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高中入团申请书】

jianghong

https://bbs.ruiwen.com/thread-37869-1-1.html

8.安娜之死(列夫托尔斯泰)

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来又扩大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主,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而托尔期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除了三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这些小说,即使不包括以民间故事形式出现的作品,至少也有六七十篇。

我眼中的安娜卡列琳娜,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属于那种浸淫于俄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两大文化类型的知性女性。首先她受过良好的俄国文化教育,根基于深厚的俄国本土文化。而俄国人的忧郁的名族气质,是由上千年的文化所积淀形成的。因此,在这样的国内大环境下,安娜是摆脱不了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的。

而过传统文化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以俄国东正教为核心的典型宗教文化。

安娜在很大程度上是死于这种宗教文化。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性。在宗教为国教的国家,社会性往往是由宗教教条所限定。一个人的成就,名誉,地位,财富等都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处,第一处是安娜为了和伏伦斯基在一起,向卡列宁提出离婚。她的丈夫刚开始坚决反对。因为按照基督教的交易:婚姻士是是那上帝的安排。虔诚的信徒士不能违背上帝的安排而擅自离婚的。不过卡列宁的态度绝非这么简单。如果说他第一次的拒绝我们刻意理解为对宗教信仰的坚守,对安娜的爱的话,那么后来拒绝安娜探望孩子,则要另当别论了。那是他内心脆弱,行事犹豫不决的表现。他既想维护宗教尊严,又想得到现实尊严的手段罢了。他仅有的一点爱心业已在李迪雅伯爵夫人的挑拨下丧失的一干二净,他大的身心业已得到了精神上的彻底解脱。

从这点来看,卡列宁也是杀死安娜的凶手之一。是他在宗教和世俗事务之间的犹豫不决导致安娜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代表之二便是安娜产后病危,想到自己可能要离开人世,便乞求名义上的丈夫卡列宁原谅自己。这是因为在基督教(东正教为基督教在俄国发展的一支)教义中,如果她的灵魂生前不被原谅,那么她是不能在死后进入天堂的。也就意味着他在人间的罪恶将不会清洗掉。因而 她的原罪也将无法消除。即使她死后,也将是一个会下地狱的罪恶的灵魂,遭致残酷的刑罪折磨。

在基督教国家,信徒们都向往这基督教中的彼岸世界,即幸福的天堂。他们在人世间生活欧德目的就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原罪。因而洗清罪恶,积德行善升如天堂,到达灵魂的彼岸即成了信徒们的终极目标。

在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看来,这是极易理解而又让人费解的。虽然佛教的教义也是引导人们摆脱现实的苦难,从而走向新的轮回。但由于它的立足点本身停留在现世中,目的就是人世的。因而投机的中国人就将这些教条理解为摆脱意味着及时行乐,下个轮回的世界之不过是当下现实世界的翻版罢了。

这也就不难明白,信神拜佛的中国人往往带有极其功利的色彩,有困难的时候就阿弥陀佛,在享乐时就将其忘的一干二净。

安娜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自身有关。马克思主义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其内因所决定的,外因只是起着推动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安娜的死在于她在自我斗争过程中,灵魂上的自我输给了现实中的自我。她的死是她追求的完美精神家园于残酷现实之间难以融合的产物。

她对爱情的盲目,对自己抵抗压力的能力过分自信以及对世俗压力的藐视最终使她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打击。她对爱情的盲目是建立在对爱情力量的无限放大的基础上的,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因此当完美爱情遇到现实挫折时,爱情本身便不是主要问题了,挫折会被自己刻意地无限放大。而人对挫折的抵抗力使有限的。因而当安娜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已经开始不能自已。她必须要以来鸦片来控制自己的神经。从而刻意在鸦片创造的虚拟精神世界里,满足她做母亲的渴望。至此,爱情在轰轰烈烈之后又走向了沉寂。爱情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过了期限的稳定剂,它的药量已难以抚平现实对安娜造成的心理创伤。她的精神已呈紊乱状态。伏伦斯基的那句“不,忍耐使又限度的。”只使将她死期提前的一个导火索罢了。

