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材料分析】

作者:李翀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年04期

一、马克思主义垄断价格的分析结构

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通过控制市场的供给或需求来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为。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地把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不断地兼并或收购别的厂商以扩大规模,即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聚的方法进行扩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在一个生产部门内往往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它们可以有效地排斥别的厂商的竞争,从而形成了垄断。

马克思生活在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他没有也不可能对垄断的形成以及垄断条件下的各个经济范畴展开分析。但是,马克思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垄断的萌芽。马克思曾经将垄断区分为自然的垄断和人为的垄断。自然的垄断是指某些自然的因素阻碍了别的部门的资本的竞争而在某个部门中形成垄断,人为的垄断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垄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论述资本转移时曾经这样写道:“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①。马克思所说的人为的垄断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垄断。

另外,马克思也意识到资本的集中将会限制竞争,从而形成垄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资本的这种集中或资本吸引资本的规律,不可能在这里加以阐述。简单地提一些事实就够了。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较大的资本战胜较小的资本。其次,我们记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正常条件下经营某种行业所需要的单个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了。因此,较小的资本挤到那些大工业还只是零散地或不完全地占领的生产领域中去。在那里,竞争的激烈程度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大小成反比。”②

马克思对竞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以及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接着,马克思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他的宏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当今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垄断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应该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基础上探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规律,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垄断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但是还没有人按照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这样的逻辑去分析垄断价格范畴。美国经济学者斯威齐(P.M.Sweezy)在他出版的被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权威解释论著《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曾经认为垄断价格的决定没有规律可言。他写到:“在垄断条件下,交换比率既不与劳动时间的比率相一致,也不像在生产价格的情形那样与劳动时间的比率有从理论上可以证实的关系。……这不是经济学家的过错,也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这纯粹是科学落后的表现。在这个课题里,困难是内在的。没有理由发现垄断价格的一般规律,因为本来就不存在这样的规律。”③

垄断价格果真没有规律吗?笔者认为,任何基本的经济范畴都具有内在的规律。经济规律不是经济现实本身,而是对经济现实最本质的反映。随着简单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价格也将转化为垄断价格。

马克思曾经指出:“超额利润还能在下列情况下产生出来:某些生产部门可以不把它们的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从而不把它们的利润化为平均利润。”④马克思的思想给予我们下述重要启示:第一,在垄断条件下,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将受到阻碍。第二,以超额利润为形式的垄断利润就会产生,垄断价格就会形成。

笔者认为,要按照马克思的基本逻辑构建马克思主义垄断价格理论,首先需要明确垄断价格的分析结构。

在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里,价值与市场价格是不同的概念,价值是市场价格的基础,市场价格以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在市场供求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因此,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是价值转化为市场价格,而是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当许多经济学者都在这个问题上感到困惑的时候,波兰经济学者罗博津斯基(R.Rosdolsky)曾经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价格’在事实上决不是‘价格’,只不过是平均利润率的介入后修正了的价值。”⑤罗博津斯基是对的,他的认识与马克思的原意是相符合的。价值和生产价格实际上都是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而市场价格是以货币为单位。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市场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变化。在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变化。这样,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也是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它们也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

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再从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都是价值形态的变化,这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的一种过渡。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前,价值的货币表现形成价格,价格在市场上受供求影响形成市场价格。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形成价格,价格在市场上受供求影响形成市场价格。同样,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后,垄断价格的货币表现形成价格,价格在市场上受供求影响形成市场价格。在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价格的基础不同,它分别经历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再到垄断价格的变化。

由此可见,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分别称为价值、生产价值、垄断价值似乎更加准确。但是,在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理论研究中,已经将生产价值称为生产价格,所以本文仍沿用生产价格的说法。另外,既然已经用生产价格表示生产价值,在本文也用垄断价格表示垄断价值。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生产价格是经平均利润率规律调整后的价值,垄断价格是经垄断利润规律进一步调整后的价值,它们都是价值,都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价格仅仅是不同的价值形态即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的货币表现,它们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市场价格则是在市场需求和供给影响下形成的价格,它也是用货币来表示的。

二、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逻辑过程和数量关系

如果说商品的生产价格是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来调整的价值,那么商品的垄断价格是按照垄断利润规律来调整的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逻辑过程如下。

第一,按最劣生产条件决定本部门的“生产价格”。在竞争的条件下,某个生产部门形成的生产价格是以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厂商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为基础,这是严格意义的生产价格。但是,在垄断的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控制了本部门的生产,从而抑制了本部门的竞争,该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将以最劣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厂商仍然能够得到平均利润作为基础。但是,这已经不是严格意义的生产价格,而是向垄断价格转化过程中的生产价格。这样,生产条件最劣的厂商得到与别的竞争部门相似的平均利润,而其他厂商则得到超额利润。

第二,阻碍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以实现超额利润。既然垄断厂商控制了本部门生产,它就能够有效地排斥别的生产部门的厂商的竞争。首先,垄断厂商的生产规模已经很大,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已经很稳定,要打入该垄断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对于别的生产部门的厂商来说是极为困难的。其次,即使别的生产部门的厂商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它进入到这个垄断部门的时候,将与该生产部门的垄断厂商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面临很大的风险。正因为这些原因,跨部门的生产资本的转移受到了抑制。

