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教师节祝福语】

摘 要: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丧失在于不能在学习文言文中获得快乐,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均属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文章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趣味教学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的学情,灵活地运用助读材料引导学生有趣味地学习文言文,在学生自主积累文言常识的情况下,提供助读材料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学习,分享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助读材料 学习兴趣 建构

在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依旧是教师满堂灌式地讲文言实词、虚词,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无趣,而且教学效率不高。根据古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来看,可以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进而实现学习文言文的目标。从这里也反映出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习个体的主动参与,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建构心理学认为,由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是确定的,它会根据个体的差异而阐发出不同的意义,教育者只有尽可能提供丰富、完全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同样需要一些帮助才能达到高效,这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文言文趣味教学的可能性、助读材料的使用以及建构趣味的途径三个方面讨论助读材料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提升作用。

一、文言文趣味性教学的可能性

教师反映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但笔者选择了一所普通中学初中一、二年级的95名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20%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浓厚,41.1%的学生学习兴趣较高,37.9%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只有1.1%的学生对文言文没兴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是有兴趣的。并且绝大部分学生还认识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找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就成为改善文言文教学的关键,而文言文的自身特点为趣味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文言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时代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脱节[1],文言文是一种用文言的语体记载古代的人、事、物,所以影响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主要因素在于文言文艰涩难懂的形式和内容上古今时空的距离感。与现在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相比,古人学习文言文是在蒙学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由韵文到整书,呈现一定的阶梯性。当下的学生没有文言基础,此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古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理解古人的生活,获得学习文言文的趣味。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文言文都是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并且每一篇文言文的背后都隐含着一段佳话、一种智慧或一种文化精神。这些因素都为文言文趣味教学提供了可能性。笔者将这些有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材料称为文言文助读材料,其包括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文人佳话、书评等叙事评价类的;必要的文化常识等。

二、文言文助读材料在教学中的使用

(一)文言文助读材料的使用原则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助读材料使用的首要原则。这里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提供助读材料,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二是助读材料的引入是为了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助读材料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乐学、易学,一切材料都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的学情,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存在。

其次,助读材料的使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以两位老师在执教《滕王阁序》所使用材料为例:

案例一: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片段

1.故事导入

(PPT)“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欧阳修《新唐书·王勃传》)

(材料略)

让我们一起走进《滕王阁序》看个究竟。(板书课题)[2]

颜碧伟老师利用这一文人佳话引起学生对被赞称为“天才之作”的学习兴趣,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始终仔细品味着精妙的语言,从而达到了所预设的教学目标。

案例二: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片段

师:很好!请看我这里有一则材料:(投影)

(材料略)

这是一段评注,我们借此能更深地切入文章。比照它来寻找一个角度,谈一谈你所理解的《滕王阁序》的“事—景—情”。

这位老师同样使用了这段文人佳话,但他是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抛出这段材料的,后面就有同学以阎公的态度变化理解本文的“事—景—情”,教师不仅解决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以这其中引起阎公心理变化的三个关键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探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应当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材料。教师筛选资料的目的是弥补学生在知识面、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不足,通过资料的介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当今信息十分驳杂,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应当在深入研读教材和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最有价值的助读材料辅助教学。

(二)文言文助读材料的使用举隅

助读材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体会我国古人博大的思想情怀,一批教师用实际教学证明了其对文言文趣味教学的建构意义。助读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多元的: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呈现出春秋战国分布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形势;蒋传一先生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呈现林黛玉进贾府走的路线图,使学生对贾府复杂的环境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4];徐友舜先生在讲《范进中举》时,书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古诗,而且给学生印发《明清科举制度的简介》,学生只要弄懂文中有关科举的知识,了解了秀才与举人不同的社会境遇,便可以很容易理解文中所塑造的人物[5]。这些材料我们都可以在讲解文言文时穿插到文中,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代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助读材料建构文言文趣味教学的途径

(一)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文言实词、虚词取得的效果甚微,学生的文言常识完全是自主积累的结果。鉴于此,构建趣味教学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趣味。另外,学会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也是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一项能力要求。

(二)利用辅助性材料构建学习内容

教育哲学解释学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理解”,“学生只有通过理解,使教育中的知识和人生经验真正地融合,使知识的意义显现出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对生活的移情和体验,获得对人生的启迪,获得对精神的丰富和培养”[6]。教材所呈现的材料对于帮助学生完全理解文言文的内涵略显不足,而教师有责任提供文言助读材料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搭建起一座桥梁,学生透过助读材料和教材文本能够领略到古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而完全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内涵。根据不同理解层次提供不同的助读材料,开展逐层深入的探究学习。

1.提供背景性材料,保证知人论世

背景性的材料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等等,这些材料能还原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作者和作品,在历史环境的关照中培养学生“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7]。

2.提供文化类材料,保证知根知底

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在文人创作的历史长河中,入世的积极进取与出世的洒脱奔放交汇融合,使得文人随时随地都能从中寻得人生的价值,此间还形成了独特的文人传统,比如文人悲秋、乐极生悲等,其思想存于史籍中,共同构成了绚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借助文化类材料便可以从根本上触摸到文言文的精髓,同时也传承了文化。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儒道和合思想的一种体现[8],也带有很强的文人悲秋的传统因素。

3.提供比较性材料,提高鉴赏和理解水平

比较性材料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上比较具有相似特征的文本,比如《赤壁赋》和《滕王阁序》都是由乐生悲再转向释然的作品,利用助读材料探究其两者的不同;《兰亭集序》与《滕王阁序》都是“序”类的文本,可利用助读材料探究它们在表达内容与抒发的情感上的差异。还可以借助一些前人已有的鉴赏性文章进行纵向比较,探究文章所体现的价值。

(三)重视文言文教学后的反馈

教育的意义在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吸收,生成新的经验和认识,这种认识将会成为学生再次构建自己认识的基础,而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便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后的反馈和感受不容忽视,它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反映出学习文言文对个体语文素养的建构。教师以此来观察和评价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将所思所感写出来,这些材料便是学生对于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解和继承。伊始可以用白话写心得体会,待到形成习惯以后,鼓励用文言书写自己的情感。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性情的陶冶。

四、结语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之一便是使用古文选注评点本[9]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教材,即文章中呈现了大量的注解和评点之语,而助读材料恰好弥补了现代文言文教材助读不足的缺点,可以说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借鉴。文言文助读材料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其使用的方式和技巧可以更进一步地丰富,教师亦可将此同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开展探究式的趣味教学。

注释:

[1]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教学》,语文建设,2004年,第12期。

[2]颜碧伟:《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3]李琳,钟菊莲:《语文阅读教学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4]《语文学习》编辑部编:《名师授课录(高中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页。

[5]《语文学习》编辑部编:《名师授课录(初中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6]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李振纲,魏飞:《王勃儒、道和合思想解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9]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王维维 北京海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00048)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2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