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教学工作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伦理型、道德型和政治型的特点并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改造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建设现代文化,需要加强教育和科研体制.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DOC) ,以供大家参考!

  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DO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资源,各学科教材都把它纳入到知识体系中。以教育学教材为例,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学教材融会贯通,一直是编写出版研究的重点之一。

  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回应。当文化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分界后,人们比较关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对教育现代化而言是宝贵财富还是沉重包袱,另一个问题是哪些传统文化可以被继承和发扬。但如今在整体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共识:传统教育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应分类区别对待。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学教材确定了论述传统教育文化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使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秀遗产经过现代化的审视、筛选、改造、充实,焕发出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花费相当大的气力,致力于清除、排除中国传统教育中束缚和阻碍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糟粕。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学》第七版为例,论述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内容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尤其重视思孟学派的思想。此版《教育学》引用传统文化典籍的注释有43个,其中23个引自《论语》、6个引自《孟子》,占比达67%。除《论语》和《孟子》,注释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典籍还有《荀子》《墨子》《学记》《大学》《中庸》《学规类编》等。

  第二,形式以融会贯通为主,编排没有设立独立的篇章。教育学原理类的教材论述传统教育的历史有独立成章或独立成篇的编排,也有融合一起的编排。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教材一般采取融会贯通的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本身的科学知识体系中,使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融为一体。

  第三,主旨强调教育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教育文化资源内容广泛,流传下来的教育论述非常丰富。教材引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于传统教育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教学原则、德育原则、美育原则,并没有纠缠于传统教育文化义理阐释上。

  传统文化包括精华与糟粕两部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不花力气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也不能完全实现。对于那些阻碍教育现代化的糟粕,教育学教材主要批判了三个方面。

  第一,批判传统教育对“读书做官”的推崇。科举制最初注重选拔与录用贤能之士,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科举制将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制度化、功利化了,以致背离社会发展,“读书做官”的教育目的必须从现代教育中剔除。

  第二,批判传统教育对宗法等级制度的维护和对个人独立人格的压制。传统教育认为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代董仲舒甚至把它“发展”为所谓受制于天的“王道三纲”。这些都是传统宗法社会的等级观念,与现代社会观念背道而驰,必须抛弃。

  第三,批判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者认为环境单独决定人的发展。把人看成环境的消极、被动的产物。例如,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编,其色亦变”。现代教育倡导认识人的活动,主张发挥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所以必须打破环境决定论的桎梏。

  东西互动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并引发了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全球化思潮。全球史观的兴起,给予了西方文明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话语权,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家也纷纷开始重新寻找世界定位。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日益认识到与西方交往存在误区。于是,20世纪末,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成为共识。教育学教材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中国特色教育学的重要资源。例如郭文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摆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得到重新解读与振兴,因此我们应抛弃其封建糟粕的一面,并发扬睿智、博通、恒久、顺应潮流的一面,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传统,也是我们能与西方平等交流、对话的宝贵资源与根基,所以我们要使各有特点的东西方文化互动、互补。

  东西方文化的互动,教育学教材使用了比较法。一方面,比较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相通之处。比如,东西方文化都重视启发性教学原则。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苏格拉底提倡“产婆术”教学方法,用问答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去寻求正确答案,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另一方面,比较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性、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比如,我国古代虽无“德育”一词,但学校教育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基本框架是教育学生以忠孝为本。然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探索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抱负,在历代学人中仍居于主流地位,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

  可见,“东西互动”不是反对“古为今用”,而是对优良传统的完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论从史出

  综上可见,教育学教材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点,在于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触碰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在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学教材提出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教育学教材提出了“东西互动”原则。这些都是对教育改革的时代使命贴切的回应。当前,新时代教育改革又有新使命——文化自信,教育学教材又当如何调整?

  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学教材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在继续遵循“古为今用”和“东西互动”原则上,增强“论从史出”意识。

  “论从史出”的论述方法可以增强教育自信。所谓“论从史出”,指教育史研究“由史而进于论”,先由史料钩沉,再提要钩玄,忌用西方教育哲学的概念范畴生搬硬套解释中国教育文化。如果“史从论出”,不免有倒放电影之嫌,先看电影结局,再评论电影开头,毫无情境之感。“论从史出”主张正确认识历史发展新陈代谢的演变规律,强调文化的连续性、变迁性和继承性。只有在“一以贯之”的历史演变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当前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性,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才能实现深厚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论从史出”的论述方法并不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教育学教材扮成老古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基本、深沉、持久的魅力在质不在量,应点到为止、以点带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学教材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非要求占用教育学教材大量的篇幅。如果设立独立的篇章或者小节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把已经积累的“古为今用”和“东西互动”的原则和方法抛弃了,甚至完全背离教育学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本意。

  “论从史出”的论述方法可适当增加一些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元素,拓宽教育学教材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比如在微观层面吸收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有些历史遗迹、典籍文本、碑帖牌匾、童谣歌谣和礼仪风俗等文化符号能提供直观的传统教育文化形象精神。中观层面上,增加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宏观层面上,增加传统教育哲学的渗透。

