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毕业祝福语】

  治理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垃圾不落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垃圾不落地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垃圾不落地

  2011年,我大学毕业来到郑州就喜欢上了这个以绿而著称的城市。在这座城市,我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买房,安心的生活工作,成了一个郑州人。在我的眼里,这个城市是个干净美丽的城市。

  喜欢郑州的理由有很多:郑州公园和路干净。我喜欢很多公园,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到是鲜花锦簇,绿意盎然。特别是绿城广场和紫荆山公园,几乎找不到一丝纸片。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到处逛,参加工作的几年间,我逛了郑州的很多街道,喜欢在以经纬为开头的道路和中原路上徜徉。喜欢郑州的树,一排排整齐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真可谓:接天绿叶无穷碧,遮日绿荫无限凉。更主要的是每条道路很干净,找不到一个纸片。我羡慕生活在其中的人一种诗意的生活。

  这几年,喜欢郑州的最大的亮点是郑东新区。

  沿着金水大道到了金水东路,这里刚改造过没多长时间,黛青的路面上洁白的车道线特别的醒目,没有灰尘,没有废旧的垃圾,车辆从路面上有条不紊的通过,让人心旷神怡。穿过中州大道,就到了郑东新区。郑东新区真的很美,无论是我在秋天还是在其他季节,郑东新区CBD总是很美,都有让人心动的地方。尤其是道路,真是美仑美奂,骑着电动车,感受不到身体的颤动,非常平稳,让人体会到骑车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也不用担心骑车会有沙粒眯着你的眼,每一条道路仿佛被吸尘器吸过一样,空气也仿佛过滤过了。周围的绿化树修剪的整整齐齐,沐着阳光,绿得耀眼。周围的花坛各色花朵争奇斗艳。让人感到周围美的奢侈——因为这是郑东新区。

  看不到纸片,道路两旁的垃圾更是少见。郑东新区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如果道路上都是垃圾,就会大大减少新区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更可以想到,环卫工人为此付出的艰辛的劳动,这也与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提高有关。“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从一些名言的表面意思可以看出来,人们其实都有不愿破坏美好事物的心理,一个地方卫生的好坏其实可以形成循环,环境越美,人们也会自觉维护,反之,人们不加珍视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你进了一个“污水与纸片满地,苍蝇和沙石齐飞”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根据个人体会:如果到了一个都比较的干净的地方,周围又有垃圾箱,你愿意随手扔东西吗?如果人人都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这个城市会越来越美的。

  我站到洁净的如意湖畔,看到青天下美丽的湖面和悠闲的人群,看到静静矗立,气度非凡的高楼大厦,当然还有在整齐干净的路面上缓缓驶过的汽车,让人真的感到生活和世界的美好。环境的好坏可以真的可以放大人们的心情。郑州的变化太大了,更大的不说,就卫生方面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经过全体郑州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国家级的卫生城市的荣誉。现在全体郑州又在进一步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而努力。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一面,4月26号,我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去参观书博会,我是中午的时候才到的,在国际会展的中心北边的墙边看到的景象让人如鲠在喉:很多吃剩的饭盒乱七八糟的遍地都是,红色的汁液在地上流着,方便面袋和一次性筷子也有很多,苍蝇在难闻的气味里穿梭着。与周围的环境反差太强烈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国际会展中心竟也有这样的地方,将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这里会不会成为老城区某些地方的翻版?现在想来如果当天杨振宁和夫人漫步到了这个地方,他看到的这里景象是眼前的一切或者是卫生管理人员接到紧急任务在手忙脚乱的打扫卫生?

