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文秘写作】

教学反思是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动作描写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动作描写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2、让学生掌握四种动作描写的方法。

  3、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现场的动作片段描写。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节描写,并通过描写体现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本节课所学的三种动作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叙情,启发思维。

  师:每天早晨起床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家、身边的亲人,来到学校看到自己的同学、老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平淡却又是多么幸福。但正是这平淡的生活却又给我们留下许多深刻的记忆,还记得上周五的“三八趣味游戏”吗?(生:记得。)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或感受。(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重点的进行归纳板书词语。兴高采烈、高兴、开心、紧张……)老师要问大家如果写这次趣味游戏你觉得写作的中心应该是什么?(生答)师:确定了文章的写作中心或重点,那么我们在进行写作时所选择的内容都应该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都应该是为体现这个中心而写的,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要有——细节描写。

  二欣赏片段,引入动作描写。

  (一)、欣赏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

  1、出示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请生读。

  2、从这个片段中读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进行了细节描写?——动作,对也就是动作描写。所以我们这节课重点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二)了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内容。

  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嘴巴、手肩、腰身、脚腿……(板书)

  三欣赏片段,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1、出示片段,让生自读。

  2、交流读后感受。

  3、这些情感是从什么描写中体会出来的?动作描写的表现不但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学习动作描写的方法。

  (一)方法一: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

  1、出示:例《放学回家》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2、思考:这样的动作描写能读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3、为这段文字添枝加叶。

  4、小试牛刀:试加入适当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出示对话内容,给孩子们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孩子们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练习为人物加上适当的动作描写。

  (二)方法二: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1、出示学生写作片段中的一段学生拍球描写。

  2、让孩子们进行一下评议。找出优点,提出建议。

  3、欣赏回顾三八趣味游戏的活动现场。(照片)

  (1)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动作描写,那你能尝试着进行一段动作描写吗?大家看这张照片,尽管我们不是照片中的主人公,但这个情景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吧?下午,忙了一上午的妈妈中午匆匆吃晚饭,下午上完一小时后的班后,连工作服都没来得及换就直奔操场参与到比赛中来。你能根据照片,完成这段细节描写吗?

  看来有困难,没关系,让我来帮助你。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并不是每个动作或者神态都可以进行细节描写,一定要选取最为典型、恰当的内容。你看,在原有的这句描写中,点课件。我们可以细致地描写什么?抓住什么动作来写?

  出示写作提示:“接下来是滕妈妈,她那双手在球上拍来拍去,两个篮球像一个个可人的小精灵在跳舞……”

  让学生试着加上自己认为应该细写动作描写。

  (三)方法三:放慢镜头、变换角度。

  1、出示投球图片,让生观察。

  2、放慢镜头:对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采用慢镜头的方法。慢镜头(将镜头定格,放大)就是像拍电影一样,将镜头对准画面中的一点,来不断地放大,放大,比如,妈妈的手。 来,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妈妈的手,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工作了一上午的的妈妈,手会是什么样子?在做准备时手是怎样拿球的,球出手后是什么样子,好像怎样……当然还可以以此方法写一写球出手后的变化及最后的落点。

  3、变换角度

  除了运用慢镜头的方法外,咱们还可以变换一下角度。咱们还来描述一下妈妈的投球动作。但,变换角度后,咱们就说说在妈妈投完球后的球没有进,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结合刚才的说法来。

  大家看,一个普通的情境,经过了放大镜头的塑造,变得多么生动、细腻呀!来,再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使用的方法。首先是( ),然后是( )。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灵活地对这些方法加以运用。

  (四)方法四:适当加肖像、神态、心理(或想象)的描写。

  1、出示李妈妈的投球图片。让生观察她的穿着的特点及神态试着和动作的描写融合到一起。

  2、出示写作提示:“ ( )的芸彤妈妈上场了,她( )双手( ),眼睛,( )……球在( )终于球( ),周围一片( )。”让学生练习填写。

  四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过的三种动作描写的方法。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种方法,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