第三,实现垄断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个生产部门的垄断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存在垄断的生产部门和非垄断的生产部门,它们的产品分别用垄断价格和生产价格表示。但是,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过程中,垄断的和非垄断的生产部门的投入品都是以生产价格表示。既然投入品也是商品,也是从市场上购买的,那么来自垄断生产部门的投入品也应该以垄断价格表示,来自非垄断生产部门的投入品仍然以生产价格表示,这样垄断的和非垄断的生产部门的利润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如果假定工人的实际工资率不变,将有一部分利润从非垄断生产部门转移到垄断生产部门。这意味着垄断价格是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它是利润在垄断的和非垄断的生产部门之间重新调整的结果。从整个社会来看,垄断价格与非垄断价格之和仍然等于总生产价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逻辑过程,下面通过一种假设的经济来说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数量关系。假定某资本主义经济有两个生产部门A和B,分别生产产品X和Y。生产部门A用30单位产品X、10单位产品Y、6单位劳动力生产出100单位产品X,生产部门B用20单位产品X、40单位产品Y、4单位劳动力生产出100单位产品Y。在生产部门B中,生产条件最劣的企业是C,它用5单位产品X、9单位产品Y、10单位劳动力生产出20单位产品Y。在这些部门和企业中,每个单位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是10单位劳动时间,他们的劳动的质量是相同的。另外,每单位劳动力得到的实物工资是5/2单位产品X和5/2单位产品Y,剩余价值率为100%。

根据这些假定,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实物的生产情况。如果生产部门B中各企业的生产条件是正常的生产条件,可以得到表2所表示的生产价格的生产情况。⑥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部门B成为垄断部门。由于垄断厂商可以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它将按照本部门最劣生产条件的厂商C仍然能够得到平均利润决定本部门的“生产价格”。因此,假设本部门每单位产品Y的“生产价格”为,那么它等于满足下述方程的的解。

方程(1)表示,厂商C不变资本的生产价格(5×0.9+9×1.1)加上可变资本的生产价格(2.5×0.9+2.5×1.1)之和,即生产成本在能够得到平均利润32%的条件下,该厂商生产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解方程得=1.28。这意味着如果厂商C仍然能够得到平均利润,生产部门B所生产的每单位产品Y的“生产价格”是1.28。这里需要再次强调,这个“生产价格”不是严格意义的生产价格,而是向垄断价格转化中的生产价格,可以称为最初的垄断价格。

在生产部门B所生产的产品Y形成最初的垄断价格以后,由于产品Y是生产部门A和B的投入品,它也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因而不能只将生产部门B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还要将投入到生产部门A和B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又由于产品Y的垄断价格高于生产价格,生产部门A和B并不是同比例地使用产品Y,因而它们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率都将发生变化。这样,设是产品X调整后的生产价格与调整前的生产价格的比率,是产品Y最终的垄断价格与生产价格的比率,r是平均利润率,R是垄断利润率,那么在同时作为投入品和产出品的产品Y都以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的条件下,整个调整过程必须满足下列方程组:

方程(2)说明,生产部门A是非垄断部门,它投入的产品X用调整后的生产价格表示,投入的产品Y用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产出的产品X用调整后的生产价格表示以后,它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平均利润率r。方程(3)说明,生产部门B是垄断部门,它投入的产品X用调整后的生产价格表示,投入的产品Y用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产出的产品Y用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以后,它的生产成本得到了超额利润率R。方程(4)说明,生产条件最劣的厂商C处于垄断部门B,它投入的产品X用调整后的生产价格表示,投入的产品Y用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产出的产品Y用最终的垄断价格表示以后,它的生产成本仍然得到了平均利润率r。方程(5)说明,由于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都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过程中,社会产量没有变化,投入的劳动时间没有变化,所以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后,产品X调整后的总生产价格与产品Y的最终的总垄断价格之和,等于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前产品X和产品Y的总生产价格。

求解由方程(2)到(5)构成的方程组,可以得到=0.8,=1.2,r=21.21%,R=39.53%,从而可以得到表3所表示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的形成情况。在表中,生产成本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从表3可以看到,非垄断部门A在生产部门B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后,由于不得不按照垄断价格购买产品Y,它得到的平均利润率从32%下降到21.21%,它的产品X的生产价格从每单位产品0.9下降到0.8。垄断部门B在本部门生产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后,即使按照垄断价格购买产品Y,它得到的利润率从32%上升到39.53%,它的产品Y的生产价格从每单位产品1.1上升到1.2。厂商C是垄断部门生产条件最劣的企业,它仍然得到了平均利润21.21%。正因为它得到了平均利润,本部门的垄断厂商得到了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就是垄断利润。

从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过程可以看到,转化以后的生产价格(80)与垄断价格(120)之和,仍然等于转化前的生产价格之和(90+110),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实际上是部分非垄断部门的利润转移到垄断部门,生产价格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重新配置的结果。正如价值支配着生产价格那样,价值也支配着垄断价格。

