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工作述职报告】

全会是“全体会议”的简称。多见于国家机关、政党、群团组织中。全体成员参加的会议即是全体会议。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县委2021年全会工作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委2021年全会工作报告1

  各位代表,同志们,20__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深知人民的期盼很大,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仁川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并行,希望与困难同在。今后五年,要确保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拉升标杆,全力以赴,甩开膀子大干,求真务实快干,奋力跑出仁川“两富”“两美”建设“加速度”。

  根据上述要求,20__年我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打造“红旅小镇”和“江南药镇”后花园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旅兴镇、崇德安镇”三大战略,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仁川,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仁川的生动实践,为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两富”“两美”新仁川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目标要求,20__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民宿发展为引领,全力建设“红旅小镇”。以民宿经济为抓手聚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认真抓好高坑、石下民宿特色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庄环境,加快旧房改造步伐,提高村庄建设水准;做好赤岩前村赤岩山居项目招商对接工作,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出台政策,扶持柳坡、黄余田、杨宅等一批农家乐专业村新增经营户20户、床位300张。扩大沿路沿溪沿景风光带范围,建设平子坑至杨宅沿路沿溪景观风情带,打造洋庄、胡庄、石下景区沿线节点小景观。继续实施百杖潭景区提升改造和方山大院客房提升工程,完成1000平方米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基地产品展示大厅建设,启动东山芍药园项目规划提升。以场馆建设为重点全力建设红色经典景区。制定红色旅游景区详规,完成红挺一纵纪念馆工程建设、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及布展设计工作,力争年底前实现纪念馆开馆。抓紧红挺一纵纪念公园道路框架、亲水平台、拦水坝、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做好周边民房改造和周边综合环境提升。以重大活动为载体倾力做大旅游宣传。最大化利用仁川秀丽自然风光、厚重人文历史和户外体育资源,有效挖掘境内红色文化、崇德文化、廉政文化、相亲文化、体育文化内涵,打造更多“旅游+”活动,举办青梅尖一生一世相亲大会、东山“千亩”芍药花节、好溪嬉水节、骑行比赛等大型旅游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叫响仁川旅游名气。

  二、以提质增效为要点,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抓牢农业基础。注重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以磐斛生态科技园、东山芍药基地、马岭猕猴桃基地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推介葡萄、板栗、竹笋等农业采摘观光游,打响仁川油茶品牌,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深挖工业潜力。加大规上企业扶持力度,主动出击,定位招商,加强对接,立足实际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来料加工覆盖面和受益面。建好重大项目。认真做好洋庄红木产业园建设各项工作,加快仁川风电场二期道路施工建设,按时完成金台铁路潘田、泊公、黄余田、方山、杨宅等村土地和房屋政策处理,确保无障碍施工,做好流岸水库政策处理前期工作。

  三、以惠民共享为核心,加快建设幸福仁川。狠抓环境综合整治。以建设美丽仁川为方向,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处理、精品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全面完成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方山、杨宅、流岸等村防洪堤建设及水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打造更多“最美河段”。严控新增违法建筑,加强拆后土地利用,努力创建“无违建镇”。巩固深化垃圾分类处理已有成果,扩大村庄保洁范围和日均保洁次数,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谋划集镇重点村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全面整治集镇脏乱差现象,稳步推进杨宅、黄余田旧村改造。开展部分村庄规划修编,加快胡庄、赤岩前等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保障事业。整合优化农村医保、养老、救助等各类资源,加大老、弱、病、残、灾等困难群体关爱救济力度,完善低收入农户帮扶救济制度,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运行质量,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深化孝道教育,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支持仁川婺剧促进会等文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举办第八届农民文艺汇演,推动文明示范村创建。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支持镇人大依法有效行使各项权力,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科协、老龄委、计生协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作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深化平安仁川建设。用好“平安通”平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织密安全生产监管网,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把各类涉稳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以从严治党为抓手,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细处实处,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确保仁川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强化思想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教育,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规矩挺起来、严起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度,培养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信仰、过硬的党性原则和良好的思想品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创业的思想境界,坚决破除一切妨碍仁川发展的思想禁锢和陈旧观念,大力营造“说了定、定了干、干必行、行必优”的良好氛围。强化组织建设。围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主线,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切实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和民情地图活动,认真抓好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五星争创、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的落实工作。以扩大覆盖、发挥实效为重点,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实行“养源育苗”工程,吸纳更多优秀青年入党,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员干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落后党员、镇村干部工作晾晒、党员活动日、谈心谈话、提醒诫勉等制度,推进党员干部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不作为干部的调整处置力度。以行政村撤并为契机,扎实开展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准备谋划,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以村主职干部为重点,大力开展为官不为陋习集中整治行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计划、分批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干部开拓创新、难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本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动党员干部谋实事、创实业、重实干、抓实效。强化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亮在明处。深入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和教育培训,进一步唤醒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大力支持纪委深化“三转”,回归主业。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完善党内监督考评机制,加大公务支出、公务接待和农村“三资”管理监管力度。旗帜鲜明反对“四风”问题,对各类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全力打造一支“清白做人、清正干事、清廉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展望“十四五”,仁川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同向前行,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红旅小镇”新仁川而努力奋斗!

  县委2021年全会工作报告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五常抢抓机遇、经受考验、砥砺前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和龙江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住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推动跨越赶超,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十三五”期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4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7614元、20900元,分别是2015年的1.3倍、1.5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2015年的40.7:12.8:46.5发展优化为36.2:13.5:5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12%,经济运行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三产活力充分释放,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实施《五常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举办“冰雪经济与特色小镇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被列为2020年全国十个农村电商激励县第一名,受到国务院表彰。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住宿餐饮、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8.6%提高到64%。五常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排名哈尔滨市第一,始终在全省“十强县”行列。(二)壮大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十三五”期间实施葵花药业厂区扩建、五常大米酒、秸乐农业等重点项目65个,累计完成投资36.6亿元,24个建成投产项目新增销售收入35.3亿元、利税10.5亿元,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哈尔滨九县(市)之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新签约项目104个,合同签约额207亿元,资金到位额39亿元,中粮集团年深加工6万吨大米、马迭尔食品等37个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建设。开放合作持续扩大,与深圳市坪山区建立对口合作,引进深哈合作项目4个,12项深圳经验在我市成功复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开发区引擎作用突出,启动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集中供热管网、铁路专用线规划设计,北部供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投产和在建企业达到128家,“一区三园”实现产值60亿元,税金4.5亿元。人性化对汇邦广源、金业电子等5家僵尸企业进行二次招商,盘活土地16.2万平方米,开发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累计投入资金5.9亿元,支持葵花药业、松鹤制药、哈特啤酒等30个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4.5万户,实现各项存款340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存款总额位列全省各县市第一。

