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礼仪常识】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以下是本站分享的“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前景广阔、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大国的形象与风格。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联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需要建立领导主抓、部门协作、专任教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专任教师是教书育人工作的主导,但思政课程作为公共理论课,其影响有限,必须转化到“课程思政”,与诸多课程形成合力,达成“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并且只有“课程思政”不同层次的实施主体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共进,才能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实落细。

  (二)深化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有力推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旅游日益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人民群众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化文旅融合。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又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文旅融合的趋势下,对旅游业从业人员和专业人才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增强文化自信。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旅行社、景区、酒店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以及“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重点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和旅游法律法规,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应变、交流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技能人才。

  (三)提升职业素养是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重要诉求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元育人。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照,校企合作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办学模式。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从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到课程设置,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参与的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但学生就业之后,关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今年10月,通过对与学校合作的26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毕业生最需要提升的方面是加强个人职业素养,认为学校育人中除了加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还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分析来看,学生的职业素养才是企业最看重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固然重要,加强学生个人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活动的人才需求。由此,校企合作背景下,立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旅游人才的培养需求,需要立足高职教育教学实际,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突出工匠精神,融合企业文化,总结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特色,探索研究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体系思路。

  (一)重构育人体系与教育模式构建育人体系与教育模式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育人理念,确定思政育人目标,凝练思政育人元素,探索思政育人方法,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专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如理论教学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实践教学方面开发红色旅游教学资源、建设红色旅游实践基地、开展社会服务、加强实习实践指导等。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层面,重构育人体系与模式,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二)完善整体规划和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选定、政治素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实施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参与,学校顶层设计以及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尤为重要。学校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政课与专业学科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旅游管理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完善,在专业课程中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和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教学团队要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激励制度,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探索如何将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提升专业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教师如何在专业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落实课程思政要有必要的教学督导。

  (四)构建多部门教学合作和激励制度在教学中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思政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合作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形成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教学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并联合企业以及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转变为“大思政”,达到多部门合作和多方联动的效果。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

  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实现学生的职业和人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坚持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确定培养模式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素能本位、理实一体、主体多元、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育,将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校园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和对外开放式服务之中,形成“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自豪感和就业能力。将实际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和岗位核心技能,如研学导师、导游员等。通过思政教师与校企共建旅游专业教师团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将“课程思政”理念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路径,改变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完善与发展。

  (二)以培养模式为主线,厘清课程体系以思政教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研究团队,厘清高职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培养学生理论实训和专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开设以工作岗位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双方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及教材,增加《旅行社服务案例》《研学旅行概论》《研学导师服务案例》等课程。研究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过程,找到各类课程之间的交叉点,设计任务模块。从课程体系、实践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制定每个岗位的德育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各个环节的详细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运用能力,并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培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以具体课程为载体,推进“三教”改革以旅游管理专业具体课程为载体,如《导游业务》《旅游文化》《旅游政策法规》等。以“课程思政”的思路整合教学材料,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料,达到旅游专业教师以“课程思政”的理念独立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或项目化分解,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教学内容、编制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开展导游业务实训周或实训月,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如导游部经理、优秀导游等结合企业导游员踩线模式共同进行指导,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规划的指导,并进行考核。通过以上做法,推进并深化对教材、教法和教师的改革。

  (四)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与景区景点合作开展志愿者讲解活动。通过让学生进入行业锻炼,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沟通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业认知、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并不断增加博物馆、名人馆以及一些大型会议展览等的志愿者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并内化于心、外化为行。“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载体,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旅游专业人才的文化自信,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使旅游从业人员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和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现状

  1.课程思政合力体系尚需完善

  课程思政经过一段时间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在思政选修课、通识教育课中能较好地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集合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等校内外教育力量,形成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师资队伍,围绕一个文化主题贯穿起多个领域的知识,兼具专业深度和宏观视野,更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通俗易懂又立意深远,展现中国成就和大国气度,潜移默化中坚定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相比之下,大多数高校专业课建设中还处于孤立化、分散化状态,个别老师白发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合力机制尚需完善。而专业课无疑是“大思政”格局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育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包括: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设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问题、制度建设视角下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课程思政中的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但未必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政治理论,专业课程群也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组织结构,需要组成教学团队,联合思政教师一起备课,整体设计大纲和教案,按照课程特点部署育人目标和思政元素。