  五作业:把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修改

  要求:

  1、围绕写作的中心,准确的运用动词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以达到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抓住人物动作的细微之处进行精雕细琢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课一直是令我们桥头小学语文老师比较头疼的课,加上各种因素促成了我们的孩子现在表达能力差,见到作文就头疼。认真分析其原因其实更多是孩子们在写作时缺少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缺少老师相应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一节作文课上不用面面俱到,把作文中的写作要点都一一渗透,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指导,让孩子们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这样长久下去孩子们就会逐渐掌握所有的写作技巧,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本次的写作是在孩子们经历了“三八趣味游戏”后,填写了习作体验卡后积累了一定的素材的前提下进行的。孩子们在没有经过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自己的初稿,我给孩子们的习作进行了批改打上了等级,但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细节描写,有的孩子的文章字数挺多就是读起来乏味,关键还是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而这次的习作有关动作描写的也非常多,所以这节作文课就想针对孩子们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动作描写”的习作指导。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通过看、听、说了解了动作描写的定义、作用及方法,可以说是有所收获,但有的知识点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孩子们对方法掌握了课堂上没有进行实地的当场片段写作,所以孩子们可能对方法掌握了但运用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课堂中的亮点:

  一、对于动作描写的方法我归纳了四种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在课堂上我利用扩充句子、情景表演的方法,让孩子们试着为原句添枝加叶,为已有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让孩子们在添加动作的同时感受动作描写的细微之处,学会用细致描摹的方法来把动作描写写具体生动。

  二、第二点儿,用孩子们的习作片段作为教学的实例,让孩子们进行点评、修改,表扬优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一点儿建议。让孩子们在点评中发现习作中的不足——缺少动作的细节描写。然后让孩子们结合实地拍下的照片和自己当时的亲身经历来为作文片段进行补充。

  三、第三点儿,利用一张衣着特殊的妈妈的投球照片为例,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在动作描写中如何加入肖像、心理等描写。在进行方法的指导时又同时渗透了“放慢镜头”“变换角度”的写作方法,让孩子们对动作描写不再无从下笔,无物可写。 存在的不足:

  整节课中孩子们都在积极思考,认真学习,忙的不亦乐乎,但一节课40分钟,没有给孩子们留下动笔写作的时间,没有给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时间,如果在每个方法后能留给孩子们动笔修改或创作的机会,我觉得孩子们可能更能扎实的掌握了每种写作的方法。而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四种方法下来以后,有的孩子在下节课进行写作时可能就找不到方法和技巧了。所以如果能把两节作文课连在一起上,就可以让孩子们边学边写,边写边练,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在头脑里了,以后就可以随用随拿了。

  动作描写教学反思

  此堂公开课下来,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词“磨课”。一堂课无论从构思到组织到细节越是“磨”发现的问题越是多。

  这节课,从一开始的第一稿、第一次试讲到最终的第三稿、第三次正式展示,每一次的变化都可以说是巨大的,但是其中有两样东西是没有变的。

  一:片段作文的练习内容没有变。一直选择的是对“偷玩电脑关机”动作的描写。为什么选它?我只想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有话可说,学生有兴趣去谈。没有实际经历过的事情如果仅仅凭想象去写则容易空泛,毫无色彩。

  二:作文指导的思路没有变。就是明要求,寻方法,感受经典并在其中寻找到方法。这种方式以前也看过其他老师操作过,但是印象不深。学校去年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请来宁海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来听课座谈,席间在探讨宁海中学作文教学经验的时候,王老师的话给我了很深的印象:“也许我们的学生做不到作文像树人的学生那样优秀,毕竟作文也是要天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训练让那些原本作文中下等的学生作文上一个台阶,让原本不会写作文的学生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而作文最初的指导写作就是模仿,给他们好的片段他们在其中寻找到规律去模仿来写。”他的这番话直接影响了我此节课对课堂结构的安排。