  (三)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农业农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粮食生产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累计产粮191亿斤,为保障龙江“大粮仓”作出重要贡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减玉米、扩水稻、增大豆,稳经济作物”工作思路,调减玉米面积35万亩,新增水稻面积10万亩、大豆面积15万亩、露地菜面积2万亩、两瓜等经济作物8万亩。全力抓好“两牛一猪”生产、养殖基地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达8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拉林河治理、龙凤山水库应急消险等各类项目122个;发放农机补贴2.1亿元,农机保有量达到1.6万台套,总动力达到167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15.9%。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农业大灾保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试点任务,有效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五常大米产业健康发展,成立稻米产业管理办公室,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个方面重点发力,深入实施五常稻米产业提升工程。水稻种子繁育取得新突破,培育出2个苗头性优质品种。提高水稻品质,农业“三减”示范基地达到18个,示范面积65万亩,推广水稻“三用三不用”面积100万亩。建立五常大米质量标准体系,与阿里巴巴、京东合作建立线上官方旗舰店,启动在国内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布局官方体验店,让群众购买到五常真米。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在五常、深圳、北京三地成功举办五常大米节,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到701.97亿元,连续四年位列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在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上,连续三年荣获金奖,在第105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特等金奖,闪耀世界舞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广卫国乡垃圾分类经验,全市“户分类、屯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垃圾收集处理体系闭合系统初步形成。投资2.2亿元,对24个乡镇261个村的历史积存垃圾开展全面清理,维修屯内道路139公里,改造路边沟136.6公里,完成改厕14570户,绿化村屯867个。

  (四)补齐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战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969户3901人提前一年全部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411户,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61处,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7464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8个,实现带动增收全覆盖,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4896元增加到10949元。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市21个问题按期整改到位,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保持在317天以上。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整改“河湖四乱”、“大棚房”、“绿卫行动”等各类问题6491个。大力开展生态修复,累计完成造林9.1万亩,封山育林10.1万亩,林地总面积达到39.9万公顷。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聚焦非法集资、P2P网贷、房屋中介侵占挪用交易资金等风险隐患,全面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综合应对措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五)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城乡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坚持把城市建设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之中,调整11个乡镇规划布局,完成房地产开发76.7万平方米,福汇山水、福熙帝景、金座国际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规划科铁高速,启动吉黑高速公路五常过境征地拆迁工作,新建改造城区道路43条,铺装步道板13.2万平方米。城市运行科学有序,加大城市管理人员和设备投入,城区清扫保洁面积扩大到500多万平方米,城区环境保洁率、洒水除尘率、垃圾处理率、冰雪清运率持续保持100%。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对私建滥建、占道经营、噪音污染进行重点治理,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6万平方米、查处整治各类扰民问题4800余个。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9个,查扣涉案资产1.22亿元,查处“保护伞”73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强力推进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化解回迁安置遗留问题28件,办理不动产登记5.9万本。筑牢安全责任网,集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道路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消除各类安全消防隐患7300余处,社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提高信访服务能力,新建信访综合服务中心,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积案245件,有效解决一大批久拖不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复杂疑难信访问题。

  (六)构建和谐社会,民生福祉大幅提升。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各类社会保障持续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完成制度整合,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市级统筹,实行筹资标准、报销比例、经办机构、基金管理、医保待遇“五统一”。在收入增长缓慢情况下,累计发放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补助金等4.21亿元;兑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资、事业单位普调工资、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乡镇补贴等4.14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班主任津贴每月增加至540元,推选出816名哈尔滨市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公开招录教师500名。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4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17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加成,药品费用下降15%,耗材费用下降7%。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2.1‰。推进文体惠民工程,五常大米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全省“劲道体彩杯”轮滑邀请赛等赛事,创编的大型舞蹈《稻乡欢歌》、龙滨戏《永远在路上》等精品节目,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更加优化。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办理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省委第三巡视组和哈尔滨市委第十二巡察组反馈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纠正“四风”常态化,查处问题364件、处分393人,“三公”经费压减11.6%,会议、文件分别减少22.3%和26.5%。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整顿营商环境,1311个“办事不求人”事项基本覆盖群众生活和企业办事所需,115类政务数据实现信息共享,1.4万余个政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服务便利化实现重大突破。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14件,政协委员提案867件,答复率100%。加强审计监督、政务督查、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大幅压缩,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