  2.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课程思政大多以知识讲授为主,结合问题导入、案例引用等教学方式,上海市教委的《超级大讲堂》成功运用“生问师答”、“评委打分”等方法改变课堂形式,形式较为新颖,但需要前期精心准备,并配备大量师资,大多数思政课和专业课受限于传统课堂空间,很难做到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课程思政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效果,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的关键点,“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方法,需要任课教师摒弃以往生硬灌输、简单说教的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2]文化自信教育重在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除了理论灌输,更是一种体验感悟式的教育,现在教育方法过于生硬单一,无法实现文化陶治熏染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较强的教学技巧和驾驭课堂能力,寻找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中以文化人的最佳切人点,关注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实现自我体悟。教师可以运用主题探讨法吸引学生独立思考、白由辩论,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短视频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模拟情境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课内游戏等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升华情感,榜样示范法以身边人物的高尚品格、模范行为或自己的举止仪态、师德师风起到示范身教作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围绕共同任务自主探索,产生深切感悟和认同。

  3.课程思政“三课堂联动”机制还不健全

  “三课堂联动”是指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和网络的第三课堂,当前很多高校充分调动第一课堂(包括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积极性,实践教学也在逐步推进,但网络课堂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发挥有限。有学者指出“要发挥思政课程的隐性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全面介入。”除了第一课堂的全面渗入、第二课堂的全方位介入,还要“建设课堂与网络课程同步推进的制度,建设有线开放课程,使‘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内,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3]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负责展开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研采访、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现实生活,形成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拓展。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课堂也得到普及,高校通识课较多采用了在线课程形式,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荣获“最美慕课”称号。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是时代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思政课和专业课也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载体,抢占网络阵地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扩大教学覆盖面和开放度。

  4.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以及信息技术普及,当代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场域中,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从大学生对不同社会思潮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学生群体对18类社会思潮的平均知晓度为25.72%。其中,知晓度较高的思潮有全球化思潮(50.69%)、拜金主义思潮(44.55%)和实用主义思潮(40.05%)。”[4]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思潮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因经济先发优势具有较大吸引力,成为强势文化,弱化民族意识,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娱乐恶搞歪曲历史,搏人眼球,利用新兴媒介工具快速蔓延,不断消解民族文化,部分学生三观尚未成熟稳定,信息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弱,被信息误导接受错误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同时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泛滥,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和物质利益获取,丧失理想主义精神,对学校价值教育存在着认知偏见和抵触情绪。而且移动互联技术因其便捷性倍受青睐,学生们长期沉浸在移动虚拟空间混乱无序、虚实难辨的碎片化信息中,仅管课程思政发挥了一定的濡养涵化作用,但多元文化思潮通过智能终端散布于日常生活的缝隙中,稀释课堂教学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导致大学生文化白信意识谈薄,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对本土文化、地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对革命文化缺乏共鸣,甚至排斥革命教育,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知模糊不清。

  二.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路径优化

  1.贯彻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把握时代内涵,新时代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5怍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标准,凝聚着全民族的思想共识和意志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决定其性质与方向,也是文化育人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文化育人的主要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文”在中国古代有美善之意,通过文德的滋养浸染培养道德品性,提升思想情操。文化育人的主要目标在于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基石,文化是社会意识和思想理念的载体,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根本属性和深层内核,承载着国家精神和民族基因的社会主流文化能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撑。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学校要将文化育人理念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融入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中,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信仰、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总体布局的统筹规划联系起来,由学校党委、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配合,二级学院具体落实,将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融为一体;与教学资源的内容选择联系起來,“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6J再次构建保障机制,一是制度设计,在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基础上制定课程思政具体的实施意见和试行方案,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二是队伍建设,学校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强化育人意识,打破专业和学院界限,发动思政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的修订完善,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定向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环境营造,挖掘学校资源形成良好的和谐育人氛围,根据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校训校风凝练精神文化,利用校园建筑、绿化景观、教室布局打造物质文化,组织媒体宣传、社团活动、典礼仪式塑造行为文化。