三、垄断价格与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如果说生产价格是利润率平均化条件下的价值,那么垄断价格就是生产集中导致垄断条件下的价值。垄断价格的货币表现形成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在市场上受到供给和需求影响形成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是抽象层次的分析,价格是过渡层次的分析,市场价格是现象层次的分析。商品的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的研究领域,张伯伦(E.H.Chanberlin)和罗宾逊(J.Robinson)建立的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垄断价格和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分析。

应该指出,张伯伦和罗宾逊对垄断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是肤浅的。按照张伯伦和罗宾逊的看法,垄断是由产品的差别造成的。张伯伦指出:“如有差别则垄断发生,差别的程度越大,垄断的因素也越大。盖产品如有任何程度的差别,即可说该售卖者对他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要或多或少遭到不完全替代品的竞争。这样则每人都是垄断者,而同时也是竞争者,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垄断竞争者’,而称这种力量为‘垄断竞争’特别适宜。”⑦

这种看法有两个明显的理论缺陷:第一,忽视了垄断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产品的差别自从人类开始生产产品以来就产生并且永远存在。如果垄断是产品差别造成的,垄断就成为自古就有而且永恒存在的现象。垄断资本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当然,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只有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后,垄断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显然,垄断形成的原因应该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去寻找。第二,否认了垄断是一种生产关系。任何产品都存在差异,如果垄断是产品差别造成的,那么就像张伯伦所说的,每个生产者都是垄断者。而事实是:在垄断的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控制了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它们通过这种对市场的控制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显然,垄断不是产品的自然特点产生的,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发展阶段。

图1 垄断价格的分析结构

但是,也应该指出,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分析方法能够揭示垄断条件下市场价格形成的特点。根据从张伯伦和罗宾逊开始的,后来经经济学家们不断完善的分析,垄断条件下市场价格形成过程如下:在垄断的条件下,厂商不再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他的销售量的大小对市场价格将产生影响。该厂商的销售量越大,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因此,在以横轴表示该厂商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以纵轴表示该商品价格的坐标系里,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他的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A)的曲线AR所示。由于该厂商的平均收益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而边际收益又是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曲线也是一条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A)的曲线MR所示。这样,该厂商的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大利润原则决定商品的销售量Oq,相对这个销售量的商品价格是Op。⑧另外,图2(B)的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由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交点决定的均衡价格是Op,均衡交易量是Oq。

图2 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的形成

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即在这家厂商是这种商品的唯一生产者的条件下,该厂商的价格[图2(A)中的Op]就是市场的价格[图2(B)的Op],该厂商的产量[图2(A)中的Oq]就是市场的均衡供给量[图2(B)的Oq]。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即在少数几家厂商控制了这种产品的市场的条件下,如果这些厂商存在勾结或默契的行为,各个厂商的价格等于市场的价格,各个厂商产量的总和等于市场的均衡供给量。如果这些厂商不存在勾结或默契的行为,各个厂商的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厂商产量的总和仍然等于市场的均衡供给量。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即存在众多的厂商,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限制竞争但又不能完全排除竞争的条件下,别的行业的厂商在利润动机的支配下将进入这个行业进行生产,在图2(B)中的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市场价格将下降,图2(A)的AR和MR曲线将向下移动,最后使单位产品的垄断利润cp趋向于消失。

应该指出,前面对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分析与张伯伦、罗宾逊以及后来的经济学者对垄断价格的分析存在差异:第一,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分析是价值形态的分析,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过程中,各个变量都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张伯伦和罗宾逊对垄断价格的分析是市场价格形态的分析。虽然他们从某个厂商的角度分析垄断条件下如何制定价格,但是该厂商制定的价格与市场的价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图2(B)中,在该厂商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为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该产品的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发生了移动,市场价格将发生变化,那么在2(A)的AR和MR曲线将发生移动,厂商的价格也将发生变化。因此,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分析和在垄断的条件下厂商价格决定的分析是不同层次的分析。第二,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分析主要涉及寡头垄断条件下厂商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勾结这种垄断的情形,张伯伦、罗宾逊以及后来的经济学者对垄断价格的分析涉及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不同程度的垄断情形。由于完全垄断的情形在现实的经济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西方经济学者对垄断的分析范围更广。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的分析所以选择寡头垄断作为分析的前提,是因为垄断竞争接近于竞争,完全垄断是理论上的极端情形,寡头垄断就成为垄断最有代表性的形态。但是,应该指出,张伯伦、罗宾逊以及后来的经济学者对垄断价格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够从市场价格的形态上反映垄断价格的形成过程。

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将以垄断价格的货币表现为基础并在需求或供给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86-687页。

③P.M.Sweezy,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46,pp.270-27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2页。

⑤R.Rosdolsky,The Mak马克思主义垄断价格理论的构建ing of Marx"s "Capital",London:Pluto Press,1977,p.411.

⑥这个过程涉及比较复杂的分析,但这个分析不是本文的主题,可参看李翀:《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构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83-88页。

⑦爱德华·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郭家麟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7页。

⑧保罗·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作者介绍:李翀(195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3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