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情人节】

  编者按:西方情人节在二月十四日,在这一天怎么能不谈爱?但对于没有情人的人来说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曾经不属于我的节日。

  18岁年龄的时候,中国人还不流行过这些西方的节日,而那时大多数人们的感情含蓄内敛,更多的是把思念和喜爱埋藏心底,爱你在心口难开,或是写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函,成为青春和思念的纪念。这样的情感,一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一点都不夸张。我想在我们这代人,这种对待情感的方式并不陌生,而今天18、28的青年,怕是绞尽脑汁也很难懂了。

  美吗?美!遗憾吗?遗憾!这种含蓄或骄傲,或许是缺乏勇气,或许是对自我的压抑,曾经多少两情相悦擦肩而过,多少本可以白头偕老却成了终生心底的痛!

  我不欣赏今天方便面或微波炉似的快餐爱情,似乎缺乏了过程,直接奔向了结果;缺乏精神灵魂上的神会,太直接于对于肉体的欲求。因而缺乏了一些必要的朦胧的欣赏美,缺乏了等待中神秘的厚重感,缺乏了终于牵手的惊喜,珍惜和感恩!

  但我也并不赞成那个年代的过于的含蓄,不够勇敢不够直接的弱点,导致了太多的猜忌和等待。人生很短,不足够我们等待和失之交臂!

  今天是情人节,似乎是我记忆中最关注的一次情人节。网络讯息的发达,我无处躲避各式的心灵鸡汤,花样的撒狗粮秀恩爱。都在说快乐,其实幸福的是别人,而我是孤独的。

  以我的习惯,本来我是不会承认的,我会骄傲的云淡风轻。但是亲爱的朋友们,从三个月前心渐渐开始复活的那一刻,从在公众号中认识了你们,有你们同行开始,我承诺过,将尽可能展示眼中的真实,心中的真实,勇敢面对,勇敢改变!同时,短短的相遇,我已经感动于你们的温暖与关心,我何德何能,甚至拥有了素昧平生的你们的陪伴与关爱!你们给了我勇气,去面对世界,面对改变,面对爱与不爱的人,尤其是面对自我!

  我从不否定曾经的过去。每一段拥有,都是今生应该遇见的,对与错没有绝对,只是走过的我们,是否拥有了思索和收获?

  今天我已不再是18,但我拥有着和18时一样的初心。执着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相信真情与真爱的存在,为梦想不断提醒自己:生命不长,不要虚度!

  我也有着截然不同与18的改变:不再视爱情为生命中必不可缺,不会再为爱情放弃梦想迷失自我。爱人是一路的同行者,是你需要我,我在;我需要你,你也在。是揉在一起重新捏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携相扶持,不是一个人的牺牲或依附!

  今天的我,在学佛的路上,不断返观自心,告诫自己放下我执。

  只是今天的我,依旧在路上,依旧无法放下世间的情、爱与欲。

  一直喜欢作为文人才子的李叔同,又无限敬佩和仰望跳出红尘的弘一法师。

  昨天,文人才子的他还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转身,便如此彻底地放下世间一切情缘。

  最后的送别,船与帆告别云水,他却头都不曾回一次。从此叔同不在,世间只有弘一法师,一生恍若两世。

  岂止他的妻子不懂,苍茫世间,世代变迁,又有几人懂?

  曾经一度心寒于旷世奇人李叔同的决绝与冷酷,甚至一度视其皈依佛门为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而今细想,大师出家前,曾细心为妻子留有三个月的薪水,自剪的一缕胡须和亲笔信函,心中柔情与歉意是明了的。谁说是无情,只是有情化大爱。

  只是他那样一种人,人世间几人懂?他的学生丰子恺的解释或许让世人明了许多: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

  ......

  而弘一法师就是这样一种人!

  我不过凡夫俗子,也许终其一生无法体悟弘一法师的道心和境界。自知资质平庸,所悟肤浅,时而反复且退转,更是无法效仿李叔同。

  好在学佛路上,幸遇恩师和道友。

  因而无限感恩!好在我已经在路上,虽然笨拙,虽然还不能放下爱恨情仇,虽然还有着人世间的种种欲望,但终究开始点点滴滴顿悟和改变。

  简单回首,今天的我已不会似青少年时期,化简为繁,自生烦恼。

  比如,曾经的我,为避免每次与父母离别相思之苦,有时竟故意走前惹父母生气、伤心,以为如此便可减少相互的思念和牵挂(今日,又是一年春节至,我的思念已不知能否送达我的父亲);

  曾经的我爱过,失去过,也终究开始顿悟:爱情不是人生全部,爱不是放弃自由和自我;

  年少时以为“人无远忧必有近虑”,而今,明白更深一些:远忧并非让你整日为国家,亲人,自己未知的命运、困难而忧虑恐惧或彷徨,活在当下,全力以赴,尽己所能,勿需强求;

  明白学佛不是不可以爱,该爱则爱,但要学会放下,于己于人才是最好;

  ......

  今天,我依旧执着于感情,好在不再视感情为生命中唯一或第一。我平凡至极,不可能效仿弘一法师,转身即放下俗世。但我只要一步步走,一点点悟,尽己所能,完善人身!尽我所爱,爱及众生!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坦言,我心中有孤独,有渴求,但那已不是我生命中的必需。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命中更重要的是什么。对于心中之人,遇之,珍惜;无缘,不求;不会再丧失或迷失自我于其中。

  情人节,怎离得开人世间这情与爱?

  什么是爱?

  弘一法师云:爱是慈悲!

  爱,是慈悲!

  作者|柠檬树

  公众号:柠檬树随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2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