我不怪她的情人伏伦斯基,她对安娜已经够好了。为了安娜,他面对现实压力不屈不挠,唯一让安娜不舒服的就只有伏伦斯基对家庭的依赖,对母亲的依赖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留给我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安娜去莫斯科时在列车上遇到的那一幕-有人卧轨自杀。或许命运在那一刻早已被安排了。西方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普遍认为,人的命运都是早已注定的,任何的抵抗都是徒劳和无益的。这点在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安娜精神崩溃,神情恍惚中,除了保留在记忆深处的较为强烈的刺激以外,其它对她来说都不起作用了。历史往往使又一系列的偶然因素造就的,茨威格曾今说过。因此当安娜双脚踏上莫斯科土地的那一刻,也走出了她精神信仰开始瓦解,自我毁灭的第一步。

安娜,一个为爱而生的勇士。我喜欢安娜的直率性格,她该与追求造自己的真爱。只希望社会多给她一些宽容。

安娜之死的心理分析--天鹅之死

安娜一袭黑衣,高贵而典雅地出现在舞会上时,所有的人都为之倾倒――男人和女人。安娜像一只美丽的天鹅,游弋在舞池里。

“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句话是许多童话故事的结尾,曾经引起多少浪漫美丽的遐想。当王子和公主为了爱情,几经磨难,最后终于欢聚在一起的 时候,人们为他们的爱情祝福,以为从此他们就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是童话毕竟代替不了现实,现实中的爱情残酷而苍白,这点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又一次得 到验证。托尔斯泰为我们细致地描写了一个王子和公主获得爱情之后的真实生活。

安娜追求的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 也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从小就具功名心, 渴望并争取出人头地, 因此, 他对安娜的爱主要出于自私和庸俗的虚荣心。虽然在安娜的真挚强烈的爱情感召下,他也激起过真正的热情, 认为“她是一个应受到同合法的妻子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尊敬的女人”, 为了俩人的爱情, 作出过一定的牺牲: 辞职、不出入上流社会等, 但那都是浅薄的和短暂的。

当他与安娜相处一起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以后, 便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的地位和前途而愈来愈苦恼, 他对安娜逐渐感到厌倦, 把她的爱情当成了沉重的负担。这一切使安娜感到痛苦, 她为了渥伦斯基, 失去了家庭、儿子、社会地位, 她生活的唯一支柱和寄托的爱情又摇摇欲坠, 安娜尽力挽回昔日的恋情, 讨渥伦斯基的欢心――学会料理家务――了解、学习他所喜欢的东西――给他准备各种资料, 但是安娜所做的一切努力无济于事, 她终于发现她的情人原来是一个平庸、自私、虚伪的纨绔子弟,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 为他作出了巨大牺牲, 换取的却是虚伪、庸俗的生活。安娜的心理失去了平衡。

当爱已成为彼此的负担和羁绊,当爱情只剩下猜忌和争吵时,安娜与渥伦斯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安娜曾有过一段自己感到“幸福得不可饶恕”的美好 日子, 当新鲜感在渐渐的习惯中磨落, 旧的习惯生活的空白感, 不被社会承认的冷落感, 割舍心爱儿子的痛苦感, 就一起袭上心头, 她压抑住内心的空虚, 剩下的只有渥伦斯基的爱情, 而这爱情又让她有一种不牢固感。她妒忌、猜忌, 只怕渥伦斯基不再爱她了。

而渥伦斯基虽然有一段被安娜的激情感染而刻骨铭心地爱过,“但这样的感觉并没维持多久, 他很快就在心灵里产生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 而且意识到安娜是他重返上流社会的累赘。他的“热情冷却了”。安娜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明白了渥伦斯基对她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 不如说是虚荣心的满足。家庭没有了, 连她最心爱的儿子也对她“亲而远之”; 上流社会不接纳她, 人人拒绝与她交往; 她为之付出一切的爱情之梦破灭了, 渥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 让她感到不可靠。安娜完全陷入了孤立和绝望之中, 再也无法在这个极度虚伪冷酷的社会中生活下去。

