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护士节】

  总是沉醉于过去的好坏,执着于未来的结果,就会忽略生活本身的意义。做到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念吗,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入……出……入……出……

  随着慢而长的呼吸,我盘腿闭眼,把意识放到鼻孔与上嘴唇之间,也就是“人中”的位置,用心觉察着自己的一呼一吸。

  这样的打坐,我已坐了三年。但专注于呼吸的能力还是没有大的提升,脑子里的各种掠影,仍是像电影一般地闪现,无法控制地打断我对呼吸的觉察。

  虽然“专注”的能力还需些时日,但目前这一程度还算是满意,因为我最想解决的身体韧性已是顺畅了许多。

  我打坐的初衷,就是想让经络更加畅通、身体稍微柔软一些。因为那时的我,身体僵硬得无法盘腿而坐。

  我说的盘腿而坐,可不是双腿来个交叉,弓着背就行了,那叫随地而席,不是打坐。真正的打坐,必须要把腰立起来,上身保持自然的平直。就这两点,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气不足的人,腰是立不起来的。不信?可以盘腿试试。

  好在,平时的坐姿还算端正,立腰直背对我来说不算难事。只是盘腿有点痛苦,坐不了五分钟,两腿就开始打颤,肌肉在跳动,而脚底,也因胯间紧绷着不能放松的肌肉,没多久就有了麻意。

  那时候,只要能多坐几分钟,发麻的感觉晚一点来,就是我坚持的最大目标。

  慢慢的,我能“坐住”了,从最初的五分钟到了一刻钟。可脑子总是安静不下来,天马行空的什么都有。

  打坐的方法是从一个视频中学来。有最基础的动作,至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思想,视频中没有多讲,只是简单地说随其自然地“观察”就好。

  西双版纳的曼听公园里有白塔、八角亭、放生湖,也有西双版纳总佛寺——瓦叭洁。

  我们去时是夏天的雨季,游人不多,能够慢慢地游览这原本是傣王的御花园。

  瓦叭洁里金碧辉煌的佛像和肃穆的庄严气氛,使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连赤脚踏在地板上的足音都要尽力的小之又小。

  出门边的木架上放着一些口袋书——《您认识佛教吗?》、《生命的意义》。见是免费赠阅的,我便各自拿了一本,想着回家看看,了解下佛教也行。

  书是被我千里迢迢地带了回来,但也没再想着翻开。

  有天在思绪翻飞的打坐中,突然想起这两本书来,便翻阅了起来。没想到的是,在书里,我看到了打坐时的“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那一刻,真是又惊又喜。我认认真真地看清每一个步骤,照书上所说:用意识“看着”呼吸,一入为一,一出为二,再一入为三,一出为四,如此一直数到十。若能一直专注,就再从一到十如此循环,便能慢慢地定下心来。

  但困难的是,心难定,各式各样的想法总会无意识地喧闹。在发觉走了神之后,又必须从一来过,再次关注到呼吸上。

  即便如此,我仍是坚持坐了下来,只想体验那一呼一吸的专注之中。

  曾国藩有句名言: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一个人若总是沉醉于过去的好坏,执着于未来的结果,而忽略当下才是生命本相的重要性。那生命的过程一定会痛苦不堪,心性难以平和,很难使自己幸福于一点一滴的满足。

  而打坐于我,就是感受一番“当时不杂”的喜悦感,让自己多一点平和与满足。

  自勉于《曾胡治兵语录》中: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2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