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研究生入党申请书】

第一章

概念: 基因: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及表达这些信息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由核酸的一些特定碱基序列构成的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结构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能参与代谢活动或维持组织结构。 调节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

基因组C值矛盾:C值是一种生=物基因组恒定的DNA含量,反映基因组大小,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并非都与其进化程度呈正相关的现象为C值矛盾。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基因组存在DNA多态性,且约10%多态性位点导致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形成或消失,因而所含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不同,其限制性片段的种类和长度也不同。

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产生的DNA多态性。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差异(断裂基因) 真核细胞基因组特点:如非编码序列占绝大部分、重复序列、基因家族:染色体DNA是线性分子,含复制起点、着丝粒DNA、端粒等功能元件;细胞核DNA形成染色体结构,染色体数目一定,体细胞一般是二倍体;基因组序列中仅有不到10%是编码序列;基因在基因组中散在分布;基因组序列中包含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等大量重复序列;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大都属于单一序列;存在各种基因家族;含大量转座元件。 原核细胞基因组特点:如编码wWw.unjs.com序列占绝大部分、类核、质粒:基因组DNA通常为单一闭环双链分子,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基因组序列的50%是编码序列;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所含基因的数目比病毒多,并且多形成操纵子结合。 病毒基因组特点:如重叠基因:所含核酸的种类与结构、分子数不同;基因组较小,为单倍体并且所含基因为单拷贝;基因组序列基本上都是编码序列;基因的连续性不同;相关基因串联成一个转录单位。

第五章

概念: 基因表达:是由基因指导合成功能产物RNA和蛋白质的过程,体现了DNA与蛋白质、基因型与表型、遗传与代谢的关系。 管家基因:编码细胞基本组分的基因和细胞基本代谢相关基因。 顺式作用元件:是基因序列的一部分,是RNA聚合酶或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原核生物的操纵基因和激活蛋白结合位点、真核生物的增强子和沉默子等。

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元件即调节基因,通过编码产物调控基因表达,其编码产物为反式作用因子。 正调节:指调节蛋白与调控序列结合促进基因表达。 负调节:指调节蛋白与调控序列结合阻遏基因表达。 增强子:是真核生物促进转录的一类调控序列,与启动子可以相邻、重叠或包含,通过结合调节蛋白、改变染色质构象而促进一种或一组基因的转录。 印迹基因:来自父母的本源基因,一方表达一方不表达。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①既有正调节,又有负调节②调节蛋白都是DNA结合蛋白③存在衰减调控机制④存在应急应答调控机制 操纵子的基本结构:一个启动子、一个操纵基因及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等组成。

乳糖操纵子的两种调控模式:P118

①阻遏调控:负性调控

②激活调控:正性调控

色氨酸操纵子的两种调控模式:P119

①阻遏调控:粗调

②衰减调控:细调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①既有瞬时调控,又有发育调控②调控环节更多③染色质结构变化影响转录效率④转录调控以正调控为主⑤调控序列多并且可以远离转录区⑥调节蛋白种类繁多,调节机制复杂 组蛋白乙酰化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

基因转录效率高。 增强子的特点:①增强效应十分明显②增强效应与增强子所处的位置和取向无关③没有基因特异性④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⑤多含重复对称序列⑥增强子的作用具有协同性⑦许多增强子的作用受环境信号影响。 真核生物转录后调控方式:①加帽和加尾②转运

第六章

概念: 细胞通讯:细胞之间通过内环境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 信号转导:将一种信号转换成另一种信号,最终产生细胞应答,包括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速度的改变,导致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死亡速度的改变的过程。 信号转导通路:信号传递过程发生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 第一信使: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些小分子物质浓度的改变,这些小分子物质是下游效应蛋白的变构剂,通过对效应蛋白进行变构调节来转导信号。其小分子物质为第二信使。 受体与配体:受体是一类细胞膜跨膜蛋白或细胞内可溶性蛋白,配体是信号分子,配体可直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变构激活,触发信号转导,产生生物学效应。 细胞通讯方式类型:①细胞间隙连接通讯②细胞表面分子接触通讯③化学信号通讯 受体类型

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发生变构,作用于Ga ?GDP,使其释放GDP,结合GTP;然后Ga ?GTP与Gβγ解离,彻底激活。

失活:GTP酶激活蛋白,促使小G蛋白的GTP酶活性,使其水解GTP而失活。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P143:

蛋白激酶A途径:P147

首先由细胞外信号触发细胞内第二信使IP3、DAG的产生和Ca2+的释放,继而由第二信使触发蛋白激酶C途径和钙调蛋白途径。

第七章 核酸提取的主要步骤:①破碎细胞②除去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③分离核酸④除去其他杂质

试剂的作用:

蛋白酶K(水解由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使DNA游离)、

EDTA(使细菌悬浮)、SDS(去污剂裂解细胞、使蛋白质变性)、巯基乙醇(快速裂解细胞,解离和蛋白,释放RNA)、溴化乙锭(染色、解旋DNA)、上样缓冲液(监测电泳进程,增加样本密度)、ddNTP(DNA测序) 核酸纯度判定比值

①纯度较高的DNA OD280≈1.8 如果OD280>1.8 可能含有RNA或DNA部分降解

如果OD260

OD280OD260OD260可能含有苯酚或蛋白质

OD260

OD280①纯度较高的RNA

OD260≈1.8—2.0 如果OD260OD280

DNA测序自动化

第八章

概念: 杂交:不同来源单链核酸的退火。 探针:是用于指示特定物质的性质或状态的一类标记分子。 印迹:是指将核酸和蛋白质等样品用类似于吸墨迹的方法从凝胶等电泳或层析介质中转移到合适的印迹膜上,样品在印迹膜上的相对位置与在凝胶中时一样。

①电泳分离:DNA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按长度分离;为了保持RNA呈单链状态进行电泳,以使RNA按分子大小分离,需要先用变性剂将RNA样品完全变性,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②变性:DNA用碱液处理电泳凝胶;RNA只能用甲醛、乙二醛、二甲亚砜等变性。

对应的英文简称

第九章

基因芯片的原理:先将大量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作为探针按照一定的阵列高密度固定于基片表面,这样阵列中的每一个点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特定基因,然后与用荧光素标记的待测核酸进行杂交。用专门仪器检测芯片上的杂交信号,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获得待测核酸的各种信息。

第十章

DNA聚合酶、DNA引物、dNTP原料、目的DNA模板和缓冲溶液等。

多重PCR、AS-PCR、RT-PCR、Q-PCR的应用:基因组DNA扩增、基因分离、基因克隆、克隆鉴定、定点诱变、突变鉴定、探针制备、DNA测序等。

第十二章

概念: 单基因病:指发病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病。 多基因病:是复杂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这些基因是共显性的,通过功能的叠加效应共同决定多基因遗传病的表型。 主效基因:对于同一性状的表型来讲,几个非等位基因中的每一个都只有部分的影响,这样的几个基因称为累加基因或多基因。在累加基因中每一个基因只有较小的一部分表型效应,所以又称为微效基因。相对于微效基因来讲,由单个基因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称为主效基因 毒力:是指其致病的能力,是侵袭力和毒力因子的综合效应。

遗传病的种类

①基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②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

③线粒体基因病

血友病A和DM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遗传方式: X连锁隐性遗传病。 血友病A和DM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致病基因:

血友病A 是凝血因子Ⅷ基因F8异常。 DMD基因

乙肝病毒和HIV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

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由两股不等长DNA链构成的非闭环双链DNA,长链为负链DNA,短链为正链DNA。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ssRNA(单链RNA)

乙肝病毒基因组复制方式:感染后,半环状的DNA链会以负链为模板,在催化剂——HBV-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长,最终形成完整的环状。

是对HBsAg、HBcAg、HBeAg及其抗体的检测。

大三阳:HBsAg+、抗HBc+、HBeAg+

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e+

第十三章

概念:

基因诊断:是直接检测基因组中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的改变,或病原体基因的存在,并以此作为疾病的诊断指标。

连锁分析:分析与该致病基因连锁的遗传标志。

基因治疗:最初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与染色体DNA整合,成为基因组的一部分,从而发挥正常基因功能,治疗疾病;现在是指把缺陷基因的野生型拷贝导入患者细胞内,以治疗疾病。

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

① 因增补②基因置换③基因修补④基因干预⑤自杀基因治疗⑥免疫基因治疗

外源基因的导入方法分类:

①病毒载体法

②非病毒载体法

外源基因的导入途径分类:

①ex vivo途径:又称体外基因治疗,是先从患者体内获取靶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导入正常基因,回输到患者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② in vivo途径:又称体内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直接导入体内,使其进入相应细胞表达之后发挥途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3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