小说中的另一个高潮是安娜之死。安娜自杀前的心理活动是非常跳跃的、不规则的。她苦苦思索渥伦斯基对她的爱情为何日渐冷淡,最初她断定渥伦斯基“心理和生 理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女人”,他对她的爱减退的原因就是“他的一部分爱情转移到其他女人身上了”。于是她“猜忌他”、“嫉妒他”、“生他的气”,怨恨他 把她弄到了这种“难堪”、“痛苦”的处境。这种猜忌导致渥伦斯基对她更加冷淡,甚至“有意说一些伤害她的话”。

从此,两人不断发生口角。使安娜痛心并害怕失去渥伦斯基。他们多次争吵然后又和好,两人心理的裂痕在一 次次争吵中不断扩大、加深,安娜感到恐惧和绝望。但是,只要渥伦斯基对她显出“温柔的神色”,转瞬间,安娜又会将绝望的嫉妒心变成不顾一切的热烈的柔情。 两人再言归于好。然而,由于电报事件,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猜忌又发生了,甚至曲解渥伦斯基想要孩子的愿望,斥责渥伦斯基关于爱他母亲的言辞是“空话”, 渥伦斯基对她不胜其烦,安娜感到他对她的厌恶之情,两人的矛盾达到了一个“可怕”的转折点。

安娜深夜举灯凝视着熟睡的渥伦斯基,“在他沉入梦乡的时候,她爱他,一见他就忍不住流下温柔的眼泪。但是她知道他醒过来就会用那种冷酷的自以为是的眼光看 她。”而她也爱证明一切都是他的过错。安娜意识到两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了。她依然依恋着渥伦斯基,希望一同住到乡下庄园去。可是,当安娜看见一个少女递 给渥伦斯基一包东西时,那种由于渥伦斯基爱情冷淡所产生的猜忌又刺痛了她的心,坚定了她与他离别的决心。“你会后悔的!”她警告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置之不 理洒脱而去。

“他走了!全完了!”安娜“心里充满了冷彻骨髓的恐惧”。她决定离去时,又曾几次寄信、拍电报呼唤渥伦斯基回来,期望他的爱情不会完结。渥伦斯基没有回应 她的召唤,促使安娜终于走上了“惩罚他”的路。围绕着爱与不爱这个漩涡产生的层层波澜荡过之后,安娜的心灵出现了一次大的跃动。“她借着现在突然把人生的 意义和人与人的关系显示给她的那种照澈一切的亮光清楚地看出来”, 渥伦斯基对她的爱里面包含着虚荣心。

她看清了“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安娜省察了自己“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她否定了以前猜忌过的东 西,清楚地知道渥伦斯基对其他女人没有野心。然而,她看透他“早就不爱我了”,只是“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安娜认为“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这简 直是地狱!”安娜此刻的彻悟,是生命结束前的返照,闪耀着令人战栗的光。