  同时,统计监测、档案、供销、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五常的城市名片不断增加,可谓硕果累累、熠熠生辉,先后获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诸多荣誉。2020年面对重大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和对我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工作部署,在市委领导下,按照“全民动员、尽锐出战、全力打好五常保卫战”的思路,第一时间构建战时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四早”要求,严守省门、城门和社区(村屯)门,强化“落地查人”和“闭环管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我们坚持生命至上,精准调配防疫物资,调动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落实“四集中”要求,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查漏洞、补短板,完善流调工作机制,强化院感防控措施,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所需。我们坚持平战结合,构建常态化防控体系,所有进入我市的境外输入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抵(返)五人员均实现有效管控,污染冷链食品全部追溯到位,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在疫情防控中,全市各乡镇、各部门闻令而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援,党员干部带头奋战,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人员、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劳动者日夜坚守、不辞辛劳,广大市民自觉自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各位代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回升。一是坚持靶向发力,全力以赴抓项目投资。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8.4亿元、特别国债1.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13亿元,有力保障了吉黑高速五常段、中央环保督察案件整改等12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采取容缺受理等超常规措施,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月份实现由负转正,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10%。二是坚持纾困解忧,全力以赴抓工业生产。成立企业生产服务组上门为企业服务,帮助解决资金周转、物资供应、人员上岗等各类问题97个,146户“四上企业”、5996户中小微企业、17720户个体工商户3月底复工率即达97%,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消费复苏。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1200万元,通过投放消费券等措施激活大众消费,餐饮住宿、汽车、家电消费市场迅速回暖。开展网络电商直播带货,网上注册商铺达到11000家,带动就业19800余人,实现交易额14.6亿元。积极发展地摊经济,新增马路市场5处、临时市场3处、临时经营摊点摊区30余个,带动消费50余万人次。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亿元。四是坚持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抓市场主体。创新出台和有效落实一系列国家、省市援企惠企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累计为企业减税减费4303万元,补贴1024.9万元,贷款延期7309万元,担保贷款9.49亿元,惠及企业3.7万户。2020年,全市新增规上企业24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户。五是坚持内引外联,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克服疫情影响,采取客商同步在线、视频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线上项目洽谈36次,沈阳十月稻田方便米饭、北京亿良丰泰长寿乐食品产业园等12个项目实现线上签约,投资额22亿元。借助与龙商联盟、深圳商会等各地商协会的沟通和联系,外出招商成功引入项目7个。全年累计实现新签约招商项目26个,合同签约额90亿元,实现利用内资4亿元、外资1339万美元,分别增长8.3%和9.4%。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抓民生保障。顶住财政减收压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2亿元,增长7.8%,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加强困难群体保障,为2.4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和救助资金1.1亿元,临时救助13542人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全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专项清理,依法关停不符合消防条件民办养老机构34家。依托教育云和龙江网络保障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线上授课。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新建改造5所幼儿园、2所薄弱学校,建设10个校园图书馆、18座水冲式厕所。完成人民医院、中医院等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功能性改造,规范建设发热门诊4家,核酸检测机构从无到有,现日检测能力达到1900人份。投资6151万元,为93万城乡居民免费开展14大类5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秧歌大赛、美术作品展等系列活动,歌曲《凯旋》荣获全省优秀抗疫歌曲奖,在黑龙江省学习强国播放。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市供排水工程,升级五常镇污水处理厂。开展“栽树木、种花草、清边沟、理庭院、洁居室”专项行动,栽种绿化苗木花卉2000万株,清理院内杂物4.5万户,建设垃圾分拣中心198处、垃圾转运站4处,整治非正规垃圾点66处,建设菜园革命省级示范村7个,改造“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1856户。推进了卫国乡龙江民居试点,山河屯林业局污水处理厂、拉林镇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加强农村道路整修养护,完成农村危桥改造34座,美化道路2382公里,干线公路养护继续保持全省标兵单位,农村公路养护再次获得全省第一。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奋进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各项事业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的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全市人民,向无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位老同志,向驻五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五常建设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五常当前最大的实际,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农业产业链条短,价值低,结构调整缓慢;工业增长乏力,立市项目少,骨干企业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总量小;三次产业融合不够紧密,新的增长点没有系统形成;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仍有差距,放管服改革还不够深入;受减费降税影响,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不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弱项;社会治理体系还需完善,部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还亟待解决;一些公职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不强,工作执行力差,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强化制度执行和机制运行。围绕承接落实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定位,紧扣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试点,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做强生态文旅产业、提高民生福祉,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解放思想、整顿作风、优化环境,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常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经过五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为乘势而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全市战略定位是:

  ——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稻米种植加工和销售为基础,推广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和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统筹健康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再生农业、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土壤保护和有机土壤培育,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契机,以五常大米品牌为核心,培育新的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打造以优质稻米为代表的国家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

  ——打造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承载能力,构建协调发展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突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建成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打造哈长城市群产业合作示范城。全力打造“四镇、二区、一带、一节点、一基地”的空间格局,形成五常镇、山河镇、拉林镇、牛家镇四点一线协同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功能区和现代中药产业功能区,建设两河流域绿色经济带,成为哈长城市群节点城市和哈尔滨新区“飞地经济”产业基地;加强哈尔滨对五常市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五常市对哈尔滨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建设成为哈长城市群产业合作示范新城。

  ——打造国际稻米产业发展合作中心。按照保护“五好”、做精“五品”、推进“五化”、实现“五增”的工作思路,完善五常大米质量标准体系,树立行业标杆,引领龙江乃至全国稻米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探索稻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合作的新路径,丰富五常大米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内涵,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五常大米品牌打造成世界顶级稻米品牌,将五常市打造成国际稻米产业发展合作中心,实现“买全国、卖世界”。

  三、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市政府将按照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在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质增效,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开发区为引擎,以产业项目为带动,提升质量、培育增量、做大存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哈长城市群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机遇,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民生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谋划项目,力争2021年不低于50个。主攻重点项目建设,对接深圳三科农商城、中益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推进山东鲁花稻米深加工、香港拉林河畔高端饮料、大牧人食品加工、十月稻田方便米饭等6个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建立“四季抓招商+全年抓项目”、“目标+考核”招商引资机制,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分类考核办法,探索市场化招商引资模式,密切跟踪天津荣程祥泰集团红色旅游及中草药种植加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教育小镇、北京金智创投中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康养等29个项目,招引更多资本注入五常。2021年,力争招商引资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

  强化载体支撑。按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标准,加快五常开发区提档升级,把开发区打造成项目建设主阵地。创新基础建设投融资体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完成工业化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开发区集中供热、供气,运营维护好“两镇一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厂,提高开发区配套能力。加快牛家镇生活配套服务区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提高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处置闲置土地,实施“腾笼换鸟”,通过二次招商、入股合作等手段,盘活僵尸企业3家。淘汰10蒸吨以下企业燃煤锅炉,打造绿色园区,全面提升开发区环境和供给质量。推进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综合体制改革,学习哈尔滨新区经验,探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跨区合作模式,提高开发区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精准有效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纾困惠企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抓住省、市金融扶持政策,引进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管理机构,为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提供资本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葵花、松鹤、名人等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战略合作等途径做大做强。加快“四上企业”培育,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促进生成更多的规模市场主体。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组织实施“雏鹰计划”,争创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学习深圳经验,坚定实行“免打扰”服务,坚决破除“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聚焦乡村振兴,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优势产业,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深入推进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坚持标准化、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消费增信、品牌增值“五增”目标,从五常大米“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推动五常稻米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品种,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探索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继续推进五优稻四号提纯复壮和优质品种审定推广。规范水稻原种生产基地,管控销售渠道,确保原种纯、良种优,实现良种全覆盖。提升品质,在执行五常大米质量标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销售、物流管理标准,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体系。提升品相,严格地理标识使用,规范管理大米包装物和产品标识,升级五常大米溯源防伪系统,提升内外辨识度。提升品位,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农业投入品准入清单,实施黑土地保护提升工程,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纸膜覆盖等绿色技术,开展水稻“三不用”行动,落实面积110万亩。提升品牌,加强对五常大米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域内外冒充五常大米行为。创新五常大米营销,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五常大米官方旗舰店和直营体验店,推进五常大米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境外销售渠道,扩大国内高端市场,培育1-2个国际著名高端大米品牌。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举办第四届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大米节,继续对五常大米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讲好五常大米故事。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计划投资2.73亿元,推进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5个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扩稻2万亩,调增玉米5.1万亩,减少大豆5.6万亩,发展两瓜、蔬菜、中草药等16.6万亩。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健全完善区域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任务,持续巩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业金融保险等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落实农民带资带地进城落户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突出以山河镇、拉林镇等人口数量较多乡镇为重点,健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扩面,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计划完成硬化道路13公里、绿化村屯500个、封山育林2.4万亩、改厕5000户。打造富有五常特色的龙江民居,持续加大对违建乱建、乱堆乱放的清理力度,完成山河屯林业局、拉林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继续推广种养循环、农膜回收等绿色生产方式,推动乡村环境面貌整体改善。