  综上所述,教育学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随着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先后提出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古为今用”原则和面向世界的“东西互动”原则。未来教育学教材应继续遵循“古为今用”和“东西互动”的原则和方法,并增加“论从史出”方法,以增强教育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DOC)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地位,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大学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大学必须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和丰厚资源,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既是大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使命担当。

  一、深植核心价值观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粲,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不断夯实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深植核心价值观之根,就是要把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程、灵魂工程。要注重挖掘阐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积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运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积极探索把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大学生心坎上的有效路径。要注重教育引导。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自觉追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境界。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学知结合、知行合一。要注重拓展载体。拓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二、铸牢爱国主义之魂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我体会,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铸牢爱国主义之魂,要特别注重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面对青年学生,要重点从理论上讲清楚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讲清楚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讲清楚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讲清楚否定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人物的危害性,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今年是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围绕开展好两个纪念活动,对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党组今年初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也对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部署。教育部今年组织开展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把主题确定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二是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开展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集体等活动,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牢固树立国家意识、集体意识、英雄意识,积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三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意涵。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鲜活、真实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等,辅之以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模式,生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共育文明校园之美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今年,教育部会同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因此,要重点从三个层面着力:从教师层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要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严格杜绝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以自身诚信形象示范带动学生;从学生层面,厚植学生文明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创造,砥砺品格,磨练意志,增强本领,培养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着力涵育学生自信之美、担当之美、诚信之美;从环境层面,发挥网络思想文化的独特作用,大力培养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师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意识和习惯,把师生培养成为中国好网民,更好地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有效提升全社会的网络文明程度。

  四、坚守大学文化之本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血脉和灵魂,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和载体,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软实力,也体现着大学核心竞争力。一所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坚守大学文化之本,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有作用。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校训、校歌、校史、校风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充分发挥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高校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推进大学文化交流交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正不断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大学文化、凝练大学精神的源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DOC)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活动,以座谈会、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握当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要求,增强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专题研讨培训和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的必修内容。及时反映各地各校贯彻落实的举措成效,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师生典型,宣传他们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朴实情怀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各地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结合开展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集体,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等活动,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3.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完善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各地将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纳入体育教学计划,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营地育人长效机制。整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4.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加强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庄重升旗仪式,让每个学生学会唱国歌,在学校适当场所悬挂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张贴、设立著名的爱国主义历史人物、杰出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或雕塑。积极引导各地各校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等多种艺术形式,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资源和举办运动会、体育比赛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宣传】

  5.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宣传阐释。深入研究和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力度。组织研究力量,深入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推进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的重大课题研究。组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党史、历史等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项目团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爱国主义最新实践,重点从理论上讲清楚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讲清楚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讲清楚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讲清楚否定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人物的危害性。

  6.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组织开展重点教材相应课程任课教师示范培训,推动完善中央、地方、高校三级培训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完善学科评价体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建好建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组织编写、修订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教材,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推动各地各校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用守则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开展青少年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联合有关单位制作《开学第一课》节目,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家认同】

  7.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地建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程,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教材和师资建设,将国家指导编写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范围。积极开展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学校手拉手心连心“结对子”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完善并适时印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指导意见》。启动《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修订工作。加强民文教材的编译管理。推动少数民族学科双语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的指导和监督,启动建立双语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检测机制。在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社会语言环境的地区,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8.做好教育系统统一战线工作。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坚持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共同政治思想基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注重培养锻炼和推荐使用党外优秀代表人士,最大限度地把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入贯彻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

  9.加大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举办港澳青少年内地参访等国民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万人计划”),加强港澳与内地中小学“姊妹学校”平台建设。举办对台教育交流项目,邀请台湾师生来大陆参加活动,加强两岸教育学术和语言文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对港澳台免试招生。支持和服务港澳同胞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港澳普通话水平测试。编写出版并推广应用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科技名词工具书、汉字简繁文本智能转化系统,完善两岸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建设,举办两岸大学生汉字书法艺术交流夏令营和汉字文化创意大会。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0.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建设一批中国传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资助一批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工程项目,一批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资料发掘整理项目。

  1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进一步加强有关学科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环节,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制定中华诗词新韵规范,开发完善经典诵读、书写、讲解专门课程,支持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的研发。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组织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书法名家进校园、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等活动,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启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在全国中小学校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活动。推动建设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主导中国语言文字国际标准的制定。完善关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办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巡礼,征集推广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建立优秀文化作品资源库。

  【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12.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能力。组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倡议沿线各国共同行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切实办好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大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在各类汉语教材的内容比重,加大“汉语桥”来华夏令营、“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孔子学院日”、“孔子新汉学计划”等品牌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孔子学院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语言“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13.建立健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用好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高端平台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基础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学生友好往来的机制建设,支持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特色,统筹做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推进友城友校教育深度合作,加强与重点国家的语言文字交流和合作,夯实爱国主义教育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

  14.加强“中国梦”海外宣传。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确立以人为媒介、以心口相传为手段的海外宣传模式,形成人人发挥辐射作用、个个争做民间大使、句句易于入脑入心的宣传效应。构建“祖国-使领馆-留学团体-广大留学人员”的海内外立体联系网络,使广大留学人员充分感受祖国关爱、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挖掘在国际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外籍教师、来华留学人员、非政府组织及国际智库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4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