  2.遵循以文化人逻辑理路,将文化力量融人教学全过程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设除了要遵守思政教育基本規律、课堂教学规律、心理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外,更要依从以文化人的逻辑理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将文化力量融人教学全过程。文化认知是前提,是人们接收、了解并认识文化信息的过程,包括分析、知觉、记忆、联想等认识活动。当代大学生拥有诸多渠道接触多元文化要素,碎片化、快餐化的媒介阅读习惯使他们缺乏耐心对经典原著进行沉浸式阅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趋于肤浅化、表面化,功利化教育理念使人文课程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文化认知是教学起始环节,中华文化丰富灿烂、深厚悠久,通过感性直观的认知教育将之融入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话语中,整合进同学们的记忆结构和思维模式中,加深印象,增进了解。文化认同是基础,是人们把外在群体的文化体验内化进个人情感世界所形成的心理默契,是身份确认和情感依赖,形成于共情体验、情绪感受等心理过程。世界各国都将文化输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和主要产业,大量外来文化夹杂着时尚元素对青年群体具有强大吸引力,降低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正不断凋零和衰微,同学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审美情趣的认同感淡化。文化认同是教学重要环节,“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7]各门课程教学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着力吸纳并展示这些文化精华。文化自觉是升华,是主体对文化的自我觉知和理性反思,包括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判断选择,对自身文化现状及国际影响力的整体把握,对民族文化前途命运的客观审视和精心筹划,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与升华。不少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在国际比较中的优势认识模糊,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够强,缺乏自觉担负文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自觉是教学关键环节,要详细阐述中国实践的伟大成就和精神图谱,增强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深入理解并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互利共享的文化理念。

  3.秉承系统整体原则,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架构

  教学的本质是一项文化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化行为,目标为“教行迁善”,通过教学互动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文化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强化教学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教学也是文化传承与扩散的重要平台和最佳载体。思政理论课是宣传先进理论文化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课程,以文化形态承载政治价值,以政治话语丰富文化蕴含。”[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在于强化价值引导功能,根据中国现实和基本国情,从时事焦点切入深刻分析发展理念和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增强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力和说服力,将历史文化、中国精神纳入教材体系中,有效培育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将前沿动态、中国故事融入教学体系中,比如结合此次中国抗疫行动,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格局出发增进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识教育课程着眼于提升综合素养和批判精神,整合哲学,历史、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构建跨学科、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哲学知识有助于形成独立分析、审慎思辨的思维模式,历史课程能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良好认知,社会研究有利于培养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艺术欣赏能培养对美与善的感知与鉴赏能力。专业教育课程聚焦工程伦理,涵养学生的职业伦理和专业素养,从突飞猛进的工程实践探讨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列举工程史上的重大事故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在现实利益冲突和道德抉择中能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实践教育课程旨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文化之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人格,亲身感受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和历史遗迹,在自主开放、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中萌发问题意识,寻求互帮互助和团队协作,面向整个生活世界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重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介,通过公众号、学习通等微平台推出各类公开课和慕课,集中优秀师资力量打造精品课程,贴进学生现实需求,采取活泼新颖的授课方式,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内容。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

  自古至今,中国都非常推崇礼仪,并且很早开始就已经有了“礼仪之邦”的美名。在过去数千年历史中,我国文明体系中已经有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礼仪和特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必须善用课堂教学,在开展其他课程教育教学时,都应该同步于思政课教学,相互协调促成协同效应。围绕这一精神,高校很快针对“课程思政”课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高校自然很快加入其中,对礼仪知识展开学习并着力发展,培养善良人格。不过,关于思政课程结合运用的礼仪元素体方法研究较少,案例研究更是极少。所以我们探讨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如何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一项长远、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

  1 高校“课程思政”内涵与其中融入礼仪教育的现状

  少数高校虽然开展了社交礼仪课程,但这一学习存在功利性问题,所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会挑选部分章节开展教学,因为不成系统,所以在传播主流文化和礼仪文化方面都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和作用。

  1.1 “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

  1.2 “课程思政”中礼仪教育的现状

  1)高校教育的礼仪教育缺失,学生缺失职业道德

  高等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莫过于充分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素质,培养私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礼仪教育内容也非常重要。不过事实上,在大学教育阶段,礼仪教育的核心是“价值塑造”,学习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缺乏审美和道德教育。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精英,更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群体,可是大学生却普遍存在礼仪素养欠缺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不系统,“课程思政”中礼仪教育渗透力度不足

  当前已有一些高校旅游专业已经设立了与礼仪相关的选修课,其中包括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以及旅行社服务礼仪等专门课程,并且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和参与。多数人都会基于现实需求,对礼仪规范展开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内容设计的系统性,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不成体系,因此效果不佳。还有许多院校并未将技能、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结合,如此一来必定会对传承礼仪文化的问题造成不利影响。简单开展礼仪教学却并未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融入育人这一重要功能,甚至没有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学生的认识也比较肤浅,无法领会其中深刻内涵和思想。