  (三)释放消费潜力,在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抢抓经济回暖机遇,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全力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引导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更多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持续扩大节假日、夜经济消费,打造哈尔滨周边最具吸引力的消费城市。强化政策扶持,实施文旅消费和大宗商品销售等拉动措施,鼓励时代金街、远华新天地、比优特等各类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激活更多消费需求,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发挥凤凰山旅游引领作用,推动与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林地共建,支持凤凰山旅游深度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凤凰山旅游的美誉度。深入挖掘生态资源、稻乡资源,依托乔府大院“旅游+农业”模式,规划稻乡旅游路线,全力推动稻乡小镇建设。盘活京旗文化、拉林副都统衙门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研学旅游基地,进一步叫响“中国稻乡·生态五常”品牌。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家政、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络体系功能,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优秀企业和人才。深化与各类电商企业合作,利用“五常”在全国的知名度,注册一批以稻乡五常为公共区域品牌的“土字号”、“乡字号”农林产品,实现五常农林产品买东北、卖全国,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物流业,推进农村网络节点布局、冷链宅配等服务,着力构建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物流新体系。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扎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上实现新突破。着眼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房地产开发2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5.4万平方米。加快城乡道路体系建设,新建第二幼儿园路、雅臣中学北路、福熙公馆南路等路段1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16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筹建指挥调度中心,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强化日常保洁,新建水冲式高标准公厕8座。以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全面整治“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线乱拉、牌乱挂、渣乱倒、水乱泼”等七乱现象,为人民群众营造干净卫生、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完善价格生成、行业自律、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解决老旧小区及弃管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强化冬季保煤供暖,提高城市供热安全性稳定性,让群众住上暖屋子。改善城乡供水条件,投资1.82亿元,完成山河镇供水厂建设,让群众吃上磨盘山水。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道路升级,协助做好吉黑高速五常过境段建设,争取铁科高速吉林省界至吉黑高速连接线项目同步实施,推进铁科高速方正至五常段、绥满高速兴隆至双城段建设,提升五常在哈长城市群的交通节点地位。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应对重污染天气能力,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综合施策治理垃圾围城,投资3.6亿元,推进五常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磨盘山水源地保护,推进牤牛河、拉林河流域生态修复,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土壤监测与调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巩固河湖“清四乱”、绿卫、绿盾行动成果,认真做好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守护好五常绿水青山。

  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有效衔接,保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不折不扣落实金融、就业、培训帮扶措施和“两不愁三保障”过渡期政策,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救助机制,进一步强化消费扶贫、社会扶贫、保险兜底作用,有效防范脱贫返贫、非贫致贫。2021年,计划新增带贫项目8个,努力实现由脱贫向致富转变。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抓好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严格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加强社保、医保等各项保险的扩面参保,强化对社保、医保资金监管,增强各险种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对农村敬老服务中心管理力度,增加集中供养人数,提高养老供给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五常镇、兴盛乡、山河镇3个中心幼儿园改造项目,推进五常一中教学楼、实验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计划公开招聘教师80名,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强化基本医疗服务,新建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实验楼,扩建人民医院综合楼。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沉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城乡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融媒体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等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鼓励创编以《龙滨戏》、《东北大鼓》为载体的五常文化精品,做好178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五)围绕和谐稳定,在平安五常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把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基础,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维护信访形势稳定。全面压实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源头化解责任、属地稳控责任,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坚决防止工作空转。全力排查摸清各类矛盾隐患,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帮扶等办法做好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当地。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倒逼责任落实、措施落地,真正做到工作责任压下去、信访维稳抓起来。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巩固扫黑除恶三年攻坚战成果,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开展采砂等各领域行业治乱“回头看”,完善线索摸排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教育,强化对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全面推行信用“黑红名单”制度。

  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常态化抓好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加强和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考核要求,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加大食品药品日常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同时,进一步做好统计、物价、档案、地震、气象、外事侨务、国防教育、妇女儿童、双拥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突出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方针路线,任何时候都坚定坚决、不折不扣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现代化新五常提供坚强保证。

  (二)增强履职本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政府公职人员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做到凭专业说话、按规矩办事。加强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面对面接触群众、手拉手服务群众、心连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高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水平。完善重大事件逐级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实情、妥善处理,牢牢把握政府工作主动权。

  (三)勇于担当作为,全面深化作风建设。大力倡导政府工作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良好风气,推动形成求真务实好风气。优化运行机制,卡住时间节点,提高部门协调和督办效率,提升工作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研究制定符合政府部门职能特点的容错、正名、激励机制和办法,引导公职人员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让激流勇进、实干担当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四)树牢法治思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会前学法、法律顾问等制度,筑牢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领域管理规范化和监察审计,提升政府投资决策公正性和资金使用效益。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辉煌,实干成就未来。新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只争朝夕、笃定前行,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常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县委2021年全会工作报告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政府工作及“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迈上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台阶。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第一时间启用战时机制,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精准摸排,推行首接责任制强化重点人员闭环管控,整合产业链资源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仅1个多月就遏制病毒输入扩散,2个月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推出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2条、复工稳产16条、扶持外贸16条,专车专列专机接返员工,“点对点”调度企业融资,组建供应链公司补上产销断点,实行“百医连百校”“百警护百校”“百名行长进百企”机制,打通复工复产复学操作链,服务企业“三员”和“两增两稳一促”做法成为全省典型。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达防控经费3.67亿元,核酸检测65万多人次。深入开展促“六稳”“六保”追赶行动和畅通“双循环”冲刺行动,经济大盘率先修复转正并持续向好,在大战大考中展现硬实力担当、彰显走前列作为。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40亿元、增长3.5%(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0.1亿元、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7亿元、增长5.3%。重点抓七方面工作:

  (一)稳中求进提优经济质效。打好逆周期投资攻坚战。创新前期指挥部机制,成建制攻坚征地1万多亩、拆迁近80万平方米,专班力量争取债券资金41.2亿元,5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3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重构招商全流程链条,绘制招商地图,成功对接项目151个、总投资近630亿元。打好市场主体保卫战。兑现惠企资金9.7亿元,落实减税降费16.5亿元。支持龙头企业扩能生根,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遴选131家成长型企业重点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3家,5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百强,“九牧”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突出以展带销促能,推行“线下+云端”融合办展模式,水暖泵阀交易会、农订会、石博会、智能装备博览会成效喜人。强化要素高效供给,清理盘活“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3300多亩,新增制造业贷款13.5亿元。

