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手抄报内容】

  试题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錾磨师傅(有删节)   耿 立

  在这黄壤的平原深处生活的人,早晨或黄昏时候,谁没见过背着錾子褡裢的石匠,从村外如草绳的路上走来,苍老,深邃。

  就有一天清晨,驴子在磨道一踏,一踏,一踏,四只蹄子仿佛要走碎那寂寞。有了褡裢的叮当轻轻地操了异地的方言在说:该洗磨了,让驴子也歇歇蹄脚。父亲一边用高粱杪子扫帚扫磨盘上的碎颗粒,一边应承:吁!驴儿就住了踢踏,一副谦和的模样,眼睛被布蒙着。

  这是一个平原里的人都熟悉的石匠,一年总有几回从村庄走过。他走过来,把褡裢从肩头一甩,锤子錾子互相碰响。父亲与石匠就在驴子前的空地上,各自提下裤裆,蹲下,互相递上纸烟,霞光的斑斓里有了剪影般的影子,映在磨道边的屋墙上。辣辣的烟雾弥漫着,很浓。

  天到半下午,太阳的光减了力量,在阴凉里就有点冷。錾子和锤子单调的闷音叮叮当当响。磨盘上,錾子沿着原先的槽子,一点一点地拱。石匠师傅全然不在意我的存在,哼起歌子来:

  “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啊呀哭,哭号陶,急走羊肠去路遥,天,天哪!且喜得明星下照,一霎时云迷雾罩。”

  节拍沉郁慷慨,虽然是在师傅的嗓子眼里,但呼出的气却有一种破笼而出的挣扎,在叮当的錾子里穿行。

  在师傅的眼窝里,我看出了水珠,汪汪的,本是干涸的松皱的眼袋忽的明亮。

  我问唱的什么?他放下锤子。“《夜奔》。”

  “《夜奔》是什么?”

  “就是夜里走路到梁山。逼得夜里走路。”

  梁山,在我们平原的边缘上。但为何成为“夜奔”,我还是不明白。师傅说,大了,有了识见,就会明白。①

  我问师傅见过山吗?他笑了,说他就从很远的深山里,在农闲的时候到平原来,凭着手艺叮叮当当地挣钱。在我的眼睛里,师傅是见过世面的人,很神秘,那一錾一錾的有节奏的声音,也像是魔力和韵调。

  平原外的一切是什么模样?师傅问我想跟他走吗。

  “想!”

  “为什么呢?”

  “天天吃煎饼。”

  师傅放下錾,把锤子放到磨盘上,“孩子,你还小。”他摸着我的头顶说。

  “大山不好吗?”

  这一问,好像捅到了师傅的苦处。他摇摇头, “你还小,哪里都有作难的时候啊,大了,等你见到山,经历了,就明白了。②”我感到师傅的话极深奥,就想他许是不愿意带我去看山看水磨。

  我有点想哭,就缠着他,让他等着我,等我长大了,到山里去找他,师傅乐了。

  父亲看我如此的样子,就说拜石匠做师傅,将来能拿动锤子錾子,可以背着褡裢的年纪,就跟着师傅到平原外走动。于是,我恭恭敬敬地叩了头。父亲打了酒,杀了一只鸡,配上从地里摘下的还有黄花的黄瓜。

  第二天师傅走了,我和父亲送他到村外的土路。一个光光的脑壳,一个褡裢,一把錾子叮当着远了。

  这以后的日子,师傅在霜降的时候,都会来我们的村子。

  每次师傅来的时候,总不会空手,带一些平原不常见的物件,煎饼、山核桃、榛子……他从褡裢里掏出那些东西的时候,总会说“我的小徒弟”。我发现师傅十分地珍爱师徒关系,在学屋里,我曾比较老师和师傅,觉得老师不会给我带来平原外的神奇,而师傅说,等我大一点,他就会给我打一把錾子和锤子,和他到平原外走一走。

  有一年,到了霜降,师傅没来,到了寒露,师傅还没来,村子里的几家磨都钝了,变得喑哑。贴近年关的时候,我在村外看到了一个背褡裢的人,他告诉我师傅死了,在一家的磨道里,拿着錾子,忽然一放锤子,一口气没上来,走了。

  我听了,伤心地哭了起来,平原外牵念我的人走了,我对平原外的牵念也减了许多。我常想,也许,收我做徒弟,他本身是不当真的,但他对一个平原孩子的爱却是十分珍重的。也许师傅有许多的苦楚,我想到他第一次不自制地在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面前唱起《夜奔》。后来,我在空余时,喜欢起篆刻,工具也置备齐全。我有一个愿望,哪天就刻一方肖像印章,内容是林冲在雪夜,斜背着长枪,枪端处,挑着的是酒葫芦,也是天黑得紧,雪也下得紧……

  11.简析①②两处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赏析文中画曲线的句子。(3分)

  13.简要概括錾磨师傅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14.联系全文,简析“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联系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意蕴。(5分)

  试题答案:

  11.答:行文前后呼应(1分);体现錾磨师傅只身在外闯荡,孤单、寂寞、历经沧桑、饱含无奈的心理(2分)。

  12.①运用白描手法,动作、细节描写,(1分)②表现了石匠招揽生意的熟练主动,熟知人情世故;(1分)③反映出乡民之间简单淳朴、相互信任的关系;(1分)④描绘出一幅石匠走村串户錾磨的乡间风情画。(1分)(答出3点即3分)

  13. 錾磨师傅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山民。(2分)他手艺高超、勤劳乐观;(1分)他历经沧桑,生活艰辛却坚忍;(1分)他与人和善,珍惜缘分,即使对“我”这个小徒弟也特别珍爱。(1分)

  14.第一人称的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1分)通过“我”这一孩子的视角观察成人世界,以孩子的天真懵懂好奇,增强人物的神秘感,烘托錾磨师傅这一主要形象;(1分)“我”在錾磨师傅的影响下,开启了心智,逐渐成长;(1分)通过“我”的回忆叙述,表达了对錾磨师傅的感恩怀念之情。(1分)

  15.“夜奔”内容的描写,照应了前文师傅的忘情哼歌。(1分)更深一层的体现出“我”对师傅当年唱《夜奔》时的心情的理解;(1分)并含蓄表达师傅的坚忍、乐观精神对“我”的深刻影响;(1分)以及对勤劳、不幸、坚忍的肯定与悲悯;(1分)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景,也增强了錾磨师傅结局的悲剧色彩。(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1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