  我又转了一会,来到湖边的的长椅上,湖面已经没有原来的清澈了,红色的鲤鱼在里面若隐若现——湖水已经浑浊多了,也早以看不到湖底了。环卫工人在用一个长长的捞具捞

  湖面的漂浮物。我想这里水质的变差不能只怪一些小孩子的不懂事,主要还是大人们的原因,即便是小孩子也归根到底也是大人们的原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大人们素质的有待更大的提高。

  看到这些,我只想说:让我们都来爱护这里的一切吧,爱护会展中心,爱护如意湖,爱护美丽的道路爱护美丽的花坛,让这里的一切永远成为郑州市的名片。让郑东新区永远蓝天洁路,让郑州会展中心及整个CBD成为保留在我们郑州人心里的最大自豪。

  第二篇:垃圾不落地

  截至目前,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居住的星球。生命需要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但是,地球的环境不容乐观:垃圾遍地、水源污染、温室效应……这些问题严重威胁这动植物甚至人类的生存。

  2012年2月,演员黄渤在太平洋岛国帕劳度假潜水时,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捞起来一看竟然是“中华”牌。他发微博感慨:“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这两字的脸丢不起啊!”

  我认为,这位丢垃圾的中国人虽不知道是谁,但他一定是已经把乱扔垃圾作为一种潜意识。否则,他怎么会忍心破坏如此美丽的风景?这暴露了一个问题:民众环保意识的欠缺。这些人小时候没有接受完善的环保教育,不知道像这样乱丢垃圾的影响——破坏环境;影响其它人的心情;有损中国人民的形象;引发“破窗效应”,导致这种不良行为的无限扩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要是像新加坡那样,乱扔垃圾、破坏环境者处以高额罚款,谁还会再把垃圾扔得遍地都是?谁还会把随手扔垃圾作为一种“习惯”?我国最近几年不断检查工厂和企业排污是否合法,出台的法律和檔也数不胜数。可是,众所周知,生活垃圾占全部垃圾的一大半,为什么关于处罚乱丢垃圾者的法律檔却寥若晨星?我个人认为,让人们不再乱扔垃圾需要三步:先是让他们“不敢扔”,接着是“不想扔”,最后是“不会扔”。而我国,却连第一步的目标都似乎远在天边!

  庆幸的是,政府已经开始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圳东门步行街两名店主因往店外扫垃圾且拒不受罚,被法院强制执行,做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决定。从2013年6月至今,东门步行街区累计处理行人乱丢垃圾1012宗,经过长达8个月的规劝,目前在东门的人流已基本养成“垃圾不落地”的习惯,环境卫生大为改观。东门步行街以前的垃圾运送量日均达6吨,现降至0.3吨。

  我认为,这样的处罚并非小题大做,而是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人们的不文明行为,对其他乱扔垃圾的人提出警告,达到“以一儆百”的效果,是社会治理的成功尝试。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更多地区试行该政策,治理乱丢垃圾的现象,让“垃圾不落地”成为一种习惯,让“保护环境”成为潜意识。同时,应该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做法,制作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和公益专栏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社区、街道等应该积极开办爱心义卖活动,让大家把不需要的衣物、书籍、文具等捐出,送到偏远地区。这样既传递了知识,传递了温暖,同时节约资源,不产生垃圾。

  治理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垃圾不落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希望政府能尽快落实相关政策,人们能自觉遵守法律,做不乱丢垃圾的好公民。我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充满绿色!

  第三篇:垃圾不落地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而文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讲文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它系于小节,关系大众,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奉行生活文明的准则,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才会真正提高。讲文明,主要包括3个方面,1.礼貌用语2.乐于助人3.思想高尚。 所谓礼貌,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候,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有礼貌的人,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会尊重他人,因此是很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要学会讲礼貌,就得从学说文明用语开始。“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礼貌用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常用到。

  所谓乐于助人,就是要多帮助一些自己能帮助且该帮助的人,帮助过的人多了,快乐也就多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这也就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就正如我们才刚学的课文《巨人和孩子》中写的一样,“爱心使人欢乐,自私使人痛苦”,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必将快乐一生。 所谓思想高尚,就是要做到思想纯洁,讲诚信,不撒谎。讲诚信,最重要的就是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也就是我们说的“言必行,行必果”,不说空话,不说大话。自己做不了的事,就不要轻易向别人许诺。古人说“轻诺必寡信”,随随便便向别人许诺的人一定是缺乏信用的人。当然,有时候,由于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诺言无法实现,你就应该向对方说明情况,并至歉意,以免给对方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

  除了这3点以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等内容。 总之,我们要学会讲文明,应该做的还有许多许多,希望同学们人人都能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争当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7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