  (二)多向发力提速产业质变。抓强链补链。升级“泛家居”,线上平台完成A轮融资,线下体验馆落户北京,主题活动周和直播节亮眼吸金,产业联合会获评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推动“芯谷”产业集聚,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陆续投产,安芯半导体启动二期扩产,联东U谷半导体科技产业港签约落地。主攻智能制造,完成重点技改项目投资13.7亿元,推广自动化生产线180条,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7家,九牧厨卫、西河卫浴分别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抓科技赋能。引进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与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侨大学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促成上海大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新中心、华侨大学石材产业中心等1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新认定高层次科技人才124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3家,科技特派员做法成为全省典型。抓产业生态重构。实质推进工业园区整合,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架构成形。全面铺开小微产业园建设,高端装备智造园一期标准厂房即将投用,石材机械辅料专业市场、阀门产业园加快建设,高端智慧厨卫产业园正式签约。抓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力培育智能物流、供应链金融、直播电商等业态,完成服务业投资160亿元,国家水暖洁具产品质检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东星奢石文创园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英良印象五号石材文化创意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网络零售额超250亿元。

  (三)靶向破题提领改革开放。“放管服”再出招。新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首批推出“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10件,“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近75%,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超50%。企业开办实现“一窗通办、当日办结”,新增市场主体3.8万多家,位居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第17位。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智能化扎实推进,节约政府资金5亿多元。重点改革再突破。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市镇“属地管理”责任事项梳理工作成为泉州市唯一试点。市属五大国有集团整合重组为三大集团,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完善,资产总额超470亿元。成立中介组织执业管理专项督导组,推动中介服务走向阳光规范。修订政府投资小规模工程简易招投标规定。完善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机制,基层运转更有保障。对外开放再拓维。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完成进出口额23.8亿美元,新引进台港澳资企业42家,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固。石井港区码头泊位和口岸通关中心加快建设,“三条通道”保持畅通。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侨捐连续27年超亿元,海内外南安人更加紧密团结。与菲律宾曼达韦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四)融合并进提升城市能级。城市系统规划有机更新。立足为民建城、软性成长,聘请同济大学等高端团队开展城市空间更新专题研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片区改造有序铺开。成立城市建设委员会和10大指挥部,城南北山、三丰片区更新改造全面启动;城北唐道时代汇、万人体育场动工建设,美的智慧家居科创项目、武夷泛家展贸项目、兴泉铁路南安北站等节点稳步推进;溪美北山片区、丰州西华洋片区征迁创出南安新速度。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路南安段建成通车,省道215线丰州至洪濑段拓改工程主体完工,茂盛路全线贯通,江滨南路二期、南金公路市政化改造二期基本完成,科院北路二期、武荣大桥开工建设。创城创园效应初显。投入70亿元实施62个城建项目,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8个,建成投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加快实施一批商业、市政、教育、医疗、养老等项目,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八大文明提升”专项行动,有效破解硬件设施短板、市容秩序乱象、市民文明素养等问题,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成效。城西湿地公园、北山森林公园基本建成,新增绿地2.14万平方米、绿道15公里,增加公共停车位2640个,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履坚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126亩、植树造林2.07万亩、水土流失治理8.3万亩。在全省率先建设海洋自然资源监控体系,柳湖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基本完工,“两溪一湾”美林龙峰段主体建成,梅溪小流域治理省级考核成为泉州唯一优秀流域,入选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省级综合治水试验县,获评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

  (五)赋能添彩提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稳步发展。16家“百千”增产增效重点农业企业满产超产,21个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扎实推进,实施土地整治1.87万亩,新增高标农田6万亩、“三品一标”认证8个,“金淘盐露豆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任务。试点示范引领带动。积极创建27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3条示范线,完成5个整村裸房整治,新(改)建城乡公厕200座、三格化粪池2800个,新增二级污水处理设施16座、配套管网120公里,提级改造“四好农村路”50公里。富民强村扎实推进。出台应对疫情影响“17条”,投入1.6亿元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倍增”行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农村“三资”清理经验以省政府名义上报国务院。推行带设计方案审批,遏制农村建房乱象。仑苍、官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向阳成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乡镇。美林溪州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省新满山红村、官桥洪岭村、向阳马迹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眉山高田村、省新满山红村、石井奎霞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六)共建共享提高民生福祉。基本保障厚实兑现。如期完成12件5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9000多人。城乡低保标准从600元提高到775元,全民参保扩面7.08万人,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900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60%。为2.8万多名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市镇村全覆盖,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位居中国社会保障百佳县第22位、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第54位。教育质量持续回升。中高考成绩创出新辉煌,10名一中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山区教师采取积分制有序流动,顺利通过教育“两项督导”省级核查,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省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推行教育项目代建制,组建宏翔教育集团承接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运管,创新“国投建设运营+乡镇供地”模式布局普惠性幼儿园,完成“无证园”清零,推动与首都师范大学、昌财学村合作办学,新增幼儿园学位3150个、中小学学位3600个。医疗医改全面推进。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南安市总医院揭牌成立,上海大学附属南安医院主体封顶,新增病床592张。举办“九日山”医学论坛,落实医保“家庭共济账户”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政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更加到位,健康扶贫温暖民心。文体旅融合成风。参与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个省级红十字博爱驿站示范点,“百姓书房”数量居泉州市首位。系列文旅活动周火热举办,《石头记》顺利拍摄,成功文化产业园动工建设,英都良山村、乐峰湖内村成为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官桥竹口村、丰州燎原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村,获评全国红色旅游摄影根据地。成功举办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秋季冠军赛,体育产业事业融合发展。社会治理织网善治。深化“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质量收官,禁毒、反诈、道安、信访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初步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市考评验收。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攻坚战,推动隐患大起底、大整治,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向好。全域铺开网格化管理,“一张网格管治理”初步成形。阶段性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大爱南安·慈善有我”活动掀起全民慈善热潮,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侨联、老龄、计生协会、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统计、民宗、方志、地震、气象、档案、外事、人防、支前、海防等工作实现新提升。

  (七)对标对表提效政务服务。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定期研究推动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的35个问题已完成和基本完成整改30个。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反躬自省向作风顽疾开刀,精文减会推动基层减负提效,推行大督导机制破解落实难题。带头过“紧日子”,年度专项资金压减3.9%,“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3%。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率先在全省印发规范性文件制发流程图,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七五”普法检查验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90件、政协委员提案500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92%。把廉政建设挺在最前。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审计整改清单挂销号,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