天鹅发出悲鸣却再也无力抗争,只有亲手熄灭自己的生命之火,投入滚滚的车轮之中。

也说安娜之死   文 / 蝴蝶轻舞

生活中的“安娜”可能有比死亡更好的出路,而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妮娜却只有“死路一条”,这里有生活的偶然,也有生活的必然。原因既在于安娜自己,更主要的还是安娜生活的那个环境。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安娜卡列妮娜是一个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姑娘,可是却遇人不淑,年轻时由姑母作主,嫁给一个头脑僵化、思想保守、虚伪成性并且没有活人感情的官僚卡列宁。这种没有爱情能够和欢乐,死气沉沉的婚姻生活使充满生命激情的安娜感到窒息。就在这种渴求爱情又极度缺乏爱情的煎熬中,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渥伦斯基出现了。他对安娜的柔情蜜意唤醒了安娜心中沉睡多年的爱情,使她那抑制已久的感情急流终于冲决了理智的堤防。但是,由于两性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一个贞淑的妇女冲破礼法堤防而未免内疚的羞耻心以及对丈夫和儿子的深深的负罪感导致了安娜性格的裂变,这种疯狂的、不顾一切的爱情并没有使她的思想得到升华,没有在精神上提升她,反而降低了她,使她失去了性格中原本光彩美好的一面,甚至显示出其自私、偏狭、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这些,注定了安娜不可能跳出狭小的情感怪圈,不可能清醒的认识到男女两性对待爱情的不同心态,从而为自己酿辛弃疾造了一杯无法下咽的爱情苦酒。所以说,安娜的死,有性格悲剧的因素存在。

只是,最主要的,是当时的那个社会要毁灭她。诚如文章所说:“俄国的开化确实较晚,但与同时代的中国还是有天壤之别。”但是,那种“开化”更多地表现为上流社会的寡廉鲜耻、腐朽堕落。他们允许偷鸡摸狗、藏奸养汉的现象存在,却不能容忍人们认真对待爱情,公开追求纯真的爱情。而安娜却不愿与淫荡无耻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不愿像她们那样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暧昧的关系公开,这不啻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而一个弱小的女子的柔弱之躯在强大的封建贵族势力面前,只能像鸡蛋碰石头一样落得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的命运。

所以说,安娜的死,从主观上说是寻求解脱,也是对渥伦斯基的报复及对上流社会的抗议,有其偶然性;客观上则是由于集中了各种时代的矛盾而无法克服,从而无可避成为这个转折时期祭坛的牺牲。这,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要毁灭这个叛逆的女子的必然。托尔斯泰就这样通过安娜的悲剧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安娜是非死不可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然,这样的美好以现实的眼光来看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有时候,它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有人就说过:林黛玉就不如薛宝钗可爱,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在曹雪芹先生的心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了他人生的最高境界。托尔斯泰的笔下的安娜也寄托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批判。

安娜之死

《安娜卡列宁娜》是一部以爱情,婚姻,家庭为题材的小说。对于主人公安娜这个人物,托尔斯泰在塑造是是怀着复杂感情的。本来,在创作之初,作者旨在谴责一个道德沦丧的,“有罪的女人”最终因无路可走而自杀身亡。但是,在出早之初,女主人公的命运引起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从而对小说作了很大的改动,于是,在作者看来,安娜这个人物非但不“十分讨厌”,相反,她的不幸遭遇反而让人感到非常可怜。经管如此,托尔斯泰仍然遵循着人物性格的发展的逻辑,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她的一生。这是因为作家本人是一个笃信宗教的人,其创作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按照宗教教义的原则,安娜背弃了丈夫卡列宁与人私通,同渥论斯基非法同居以及企图同卡列宁离婚等种种行为都构成了犯罪,违背了神的旨意。托尔斯泰把基督教原始教义中一名训诫--“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作为小说的题词,已明显表明了作者的宗教观:人如果违背了道德准则,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安娜的悲剧势在必然。

安娜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女性。在她眼里,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爱情高于生命。但安娜对爱情也有清醒的认识。她知道丈夫卡列宁配不上自己,所以她鄙视他,但她也未发现风度翩之、高大英俊的渥伦斯基的浅薄和低能。或许,安娜心中了然,渥伦斯基并非是她的最佳人选,但是倘若没有了他,还有谁还能这样勇敢、执着地来点燃她胸中的焰焰烈火呢?我们不要忘记,安娜骨了里是一个急切“要生活”,“要爱情”不愿窒息而死的女性。