  3)理論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针对高校旅游专业开展礼仪相关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后发现,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经济社会下,旅游公司非常重视员工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为确保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上,可以在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礼仪规范,实际工作达到较高质量水平。学生就必须在走出校门前,精准掌握旅游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礼仪技巧。可在高校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地位和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广泛存在实践和理论脱节这一矛盾。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开展的礼仪教育工作并未编织统一、规范的礼仪教学教材和方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

  2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思想和理论,显然很有必要,这一工作开展有益于培养人才目标的达成,同时还有益于专业教学能力和质量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素养和礼仪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职业教育开展和作用发挥。

  2.1 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素养

  在集体中,礼仪能全面体现集体服务态度和精神面貌。相对于个体来说,礼仪能够有效评价个体的教育背景水平和道德标准。假若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传统礼仪,必然能够有效提高精神面貌,同时日常生活同样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帮助。譬如旅游专业人员主要从事服务性产业,礼仪势必更加关键。因此酒店日常经营管理期间,礼仪势必能够体现酒店服务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状况,假若酒店人员的礼仪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势必能够促成口碑提高,同时势必会提高效益,因此当下酒店旅游也是其管理软实力,也必须引起管理者关注,同时在此背景之下,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开展礼仪教育自然就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2.2 助推专业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当前高校中旅游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在环境、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不少问题。礼仪课要求具备实践性,因此习惯、技能和服务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而采用传统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则非常依赖教授,演练和案例分析都较少,缺少真实环境和条件的创设,学生缺乏实际体验和真实感。“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应该和专业教学相互结合,互成辅助、补充。一来思政教育能够超越专业具体的问题,而将学生导带入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增强表达的逻辑性和课堂的说服力。二来,思政语言侧重于理性、逻辑分析的力量,教学语言因此更加深刻、富有逻辑,并且更具备说服力,互动过程中也就有更多思考,学生还能够换一个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并建立虚实结合的新课堂。   3 “课程思政”视角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开展礼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扭转传统“课程思政”理念,课堂上要设立育人和教书统一的目标。高校在强化礼仪教育同时,也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综合水平。

  3.1 教师在礼仪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思维,这一点是“课程思政”推进实现的基本前提。当前已有很多教师都已经指出,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而思政教育工作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是不可能做好这一工作的。事实上,这样的理解显然过于片面。我们应该知道,思政教育是一种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开展这一教育,不仅能够加强教育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发作用。教师应该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3.2 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提升学生自我修养

  “人无礼而不生”是人人必备的传统礼仪,也是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行。高校旅游专业可以根据大学生认知了解礼仪文化的状况,适当设计形式非常丰富的课程,面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举行多种教育实践。目前国内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假若在此课程中也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将两者融合起来,那么在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对礼仪知识展开学习,助其在求职就业时更好地运用礼仪。而在礼仪学习期间,旅游专业学生也就能够用多种形式教育和学习中外礼仪。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人生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对礼仪活动进行行动模拟,促使学生对礼仪文化展开学习。另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宣传,积极推介和发展校園礼仪教育,将其融入学生具体实践过程中,保证教育活动事半功倍,如此才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开展实践训练,促成育人和教书的统一。

  3.3 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旅游专业的学生尽管已有一定专业素养和能力,凡是过去很长时间内,应试教育都欠缺礼仪教育和文明教育,学生普遍缺乏文明、道德和公共修养,从某种程度来讲,限制了高职学生就业和步入社会。当今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小就深受人们溺爱也得到了很多呵护,学生因此具备突出的自我表现意识,较少顾虑其他人的感受。因此社交过程中,也缺乏与人为善、合作、谦让的思想,对他人不够关心、尊重,也不够体谅,有时还表现得缺乏修养、礼仪甚至教养。现代人类生活中最需要人们的包容、尊重、配合、团结的精神。同时在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持续更新道德修养的内容,有益于提高国民素质能力, 提高社会文明。教育工作者同时应该改变教育思维理念,将礼仪知识视作学生素质的必要构成内容,同时将其与智力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系统、科学开展礼仪教育,今早播种文明,并促使文明发芽、成长和发展。

  4 总结

  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在高校旅游专业应该在专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突出礼仪教育的地位,同时要营造良好环境,着力于本校角角落落一草一木的营造、熏陶和引导。通过塑造良好气氛,运用良好方式、方法,营造礼仪文化学习气氛,开展体验教学,开展更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的礼仪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内化礼仪文化,激发学生潜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行为表现进行规范,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校内部旅游专业设计富有特征,且相当复杂,因此在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学、教育的方法、内容都建立了统一标准、要求,广泛吸收专业教师大胆、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最终助力校内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完善和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5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