  接下来说说几次课的改变。

  第一次试讲与第二次试讲的改变首先在于对所选经典的数量改变。促成这次改变是评课中几位老师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展示材料的选择”。一开始我选择“动作必须展示人物性格”的片段是《范进中举》中胡屠夫的多个片段,并且辅以鲁迅笔下不同人物掏钱时候的不同动作。由于所选文章大多是学生并不熟悉的文章,实际上下来的效果是我讲的多,学生听得多,我必须要给学生去讲这些片段好在哪儿,课堂变成我的课堂,而非学生的。其次改变在于对于学生当堂所练片段展示环节由教师的朗读与评析改为由学生的朗读、学生的评析,把课堂还给学生。

  综观第一次试讲与第二次试讲间的改变最主要的是一种课堂主要角色者的改变。第二次试讲与最终的定稿之间的变化也是巨大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促使我做出这样的修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从他们角度出发他们感兴趣的他们熟悉的内容,而不是从我们角度认为是经典的内容。

  所以最后的定稿导入变了,由“严监生之死”改为学生的作业片段;经典引导的片段由“雪地捕鸟”和《蜡烛》的片段改为《背影》片段,把多个片段引导改为一个片段从多个角度解读,一个片段做透;展示人物性格的片段由“胡屠夫还钱”改为学生所写片段。最后的实际效果看来,学生特别对自己人所写片段的兴趣远远大于那些还不熟悉的经典。经典好不好?好!但是只是对于老师而言好,而不是对于学生此课的学习好。是啊,如果课堂上走马观花式地展示多个精彩片段,学生消化那些片段还要一些时间,精力又有多少会放在思考动作描写改如何去做呢?所以前面两节课课堂气氛的沉闷的深层原因还是课堂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我想这个应该是我此节课“磨课”所得到的最大收获吧。

  当一切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这堂课学生才能有收获。

  最终的定稿没有在年级内试讲了,我就在自己的另外一个班自己一个人试讲一下,想熟悉一下内容,毕竟和前面两稿相比较改动太大。而就是这一次试讲,让我产生了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重要反思。

  我自己对那节课的评价是“灾难”,一场我无法控制的灾难。另外一个班是b层教学,学生估计有这样偷玩经历的比较多,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完了,收不住了。这就让我在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训练内容的选择。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成败的关键原因就是我没有考虑学情。我的出发点是好的,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样的“非法事件”在a层同学看来是有趣的,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在b层同学看来则变为了在课堂上可以兴奋地和同学聊天的谈资。所以,得到的一个经验就是学情不同,必然不能采用相同的方式与内容。这不仅仅是这节作文课的选材,而且是我们每一节课的设计中都必须注意的地方。

  同时在这节课训练内容的选择上也还有其它一些反思,比如“有没有学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是不是给学生不好的启示”等。

  动作描写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同学们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期下来上的。因为是在多媒体教室来上,同学们表现出很高涨的情趣。这节课让我感觉到同学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就在于老师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导演这节课,能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我问到动作描写的第二个作用时,动作描写的语段出来了,马上就一个同学反应到了答案。这个学生平时很少回答问题,而且成绩一般。但其他同学还没考虑好,他在下面已经小声的说出了答案,这时我迫不及待的把他的答案大声的说出来。就因为这正是我要的答案。如果这时我先不动声色的再给其他同学一些考虑时间,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都能给出正确答案。我这么快的给出了答案很多同学都错过了考虑的机会。如果我顺势让这个小声说的同学把答案大声的告诉同学们,相信他会在下次回答问题时信心大增,不会再这么小心翼翼的小声嘀咕。此时再给予很高的评价的话,相信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更浓,上课会更积极的回答问题。

  这节课让我看到同学们的潜能是无穷尽的。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8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