安娜丈夫卡列宁的麻木、冷漠、虚伪,家庭生活的烦闷、枯燥,终于把安娜推向了道德规范的模本之外,换句话说,使安娜有借口去追寻另一种生活;渥伦斯基大胆、勇猛的进攻最终使安娜的“本我”战胜了“超我”,使她毅然接受了渥伦斯基,完全交出了自己,走上了同伦理道德相悖的道路,也就向悲剧又迈了一步。

为了爱情,安娜一无所有,但是作为一个宗教徒,一个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女性,安娜的“超我”时刻经受着羞愧、懊悔、自责和折磨。安娜知道她在做什么,她把自己看作一个“有罪的人”,因此,她在重病昏迷之际,一再请求卡列宁的宽恕,她极其痛恨她恨那个“伤风败俗”的“末我”。这充分表明,安娜的个人幸福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正在日趋激化,而爱情之所以暂时获胜,是因为她有渥伦斯基这个情人,她把他当作“坚强”的同盟和依靠,所以安娜才抛夫弃子,毅然决然地和渥伦斯基私奔。这时的安娜,除了爱情已一无所有。为了维系住这一份“惟一”,她只有把渥伦斯基约束得更紧。但是,作为一个把自己命运的纤绳系在他人身上,列法主宰未来的人,她离悲剧恐怕也只剩一步之遥了。

安娜离开了泠漠的丈夫,走出了无爱的家族,最终和所爱的人双双来到欧洲。按理说,此时的安娜该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啊!但是就在她充分享受着爱情时,仍“一想起卡列宁遭遇的不幸,就在心里唤起了一种近似嫌恶的感情”安娜无法宽恕自己,自己惩罚自己。而相比之下,同是经历磨难才获得爱情的渥伦斯基在得到安娜之后,暂时蛰伏的“功名心蠕虫”就苏醒了,似乎已淡忘了的社交界和他原已习惯了的公子哥的生活重新又放射出夺目的异彩,而被上流社会“放逐”在外的安娜自然成了他的负担,这样,安娜的爱情正在如火如荼,渥伦斯基的爱情也已日渐降温,他在故意躲避,漠视安娜,言语间流露出厌烦情绪,一直处于清醒之中的安娜,末想抓住爱情的缰绳,无奈它却弃她而去,而安娜也曾经试图挽回自己用高昂代价挽来的感情,结果仍是不可逆转,毫无希望。因此,从表面上看,是渥伦斯基的最终负情使安娜失去了爱情,她承受不住这一沉重打击才选择了自杀的道路;但实质上却是命运之手借渥伦斯基使安娜在心理上彻底地否定了自己,否定了她的纯真希望。最后,在“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的极度控诉中,安娜扑向了滚滚的车轮。

安娜选择了死亡,化作虚无走完了她短暂的悲剧的一生,她用自我毁灭来控诉渥伦斯基,抗议那个充满虚伪和谎言的丑恶世界。这一悲剧结局归根结底是由安娜的性格发展决定的,她有着“过盛的生命力”,一方面“她想要生活,想要爱情”;另一方面却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灵魂在道德诫条面前无时不在忏悔,因此,她始终无法摆脱激烈的内心矛盾,一直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中。至于渥伦斯基,只不过充当了促成安娜悲剧引爆的导火线罢了,没有他,也会有别人来完成这一使命。所以,安娜之死是命中注定的她的结局和小说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相吻合,也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反映和体现。

解读安娜之死 (款款飞)

安娜,这个世界文学画廊里最动人的妇女形象,深受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笔者也不例外。对于这个人物历来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说法。在这,笔者旧话重提。试想通过她追求爱情、寻找自我的悲剧,剖析她的内心世界,以期说明安娜在爱情的追求中表现了对自我的追求 。而安娜在追求自我中又迷失了自我,既不能完全放弃自我成为传统的女性角色--贤妻良母,又不能完全抛开爱情和家庭,或改变传统女性角色,与“世俗”保持距离。最终不可避免地酿成了她个人的悲剧。纵观安娜不幸的遭遇,其本人性格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当然还有来自社会和时代方面的原因。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一解读安娜之死的几个关键字。