  2020年目标任务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十三五”顺利收官。过去五年,是南安经受大考验、高质大发展、蓄势大赶超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坚守实体、厚积成势,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城市行列,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7.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五个一批”考评6次进入全省前十,次数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产值近2800亿元,规上工业R&D投入翻了一番,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石材陶瓷抵近千亿集群,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日用轻工规模不断壮大,“泛家居”区域品牌效应显现,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成形成势,平台经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第27位、工业百强第15位,分别比2015年大幅提升60位和41位。

  这五年,我们在践行产城高端融合中全域统筹、内外兼修,城市形象焕发新颜值。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36平方公里拓展至47平方公里,南翼新城聚合效应加速释放,东、西溪流域组团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率提高到61.2%。6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新改建国省干线162公里、农村公路635公里,交通网络化程度保持全国前列;电力、燃气、供水、通信、客运公交、公共停车位等市政配套逐步完善,城市综合体、商业街区等高端业态涌现,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水头、石井、仑苍、官桥全国千强镇排名稳步提升。

  这五年,我们在优先发展“三农”中攻坚脱贫、振兴乡村,全面小康亮出新成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投入扶贫资金7.6亿元,1.2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百会帮百村”“万贤扶千户”“金融+光伏扶贫”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种模式”成为典型。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省级验收,“空壳村”“薄弱村”全面消除,一批乡村振兴渐显“芳容”。

  这五年,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守正创新、系统破题,营商环境再攀新高度。机构改革、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商事登记、工业园区、国资国企、自然资源、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市场主体扩容至16.8万家,增长2.6倍。率先在全省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三年行动,中小流域劣Ⅴ类水质全部消除,“两溪一湾”崛起生态美景,“河(湖)长制”经验全省推广,森林覆盖率达52.7%。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举措频出,不良率从最高峰时的5.44%压降到1.46%。大招商、招大商掀起热潮,对接引进项目971个,总投资3850多亿元。有为应对常态贸易摩擦,外贸出口超70亿美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18倍。

  这五年,我们在增进百姓福祉中直面问题、聚力攻克,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本级财政民生支出210亿元,占财政支出超七成。社会保障扩面提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提高了669.75元和1269.38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养老保障金均提高到140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逐年扩大,报销比例从43.5%提高到53.3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860元,是2015年的1.44倍。教育和医疗资源整合提升成效明显,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2.5万多个、床位1932张。文旅惠民丰富多彩,拥有国保单位11处、国家级旅游景区8家,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

  这五年,我们在坚持政治引领中忠诚担当、勤勉作为,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高质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其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成为政府系统干部政治思想的“总开关”,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全面引领政治站位、价值取向、思想方法、施政方向,有效推动各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政府治理能力和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南部队、武警官兵和驻南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安发展建设的海内外乡亲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较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发展质效不高,“头部”企业规模偏小,“腰部”企业数量偏少,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上升,企业整体盈利和创税能力不强。三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待提升,R&D投入不足,“高精尖”人才欠缺,新业态和三产项目偏少,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加速。四是产城融合度不高,城市功能培育滞后于产业功能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仍较突出,城市管理精细化不够,市域均衡发展仍需持续发力。五是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仍有缺口,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六是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城乡“两违”等痛点还没有完全破题,社会治理仍相对粗放。七是政府系统个别干部实干担当、创先争优“精气神”不足,政务服务效能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等等。我们毫不回避,将自觉扛起责任、认真予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要求及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按照市十三届党代会五次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认真落实各级巡视巡察整改为总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凝聚力量、奋勇前行,着力打造海丝先行先试新门户、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东南沿海智造业基地、绿色生态美丽新市域、文明和谐善治幸福城,开启现代化南安建设新征程,奋力在全省、泉州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大局中走前列作贡献,实现县域发展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是:至202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迈进2000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翻一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泉州市平均水平。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地标崛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链融通创新,至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布局建设,推动优势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半导体、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至2025年,石材陶瓷、机械装备、日用轻工率先迈入千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500亿级“新星”产业群,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二是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深度融泉接厦,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融合协同,打造“城人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城区按照“东进、西连、南拓、北延”思路,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补齐服务功能短板,梳理打通交通联系,以生态连绵带串联山水园林美景,全面提升综合型服务城市品质,并联动东英仑组团发展,至2025年建成区面积拓展到58平方公里。南翼新城凸显闽西南协同发展前沿地带,重点打造滨海片区、芦青科创区、“芯谷”核心区和成功创新带,推进安海湾滨海轴线建设,争取福建自贸区泉州新片区落户、泉州综合保税区扩区,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北部新城突出城镇带整合集聚,推进梅罗九、诗淘码、康雪洪三大核心组团协同联动发展,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节点城镇。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缩小南北、城乡发展差距。三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福利共享。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厘清生态图谱,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实施绿色发展年度评价,深入开展源头污染防治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保护修复,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山水园林城市。四是坚持开放融合,推动内外循环畅通。无缝链接“一带一路”倡议、两岸深度融合、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契机,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拓展高质量外资来源,精心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环境建设,加速推动“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融为一体,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城市。五是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幸福民生升级。保持财政民生高强度支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力打造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健康之城、和谐之城和大爱之城。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聚力深化“四链融合”,提升产业支撑质量和高度

  做强产业链。强化龙头牵引,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支持牵头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产业配套半径,引导配套协作本地化,打造上下游核心供应链,力争新增10亿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完善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滚动做大成长型企业库,引导深耕细分市场,新增“小微进规”企业100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单项冠军”企业3家。提升基础能级,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重点技改项目25个以上,抓好科牧数字化工厂、立邦绿色涂料等项目,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00台(套),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家。延长价值链条,石材产业推动向工业互联、设计研发、智能制造、C端销售等高端环节延展,深度拓展智慧家居“蓝海”市场。陶瓷产业坚持数字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加快生产线和品牌升级。水暖厨卫产业深耕智能和健康领域,支持建设产业转化、大数据结算和商品交易中心。机械装备产业鼓励研发首台(套)产品,拓展提升“四轮一带”,推动共享集团等龙头项目投产,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纺织鞋服产业引导向时尚产业升级,培育一批快时尚、轻奢品牌。家居产业重点推动产业园落地,打造中国品牌家居专业市场和制造集聚区。推动协同融合,依托“泛家居”平台,大力推进异业联盟、跨界融合,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发更多“石材+”“厨卫+”等个性化订制产品,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优化板块结构,推动三安滤波器和特种封装项目投产,加快安芯半导体、联东U谷半导体科技产业港项目建设,力促科创中心落地开工,加速“芯谷”产能释放。锁定数字经济重点应用场景,布局9个“新基建”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

