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单位工作总结】

成语:即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上像短语或小句但有了定型的语言备用单位。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成语特点,以供大家参考!

  成语特点

  1、特点:

  结构的稳固性,不可改动,如:背信弃义、移风易俗。

  意义的整体性,并非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特定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意义。如:胸有成竹、三人成虎、水中捞月、快马加鞭、得寸进尺、斩草除根、下落不明、口耳相传、心如刀割、不义之财。

  形式的整齐性,多为四字格。

  2、来源:

  古代神话寓言,如: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叶公好龙、愚公移山、朝三暮四、黔驴技穷、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破镜重圆、请君入瓮、闻鸡起舞、望梅止渴、四面楚歌、曲高和寡、举案齐眉、东山再起、败军之将、韩信将兵。

  古代典籍、诗文,如: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切磋琢磨《诗经·卫风》、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洋洋大观《庄子·天地》。

  群众的口头语言,如: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敝帚自珍《典论·论文》、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一干二净、三长两短、拐弯抹角、分秒必争、爱财如命、安家落户、白纸黑字、百年大计、人山人海、指手画脚、直来直去、大男大女。

  3、作用:恰当运用成语,可以

  使文章言简意赅,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愚公移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使文章生动形象,如:“掩耳盗铃”喻自欺欺人、“口蜜腹剑”喻嘴甜心狠、“异想天开”喻想法不切实际、“千言万语”喻话语很多。

  能够协调句式,增强节奏感,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成语特点

  成语的数量很大,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成语是语言中一种习用了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大多是由四个字构成的,在句子中一般起着一个语词的语法作用。

  从它的来源上看,则许多成语是将一个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或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压缩而成的。例如“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就记载着这样的事:在汉代我国西南部有一个夜郎国,面积只有一个州那么大,但是他们自以为大得很了。有一次,夜郎国王会见汉朝使节时问道:“你们汉帝国跟我们夜郎相比,哪一个大?”这个问话,十分可笑,真是太目中无人了。从此就传了下来,用这四个字来比喻那种妄自尊大的情形。这个例子就是由历史事件造成的。

  再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记述了这样的事:从前楚国有个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剑掉下水去了,于是,他连忙在剑落下去的船沿上刻下一个记号,说道:“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等船停了以后,他就从刻了记号的船沿跳下水去,摸他的剑,结果没有摸到。他不知道船是在行驶的,而剑落水以后是不动的,所以,这样找是找不回来的。后来这个寓言故事就压缩成了这个成语。

  又如有些成语是从名言警句中提取加工而成的,象“后来居上”,来自《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积薪”是堆积木柴,先搬来的自然堆在下面,后搬来的自然放在上面。)“一鼓作气”,来自《左传.曹刿论战》:“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为第一遍击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遍、第三遍击鼓时,士气就逐渐衰竭了。)“以逸待劳”,来自《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军事之争,要以休整好的军队来对付远来而疲劳了的军队。)如此等等。

  此外,也有许多成语是来自谚语、俗语的,不一定有文献记载,例如:倚老卖老、坐吃山空、虎头蛇尾、啼笑皆非、装模作样、悬崖勒马等等。也有许多成语是来自今人的语言的,例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厚今薄古、一穷二白、想方设法等等。广大的作家和人民群众同样也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语来。因此,成语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古代文献的、是为古人所创造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今人就不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成语来;也不等于说,成语就必须是古已有之的。我们不应采取厚古薄今的态度。

  成语的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由前后两段合成的。例如:狼吞虎咽、手舞足蹈、谨小慎微、胡言乱语、奴颜婢膝、轻描淡写、装模作样、道听途说、东张西望等等。这是前后语义相似而互相补充的。

  又如:眼高手低、名存实亡、人面兽心、口蜜腹剑、外强中干、取长补短、少见多怪等等,这是前后两段利用反义词相对照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

  再如:一穷二白、三心二意、七嘴八舌、五花八门、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低三下四、三令五申、万水千山、千奇百怪等等,这是前后两段各插进一个数目字的。

  此外,也有些是前后两段中有同字重复以加重语气的,例如:患得患失、任劳任怨、非驴非马、同心同德、作威作福、不伦不类、再三再四、再接再厉、小手小脚、大吃大喝、大摇大摆等等,这类由前后两段合成的成语,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两对相同类别的单词交叉配合,例如把“东”、“西”和“奔”、“走”, 交叉成“东奔西走”。或者是把构成现代汉语两个双音词的词素(这些词素在古汉语中是单词)交叉连接,例如把“甜蜜”和“言语”交叉成“甜言蜜语”等等。第二类是前后相连、不分段的。例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杞人忧天、塞翁失马、门庭若市、百花齐放、死灰复燃、草木皆兵、利令智昏、笑容可掬等等,这是属于短句的语法结构的。

  又如:退避三舍、草菅人命、寄人篱下、指鹿为马、一丘之貉、旁若无人、一落千丈、恍然大悟、莫名其妙等等,这种类型又跟前边举的几种不同。

  成语大部分都是文字上定型了的,即大多数都不能随便改字换字或颠倒顺序的。例如:“指鹿为马”,不能改成“指驴为马”、“胸有成竹”不能改成“胸有成树”、“东张西望”不能改成“南张北望”、“一清二白”不能改成“三清四白”等等。又如“手舞足蹈”不能颠倒成“足蹈手舞”、“兔死狐悲”不能颠倒成“狐悲兔死”、“七上八下”不能改成“八下七上”等等。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为了表达的需要或别的原因而改动成语的情况,也是常有所见的。例如“知难而退”不好,就改成“知难而进”;“揠苗助长”太难,就改成“拔苗助长”;“事半功倍”也可以为对比的需要而说成“事倍功半”如此等等。

  成语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材料,它比起普通词语来,精炼得多,表达能力也强得多。由历史故事缩写而成的,那是不必说了,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能使语言表达得言简意赅,而又十分生动和形象化。就是一般的成语,也能获得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例如“东张西望”借“东”与“西”一一对照,这“张望”一语就非同寻常了,“手舞足蹈”借“手”与“足”一补充,这“舞蹈”一语,就更加具体和形象化了;“一干二净”借数字一对举,使“干净”一语更加突出了等等。

  因此,成语在语言表达上,能够发挥很好的积极作用,它是非常有用的语言材料,我们应当学习和掌握这些东西,正确地加以应用,使我们说话、写文章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成语特点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风格具有典雅型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4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