要追寻的东西……”

  “是啊,他们是找不到的。”我回答。

  “可是他们一直追寻的东西,其实在一朵玫瑰花或一点水中就能找到。”

  “一点不错。”我回答道。

  小王子接着说:“肉眼是盲目的,必须用心去寻找。”

  用心去寻找,在心中也能发现最多。这是小王子教给我们的爱的方式,如果爱这一个,那么也要爱他的背景和同类,这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的确,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多一些用心的寻找,会促使我们重新发现孩子的真实世界,读透孩子,从中找到孩子宇宙间与成人宇宙间的衔接、转化和发展的通道,也会促进教师对自己宇宙的眺望、审视和思考,重新认识教育者的使命,实现孩子宇宙与教师宇宙间的相互转化和创生。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去寻找,相信收获的不仅仅是心贴心的师生关系,更是教育的和谐。

  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

  小时候,教师的形象就深深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萦绕缠绵。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和追求。自高考填报志愿起,我就决心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和教育洗礼,2004年6月,顺利毕业,到八十一中学任教,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美丽的光环之下掩盖了许多艰辛和无奈。登上三尺讲台之后,猛然发现做学生和做教师的天壤之别,做学生,做好自己那一份,足矣;做老师,要面对个性、心理、想法不同的学生,实在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参加工作已经六年了,本人逐渐从一个教坛新丁转变为有点经验和想法的中青年教师。借此次学校师德征文之机遇,回顾一下自己所走过的路,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反思修正自我,重新上路。

  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对我的学生充满爱心。我相信只有亲其师,才能更好地信其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坚持用真心换真情,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安慰;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们一点鼓励;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用一颗平常的心自然而然地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真情互动,才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其次,坚持民主平等的爱。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学生依附、适应教师。也就是学生处在从属于教师的地位上,但是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要求教师为了学生更主动、更活泼地学习、生活、处事,努力地适应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使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达到学生的德育内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朋友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沟通交流。然而,作为一名教师,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记得著名的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差生并不会永远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也会发展变化,也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老师应该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一个成长的舞台,一个个性舒展的空间,一种成才的期待。我们应该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情感效应,从而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坚持宽严相济的爱。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对我的学生负责。在教育中,爱的宽和严是辩证统一的。二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的高质量,这是它们的统一性所在。而它们的辩证之处在于,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作为事物存在方式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的界限始终存在。没有“严”的刚性,就没有了原则性、制约性和稳定性,一切管理活动就失去依据、准绳和章法。然而,具体事件和个人,又是千变万化、无一定之规的,任何既定的原则都不可能机械地适应千差万别的复杂情况。没有适度的宽,就失去了可塑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就不会产生生机和活力。因此,“宽”和“严”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不能失之偏颇。因此,教育中应该把握好“宽”与“严”的辩证法,掌握好其中的尺度,使二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使运作更具科学性。

  宽严相济,方能科学成功运作。在处理事务上,小事要宽,大事要严;在处理学生错误时,处罚要宽,批评要严。灵活掌握“宽”“严”尺度,宜宽处则“宽”,宜严处则“严”,力求达到“宽”而不软,“严”而不苛,“宽”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教学,我始终坚持用心去爱——发现爱、培养爱、懂得爱,收获了许多爱。同时也体味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幸福,始终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每当站在三尺讲台之上,面对渴求的眼睛,教师的崇高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会用我全部的知识和智慧去做好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做一名懂得爱的教师

  做一名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重在“教好学生”,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一样,这恰恰丰富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色彩。我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种稀有资源!”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如我班某某同学晚自习时因不捡点,撒尿在学校的一个角落里被保卫发现,有的老师说罚款,有的说开除,有的说请家长等等,意见不一,我的处理意见是叫该学生用煤灰去撒上,并保留三天再扫,有一次我出了一道《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让学生作文,这位同学就写了撒尿这件事,写得非常具体、又生动。我看了后写了一篇《不是文章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了,有位老师看到后,又写了一篇《撒尿与文章》。这样一泡尿撒出了三篇好文章。何乐而不为呢?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心中有爱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心中有什么才会看到什么,才会听到什么。心中充满功利的人追求的是功利,充满仇恨的人散播的是仇恨,充满忧伤的人看到的是忧伤。而心中有爱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可爱的,一切都是清新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懂得爱的人,便懂得宽容。对于别人的无心之错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予以谅解,从而给人一个机会;懂得爱的人,便懂得等待。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拔苗助长者的初衷尽管并没有错,但他缺乏耕耘的耐心,只关注了收获;懂得爱的人,便懂得妥协。卡耐基说,你无法赢得辩论,如果你在辩论中输了,当然是输了,即使你赢了,还是输了。在这个世界上,“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法”,还有“情”; 懂得爱的人,便懂得付出。索取是无止境的,而且很容易限入魔障。在名与利的圈子里,大多数人总是看到了别人鼓鼓的腰包,抑或闪光灯下的意气风发,其实,所有收获的背后,都有艰辛的付出。而只有懂得付出的人,在一定阶段内尽可能“单纯”的人,才会获得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成功。做一个懂得爱的人,就是让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驱除那些因计较、忧郁、恐惧、急躁……而产生的阴霾,让人生的天空永远晴朗,湛蓝。教师的“爱”还可理解为“爱自己”、“爱职业”。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懂得劳逸结合,提高休闲的生活质量,珍惜和维持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这就是“爱职业”的基本道德表现。所谓“美”就包括“形象美”和“心情美”。一个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在着装打扮上得体,给人以美感,还要有一颗宽容美丽的心,能包容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5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