  做深创新链。突出企业主体,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正向激励机制,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合同研发,鼓励利用低效闲置厂房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强化协同创新,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实施产学研项目24个,增强上海大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新中心、华侨大学石材产业中心等平台的研发转化、企业孵化能力,探索搭建共享实验室平台,提升区域科创浓度。激发人才活力,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扩大柔性引才渠道,把自主评价人才范围扩大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人才房、青年公寓规划建设,创建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做活服务链。推广服务型制造,大力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培育发展工业设计、柔性定制、供应链管理、共享生产、检验检测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增2—3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好东方武夷冷链产业园、民生电商现代金融物流园等项目,开建天地汇东南区域总部,壮大无车船承运产业规模。培育流量型经济,抓好专业市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运营,扶持培育直播电商基地,办好水暖泵阀交易会、石博会、工程机械展等,带动产业、市场、消费联动热络。做强金融服务业,完善政银企联席会制度,精准调度匹配融资供需,支持做大供应链金融,探索“人才+信用”融资机制,新增制造业贷款16亿元以上。

  做优生态链。强化环境营造,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适时再推出一批降本减负措施,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企业诉求直通渠道,推动企业审批“零障碍”、办事“零阻力”。强化项目导向,滚动实施4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常态化开展集中开竣工活动,力促“五个一批”再创佳绩。强化产业链招商,突出投资强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税收额度、环保程度等“五度要素”,定点定向攻关,落地一批引领性、标杆性重大项目。强化园区引领,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抓好市镇两级园区提级增效,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实施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抓紧低效闲置用地清理盘活,建立用地指标向高效益、高技术、高成长企业集聚机制,推动“腾笼换鸟”。规范小微园建设管理标准,加快现有园区建设,筹建再生石科技园、电子信息小微园,打造更多“高产田”。

  (二)聚力构建“内外循环”,释放区域经济活力和潜能

  集成推进重点改革。抓好事业单位、综合行政执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做大经济发达镇“后备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高频“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实施乡镇审批和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推动更多民生事项下放镇级办理。探索自然资源领域联合执法改革。建立工程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帮代办服务全覆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诚信应用场景。深化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加速市场化转型,做大做强国有资产。创新社会事业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

  扩大双循环互促交集。挖掘消费内生潜能,实施消费提升行动,结合“全闽乐购”组织开展大型展销促销活动,支持发展夜间经济,推动中骏世界城、源昌财富中心、源昌银河广场开展“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模式提升。高位做好文体旅规划和政策引导,大力推动文体旅业态融合,组建文体旅集团,设立产业基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活络,加快成功文化产业园、五峰山石窟旅游、安海湾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创建雪峰自然生态3A级景区,筹建军旅影视创作基地,策划举办篮球、青少年足球、皮划艇激流回旋、滑翔伞等品牌赛事,精心打磨史迹游、祈福游、研学游、影视游、美丽乡村游、康养休闲游等一批“必到必游”的精品景区和线路,吸引省内外游客“打卡”、过夜,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抓住RCEP协议签订契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做大石材荒料、粮食等大宗商品贸易规模。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帮扶机制,搭建外贸转内销平台,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行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联动拓展内外市场。深化“乡贤经济”回归,做优乡贤经济回归服务平台,推动更多南安籍人才回乡、项目回归、总部回迁、资源回流。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全面提升石井港口能级,加快16—17#码头泊位、口岸通关中心、配套服务区建设,改造提升泉金客运码头,启动围头湾二期航道清淤疏浚,加快释放通江达海优势。深化南台融合发展,推进集成电路、精密机械、医疗健康、工业设计等领域的产业、技术、人才对接合作,支持台湾青年来南就业创业,办好农订会、凤山文化旅游节。密切与港澳侨交流合作,办好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凝聚海内外南安人强大能量。加强友城互动,深化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

  (三)聚力建设“一市三城”,塑优城市成长空间和形态

  梳理空间布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数字南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形成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深化城市空间更新专题研究,抓好重要功能区块、重点片区开发布局,开展综合交通、电力建设、水系治理、绿廊绿道、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以空间、功能重塑引领城市迭代升级。

  完善交通路网。畅通对外联系,衔接好联十一线、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石井至翔安新机场高速、滨海大道、沈海高速扩容、泉三高速扩建、安溪至翔安高速等跨境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福厦客专和兴泉铁路南安段、科院北路二期、武荣大桥建设。联系市域板块,开建国道324线官桥段市政化改造工程、洪濑大桥改造工程、县道335线康美复线、官桥金坑大道、大深公路水头段,抓紧横八线金淘镇区过境线、省道307线梅山镇区过境线进度,推动横八线洪濑镇区过境线、省道215线丰州至洪濑段建成通车,完成南洪、南金公路市政化改造。构建城区闭环,建成成功大道科教中心段、柳中路、江滨路崎峰段提升改造工程,抓紧南安大道市政化改造,加快横九线溪美至柳城路段、纵三线省新至溪美路段、柳城至霞美外环路等项目前期,缓解城区过境交通压力。疏通乡村脉络,有序推进县道“四晋三”、乡道“单改双”及较大自然村公路硬化,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40公里、安保工程30公里、危桥改造5座。串联人车路网,严格落实“四同步”要求,做好灯控、道安、节点停车等设施配套,规划整合人行、车行、慢行与泊车的有机衔接,着力构建畅通、有序、便捷、绿色的城市通行网络。

  推进片区更新。高品质做好北山、三丰、港仔渡片区规划建设,启动洋美、城东、龙峰等片区更新改造;加快城北片区开发,推动武夷泛家展贸项目、美的智慧家居科创项目、唐道时代汇、兴泉铁路南安北站形成主体展示面;对接对标厦门,加速芯谷片区城市规划建设,全面铺开水头、石井高速出口片区和官桥中心镇区改造提升;推动罗东文卫商旅、仑苍产城融合、北部新城道口片区、康雪洪片区等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各美其美的城市“会客厅”。

  提升城市品质。沿江打造城市地标,开建“五馆一校”,完成南翼商务大厦主体,加快明发国际中心建设。细微美化城市形象,梯次铺开95个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电梯加装、立面整饰、卫生整治、管网改造、设施配套,加强物业精细化管理,提升小区居住品质。深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针灸式实施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布建11个口袋公园,建设5.5公里绿廊绿道,合理补充景观小品、城市家具、休闲健身设施、停车位,200米内可见绿、500米内可见园。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推行“刚性管理+柔性引导”,强力治脏治堵治乱治违。靶向增强城市承载,滚动实施68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71亿元,补齐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构建“15分钟生活圈”。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级改造,提速沿海片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海排放工程,抓好人防、污水、自来水、燃气、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优化城市水电气网配套。

