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演讲稿范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后两年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做好五大任务。小编收集了提速提质提效演讲稿,欢迎阅读。
 

  第一篇:提速提质提效演讲稿

  在明年国企发展改革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向国企布置了五大改革任务。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听取监事会对央企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对中央企业取得成绩应予肯定,对面临困难不容低估,还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综合施策,促进央企纾难解困,在市场拼搏中提质升级,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

  今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国企未来的改革发展的主基调,给全国国有企业带来的极大的鼓舞。但由于新常态下的经济调整,国有企业在今年已经面临极大的调整转型压力。

  来自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8806.6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中央企业13530.7亿元,同比下降11.3%;地方国有企业5275.9亿元,同比下降6%。

  特别是交通、电力、电子和轻工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化、石油和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上述这些行业的企业以往都是国企利润贡献大户,这些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自然影响到了整体国企利润的下滑。

  针对当前的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后两年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做好五大任务。

  探索组建科技集团

  一是紧盯市场需求强化创新,改善供给增效益,建设央企专业化“双创”平台,推动优势产业集团与中央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对主要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探索组建科技集团。围绕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发力攻关,发展“互联网+”等新业态。推动高铁、核电、智能电网等全产业链走出去。

  其中,对主要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探索组建科技集团是首次提出。

  此前,科研性国有企业因为规模较小,往往被整合到更大的国有企业中去。但新一轮国企改革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贯彻了创新理念,国企中的科研企业收到了格外的关注。目前,尽在国务院国资委所监管的中央企业层面,还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企业。部分企业如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组建的烽火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建的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在科技集团化的道路上有所探索。但下一步是否重新组建或改造新的科技集团还需等待国家的进一步明确。

  上述意见所提出的“发展‘互联网+’等新业态”也显示,“互联网+”不仅是创投企业的主攻方向,也要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方向。在重大的科研探索和“互联网+”的前导性项目中,国有企业要主动承担探索与发展的责任。

  对不合标准和长期亏损企业予以“出清”

  会议提出的第二点任务是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会议还要求,要加快从非主业领域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其中,“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这样的调控目标也是在国务院层面首次明确,也给予国企明年发展攻关的清晰目标。

  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

  三是推进管理增效,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加大存货和应收账款清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减少管理层级,实行工资效益联动,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落实提质增效责任。试点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

  成本管控之一是国有企业近两年转型升级的主抓科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效益否决”的专项行动,预计将从成本管控和投资效益管控两方面强化国企钱袋子的管理,打好降本增效的大仗,同时谨慎安排投资,降低重复性投资而加大服务国家长远目标、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战略性投资。

  2017年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四是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启动剥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试点。

  今年以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的“三供一业”移交进程明显加快。7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出席 “央企走进吉林”暨驻吉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启动工作会议。7月28日,国资委与辽宁省政府共同召开驻辽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启动工作会议。9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召开驻贵州省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启动工作会议。10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召开驻琼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启动工作会议。10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又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召开驻粤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启动工作会议。

  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曾强调,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有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做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是当前国有企业抓发展、稳增长的有效举措,也是强化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

  推动商业银行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

  五是创新政策支持。会议提出,推动商业银行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会议还听取了监事会对央企监督检查情况汇报,要求改进和完善监督制度,围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采取有效措施,对发现问题抓紧处置和整改,对违规经营和不作为的依法严肃问责。

  第二篇:提速提质提效演讲稿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表题为《改革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文章,文章指出房地产主要指标呈现“冲高回落”苗头。房地产“去库存”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区域分化的特征更加凸显。部分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大幅上升,增加后续市场风险。寄希望通过大幅度“加杠杆”来“去库存”,可能短暂推高投资增速,长期看存在很大风险。

  区域经济格局分化和重塑加快。伴随着全国经济的转型,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征。这些新的变化大致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描述,即“分化”和“趋同”。“分化”表现为省际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一是部分严重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省份近年来经济持续滑坡,二是部分西部省份增长较快,三是部分东部沿海省份转型势头良好。另一个特征是大的板块之间“趋同”,表现为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不断缩小。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变数加大,忧患增加,复苏艰难;我国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稳增长压力加大。

  李伟:改革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总体上延续了2010年一季度以来的回落态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和财政货币政策加力,社会预期有所改善,部分指标出现一定的积极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平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跌幅收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去库存速度加快。但经济阶段性企稳的基础并不稳固,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后,改善的势头趋缓,增速下行压力比较明显。需要高度重视投资效率下降、债务规模上升偏快、民间投资疲软、去产能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部分城市土地和房价快速上涨、部分区域转型迟滞、全球复苏进程曲折等突出挑战,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尽早转入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当前经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受多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步伐持续放缓,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距逐步扩大。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背景下,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民间投资下降明显。二是信贷资源匹配失调、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下,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出现“内冷外热”现象。四是改革不到位也阻碍了民间投资热情。