一、个人性格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偏爱。恐怕这与安娜敢爱敢恨、热烈善良的禀性是分不开的。

安娜在没遇到渥伦斯基以前,过得是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笔者是这么认为的。小说有这么一句话是安娜形容卡列宁的。“他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事实上,确实如此。

比如,小说中写到:“他要去看他的妻子,无非是因为他规定了每星期去看她一次,以装装门面,加以,那天,正逢十五日,照他们向来的规定,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作为生活费用。”这里,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安娜与卡列宁在一起,卡列宁也只是每星期去看安娜一次,装装门面,还有给她必要的生活费而已。夫妻之间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形同虚设而已。无怪乎安娜在书中大发牢骚:“是的,卑鄙恶浊的东西!除了我谁也不了解这个,而且谁也不会了解,而我又不能明说出来……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是这样摧残我的,摧残了活在我身体内的一切东西--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当安娜回顾她同卡列宁八年的婚姻生活时,她痛苦得觉得,卡列宁窒息了她的生命,窒息了她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而这也体现在安娜的脸上。渥伦斯基在第一次见到安娜时,正是被她脸上“那被压抑的生气”所吸引并为之倾倒。

我们知道安娜的婚姻生活是不美满的,是不幸的。一方面固然与安卡的结合没有了解和爱情有关。从作品中,我们得知,安娜是在十八岁的时候,在她姑妈的介绍下,与从未谋面的卡列宁结了婚的。显然这样的结合是没有基础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卡之间的性格差异太大。卡列宁伪善自私、僵化刻板,安娜则坦率真诚、充满激情。试想让如此反差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会怎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性格注定了他们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一天。也正因为这样,充满生命活力的安娜要追求自我爱情。

美丽优雅的安娜同渥伦斯基相遇在莫斯科火车站。这场美丽的邂逅激起了安娜对爱的渴求。也许是因为压抑太久的缘故,安娜就像一块干透的柴火,一经点燃瞬间便绽放了迷人的光彩。

爱的火花让两人一见倾心。他们情不自禁地相爱了。安娜享受到了爱情的幸福。

至此安娜的幸福开始了,她的不幸却也从此开始。她的幸福可以想见,而她的不幸究竟该怎么理解呢?她为什么在找到心爱的人以后反而走向了毁灭呢?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安娜的死归结为卡列宁的迫害与渥伦斯基的厌倦。而是应该把更多的关注转移到安娜身上,探究她的性格。她性格所起的作用。

拜伦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而安娜恰恰就是一名不幸被拜伦言中的女人。她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之中,与渥伦斯基幽会,进而出国度假,并有了一个女儿。安娜从一名贵族妇女转变为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期间透露了她对自我的追求。“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就是她的全部生命。在得到渥伦斯基的爱情后,她的全部生活内容便是爱情,为了爱情,她甚至一度忘了儿子。来自上流社会的鄙视,她可以以极大的耐力去忍受,对儿子的思念和爱也可以暂且搁在一边,内心的痛苦、矛盾不断地折磨她,而她都可以用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诚去抵挡来自各方的压力。爱情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安娜既以成了抛夫别子的叛逆者,落入世俗的辱骂,攻击的海水中,她的爱情就是那救命的稻草,本就无法救命,而安娜偏执于它,一门心思靠它,结果只能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安娜死前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得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得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敢变的。他说我妒忌得太没道理。我自己也觉得妒忌得太没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妒忌,而是不满足……”这段话同样表明了安娜对爱情的追求是全身心的。坏就坏在安娜把爱情看作是它“生命整个的存在”;而渥伦斯基则把他的爱情作为他“生命的以部分。”两人爱情观的不同直接导致安娜的死亡。