  (四)聚力推进“双向互融”,打造城乡一体示范和标杆

  调优特色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抓好3个“五新”技术推广示范片、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新建8000亩高标农田,创建3个“一村一品”特色村,培育休闲农业、涉农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新业态,落地建设南部现代生猪屠宰中心,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

  提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完善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网格化长效监测帮扶机制,实施脱贫人口住房条件改善提升工程,持续加大山区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技能培训、就业支持,抓好20个扶贫基地建设,激发相对贫困人群内生动力。持续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倍增”行动,大力扶持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20万元的村开展经济创收项目,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十个一”要求,引导村庄连片规划,精致打磨27个省级、30个泉州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3条示范线,打造示范典型村10个以上,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引领全市乡村宜居型、特色型、示范型差异化全面推进。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强化农村建房疏导管控和裸房整治,深化“一革命五行动”,建立生活污水、垃圾、公厕及公共配套设施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创建一批国家级卫生乡镇。深化“和谐村”创建,完善乡村善治考评体系,健全“信访评理室”、道德评议会等机制,传承家风家训,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有序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资”规范管理,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用好村留用地政策,探索集体经济与国有资本合作新模式。

  厚植生态优势。加大整治力度,按时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深入开展“长空亮剑”整治行动,巩固工业废气、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治理成效,抓好建陶行业无组织排放专项治理,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健全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提升工业固废、医疗废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能力,打好清废净土持久战。加快修复速度,深入推进生态连绵带建设,抓好10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力促杨子山大地艺术项目招商落地,植树造林1.5万亩,治理“青山挂白”458亩、水土流失5万亩。加强管控效度,推动“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抓好4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循环改造,推动一批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发展。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突出环境问题预警约谈制度。

  清净城乡水系。深化“河(湖、湾)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分类整治入河(海)排污口,持续开展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完善治污设施运维机制,力争省重点考核小流域Ⅲ类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加快“两溪一湾”滨溪南路、柳霞路、丰州堤段建设,抓紧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进度,建成五里桥畔休闲慢道景观工程。投入5.7亿元,实施晋江防洪二期工程等9个重点水利项目。

  (五)聚力打造“26℃之城”,升高幸福生活温度和质感

  用情怀优先办好教育。牢固树立“没有教育就没有南安美好明天”的理念,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超越三年行动。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深入实施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持续抓好6个教育资源整合提升项目,投入1.6亿元加固、重建校舍7.3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中小学12所,新增各类优质学位1万个以上,力争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2%。增强质量提升可感性,推动55所中、小学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推行学校联盟共建、小片区管理、委托管理、结对共建等办学模式,科学实施高中阶段分类分层教学,探索建立优质高中教育孵化、创建、评估和支持保障机制,嫁接更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力争中高考再创佳绩。释放师资队伍示范性,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10所学校试点开展“县管校聘”,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实施名师引进、乡村校长助力和名校长培养“三大工程”,建好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梯队,探索合同教师补充农村师资缺口机制。提升学生成长快乐度,聚焦人格体格成长成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教育,深化“轻负高质”教学改革,抓好76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体育生活,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创建产教融合先行区,实施职业教育项目建设规划,推动3所公办中职学校创办省级“双高”项目校,推进中职学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支持闽南科技学院、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师院诗山校区发展,推动校地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持续抓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

  用暖心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公共卫生领域改革,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抓紧市医院新院区传染病区建设和市疾控中心迁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医共体建设,推进市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达标升级,打造一批基层分院“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品牌,深化“暖心服务”行动,稳步提升县域内基层就诊率。加快上海大学附属南安医院、童昌医院、成功医院等7个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光前医院、滨海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增床位150张。抓好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和“一老一小”照护服务,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政策,新增养老床位300张,试点培育1—2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快万人体育场建设,有序配建一批社会足球场、百姓健身房和智慧广场舞系统,举办第11届市运会,争创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力争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

  用文化浸润城市根脉。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研究出台志愿者礼遇办法,用主流价值引领塑造城市集体人格。聚合海丝、成功、产业等多元特色文化,学习、传承和弘扬南安华侨精神,策划推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IP。精心呵护历史文脉,抓好九日山、五里桥申遗,抓紧南安文庙复兴工程建设,做好水头老街和官桥古街保护发展规划,加大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古书院、古树名木等“五古”保护力度;大力培育“非遗+”文创、体验、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会客厅”。支持文艺发展繁荣、传递正能量,办好“武荣文艺奖”,筹建文艺工作者之家,鼓励支持创造一批歌咏城市风光、文化风情、人文风采的精品力作。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用大爱彰显人文特质。办好12件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就业援助和援企稳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次,引导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南、留南就业创业。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强化特困人员、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编制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促进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开展“最美”“好人”系列选树活动,弘扬道德模范和劳模精神,发挥“蒲公英”效应,创新打造一批“人人公益”“全民慈善”“便民慈善”特色品牌,探索建设便民温馨驿站、慈善和爱心“银行”,让凡人善举“盆景”变“风景”。

  用善治共建和美家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道安、房屋、消防、危化品等重点领域整治成效,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深化“四警四化”警务机制改革,加强“雪亮工程和智慧安防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治乱,扩大“飓风肃毒”、电诈“断卡”专项行动战果,高压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溯源体系。坚持依法治访,扎实推进“两个路线图”,提升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完善社会治理网格化机制,有序推动更多社会治理事项入格。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持续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提升外事、民宗、气象、地震、海防、退役军人等工作水平,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级抓一级、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落实,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磨砺实干担当。以“务实”展现政府作为,当好“施工队长”,多拿“图纸”进一线,全面推行“指挥长领衔、切块状负责、专班制推进、清单化管理、全过程协调、点穴式督导”的闭环落实机制,善于在攻坚战场中创业创新创优,勇于在区域竞争上争先率先领先。

  (二)强化依法守规。以“法治”规范政府行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务实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链条公开,建立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倒查机制。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定,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

  (三)锻造高效服务。以“善政”提升政府管理,重塑再造政务服务流程,简化优化窗口行政审批,让“民事直通车”畅通“最后一公里”。增强干部“八种本领”,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推行“三不许三必须”工作法,不许说不知道、必须我知道,不许说不归我管、必须首办负责,不许说这不行、必须讲怎么行。探索开展市直部门百名科长服务考核比拼,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激励干部竞当南安干事先锋。

  (四)永葆清正廉洁。以“清廉”树立政府形象,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节用裕民,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善于、敢于与企业家交朋友、交挚友,但不交易、不交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常态化,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各位代表,时间不等人!全方位推动南安高质量发展超越,我们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任务必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南安建设新征程中考出“高分答卷”,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50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