  二、房地产主要指标呈现“冲高回落”苗头。房地产“去库存”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区域分化的特征更加凸显。部分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大幅上升,增加后续市场风险。寄希望通过大幅度“加杠杆”来“去库存”,可能短暂推高投资增速,长期看存在很大风险。

  三、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尤为突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表面看是国内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所导致,其实质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过程中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刻反映和集中体现。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两类: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低迷造成的周期性过剩,另一类则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而造成的绝对产能过剩。

  四、债务杠杆快速攀升,传统稳增长模式受限。长期以来,稳增长就是稳投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投资回报率逐步下降,这种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遭遇债务杠杆高企的挑战:一是近年来债务总杠杆上升速度比较快;二是债务压力分布很不均衡,不同部门加杠杆的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三是投资效率下降;四是债务风险进一步显露。

  五、区域经济格局分化和重塑加快。伴随着全国经济的转型,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征。这些新的变化大致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描述,即“分化”和“趋同”。“分化”表现为省际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一是部分严重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省份近年来经济持续滑坡,二是部分西部省份增长较快,三是部分东部沿海省份转型势头良好。另一个特征是大的板块之间“趋同”,表现为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不断缩小。

  六、全球经济景气低迷,我国出口难有明显改观。今年前几个月,伴随美元持续贬值,油价小幅反弹,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压力缓解,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出现了短暂的景气回升。但5月以来,国际经济景气指数再度掉头向下。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依然脆弱:欧洲和日本经济深陷泥潭;美国经济也远非强劲复苏;新兴经济体总体看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但表现参差不齐。在经济增长疲软的情况下,预计全球贸易仍将低迷。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变数加大,忧患增加,复苏艰难;我国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稳增长压力加大。

  “十三五”时期的内外环境

  关于内外环境,我们有四个判断:第一,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但投资和贸易规则重构可能对中国形成冲击。第二,我国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外部市场需求可能较长时期处于低迷。第三,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积蓄壮大,但替代旧的增长动力尚需时日。第四,国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明显增多。

  关于主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12项预期性指标和13项约束性指标,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大方面。在25项指标中,经济增长是基础性指标,涉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纲要》依据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提出必须使gdp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在10年之内,实现gdp翻一番,经济年均增长须达到7.2%的水平。由于“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8%,“十三五”时期实现年均6.5%的经济增长,就可以完成既定目标。

  回顾“八五”规划(计划)以来的历次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预期增长率最低。确定这样的预期增长目标,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经济按照这样的增长率增长,就可以实现gdp十年翻一番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因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发展的基础、发展的环境、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都与之前有很大不同,支撑经济增长的供、需两方面因素都与之前有很大差异,从根本上讲是工业化初期、中期追赶阶段基本完成以后,增长速度必然下降的规律使然。

  “十三五”时期有实现年均6.5%以上增长的潜力和条件,但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超过以往,需要付出异乎寻常的努力。

  “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第一,打好扶贫攻坚战。面对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艰巨任务和复杂形势,《纲要》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约束性指标。扶贫攻坚不在于层层下指标、赶进度,仅仅在一个时间段消除“贫困人口”数字,而在于脱贫后的可持续性、可发展性。关键是提升贫困地区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人口真正能够在参与扶贫攻坚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脱贫、持久脱贫。

  第二,实现共享发展。共享发展不只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强成果享受的公平性。实现共享发展必须要加大缩小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的力度。“十三五”时期推进共享发展,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创造条件让人人都有参与发展的机会。

  第三,促进绿色发展。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强度已明显下降,但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一是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规模巨大,并还在继续增长。二是土壤污染日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三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并存。为此,推动绿色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约束制度、激励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这三大制度必须建立健全。

  第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对外投资世界第三,利用外资数一数二。之所以还要改革开放体制,是因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一步开放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进一步开放的条件也更加成熟。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十分迫切,二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三是海外投资保护能力不足。因此,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吸引高端要素流入。二是加快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支持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三是建立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金融体制。

  如何全面深化经济改革

  改革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从长远和根本的视角看,无论是化解当前的供需矛盾,还是完成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都离不开深化改革。中央去年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就是为了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偏高、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上升速度过快、企业经营成本偏高、创新能力与有效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挑战,实现 “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集中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低效配置;通过调整各类扭曲性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市场出清,化解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积极配合。我们强调从供给侧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并不等于否定需求管理,更不是要搞需求紧缩。应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供需平衡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改革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除了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改革还要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激发经济活力,使经济真正步入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轨道。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促进政府自身改革三个战略主攻方向,推动出台了一大批有分量、有力度的改革方案。改革呈现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局部突破的积极局面。

  下一步推进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合理化改革设计程序,扩大改革方案设计的参与面。二是改革要突出重点,要有轻重缓急。三是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四是要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五是要以科学的评估为推进改革提供切实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7年企业提质增效演讲稿

2.2017年提质增效演讲稿范文

3.2017年提速提质提效演讲稿精选

4.煤矿提企业提质增效演讲稿

5.2017年关于提质增效演讲稿

6.2017年提质增效主题演讲稿

7.2017年提速提质提效演讲稿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3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