性格决定命运。试想如果安娜回到丈夫身边,又会怎样。但是这种假设根本就不存在。倔强、偏执、狂热的安娜是决不会这么做的。安娜这个性情中人,只会在一条道上走黑。

二 、时代、社会原因

如果说性格是安娜个人悲剧中内在的原因。那么显然时代和社会原因是外在原因。我们知道内在原因是起根本作用的,但这离不开外在宇宙那样的推波助澜。

安娜勇敢地追求爱情。为此它饱尝社会舆论的谴责,承受世俗巨大的压力。尽管这样,安娜还是义无返顾地勇往直前。但这一切又明摆着是在伤害安娜,该它以致命的打击。它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交,不能回家看孩子。这样的处境对安娜来说实在是太严峻了。

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的俄国,传统的封建男权仍统治着热门的精神领域。安娜这一离经叛道的举动显然是跟这个时代背道而驰,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于是在一系列打击下,走投无路内外交困的安娜选择了自杀,以示对这个罪恶社会的控诉。

(1) 引文均出自《安娜卡列尼娜》

(2) 参考马强《难以逃脱的藩篱--对安娜悲剧的再思考》98年NO2《外国文学研究》

(3) 参考王辽南《冰与火--安娜爱情悲剧新释》99年NO4《名作欣赏》

安娜之死的原因,悲剧命运的分析,安娜的人物形象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她脸上闪烁的红光不是欢乐的红光,而是使人想起黑夜中的大火的可怕的红光。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情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这种自私和占有欲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安娜变得偏执、乖戾、自私、暴躁、怀疑、恐惧、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也不允许伏伦斯基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伏伦斯基因同朋友晚餐稍微回来晚了点,安娜就变得那么忧郁、不自在”。而伏伦斯基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从小就出入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不可能蛰伏于二人苦心营造的爱巢而对外界不闻不问。他还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我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我男子汉的独立性”。 安娜对爱情的这种占有、自私、偏执是导致她和伏伦斯基爱情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安娜临死前所说的:“我在爱情上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他却越来越冷淡,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我要求他更多地为我献身,他却越来越疏远我”。

她这种在爱情上的偏执最后终于发展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伏伦斯基刚刚离开“家”,安娜又写信又打电报,后来又不可自抑地去跟踪他,结果在假想的情敌索罗金娜小姐的挫败下卧轨自杀。就是她的自杀也体现出了她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死现在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她心里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惟一手段”。甚至在她抱着必死的决心对伏伦斯说的最后一句话“您,您会后悔的”。也暴露出了她在爱情上的自私与报复。她的死与其说是对爱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爱情的又一次渴望完全占有与求之不得的矛盾的报复。因为她认为只有死了,才会换回伏伦斯基对她的惋惜与悔恨。安娜的爱是热烈的、执着的、不顾一切的,甚至是疯狂的,她用她所有的一切包括丈夫、儿子、名誉甚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她的爱情。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我国现代剧作家曹禺《雷雨》中的繁漪:“爱起来像一把火,能把你融化;恨起来也像一把火,能把你烧毁的。”保加利亚著名学者瓦西列夫在其《情爱论》中说:“在爱情中遭到挫折的,既仇恨自己感情的对象,同时又仍旧爱着他。这种意识的分裂可能导致心理失常”。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换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他几乎精神失常,像死人一样没有知觉。医生说是完全虚脱,后来就有点疯疯癫癫了”。原本生气勃勃的他,现在“饱经沧桑而显得苍老的脸像化石一样,整整六个礼拜,他跟谁也不说一句话。”后来,塞尔维亚战争爆发,他去参军,并自己出资带了一个骑兵连到战场上去度过他的余生:“人生对我已经没有什么愉快的事了”。“现在我对生死毫不在意,我高兴的是有机会献出我的生命---我觉得不仅多余而且简直讨厌的生命,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个废物了”。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安娜的婚姻爱情悲剧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主要还是由其性格造成的,因此,我们把安娜的悲剧仅认为是社会悲剧是不够的,当然更不能把卡列宁和伏伦斯基看作安娜悲剧的罪魁祸首,他们二人何尝不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呢?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17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