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文秘写作】

传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uánchéng。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下面是简洁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论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供大家参考。

  论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学习和掌握藏族热巴鼓舞技巧,提升剧团舞蹈演员民族民间舞表演能力,3月30日上午,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青海省藏剧团)在剧团五楼排练室举行“2020年藏族热巴鼓舞培训活动”开班仪式。仁青加团长及三位副团长出席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活动,剧团特邀国家级热巴鼓传承人、北京舞蹈学院特聘专家、南京艺术学院民间舞系客座教授扎西达瓦老师,利用15天的时间,为全团40余名舞蹈、歌队及教研室成员,通过主题实践课、名家讲座和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热巴鼓舞表演技能。

    在开班仪式上,州民族歌舞剧团仁青加团长指出:热巴鼓舞作为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举办此次热巴鼓舞实践活动和培训,一是剧团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重要举措;二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黄南民族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具体体现。因此,希望学员们把此次培训中所学的民族民间舞蹈知识和掌握的热巴鼓舞表演技能,很好地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岗位之中,并勉励大家为发展黄南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剧团增太吉业务副团长表示: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热巴鼓舞的表演风格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巧性,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热巴鼓舞的传承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舞蹈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融合,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藏族舞蹈艺术的魅力和藏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作为一生从事舞蹈事业的艺术工作者,汲取各民族优秀舞蹈元素是舞蹈创编的基础,热巴鼓就是很好的范本。

    开班仪式后,扎西达瓦老师说:此次有幸踏上安多藏区,传播古老的热巴鼓舞艺术,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感到很欣慰和自豪。热巴舞从寺院热巴到布衣热巴再到家族热巴,按照民间记载,这一艺术形态至今已流传一千多年。在未来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将竭尽全力让学员们详尽了解掌握热巴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夯实热巴鼓艺术的文化基础;熟练掌握热巴鼓技术技巧,提高藏族舞蹈表教能力;与安多黄南地区的学员结下深厚友谊,共结热巴缘,为将来拓展学员们的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的资源。

  论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f)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10个类别。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相应的,对其进行保护的难度也比较大,笔者认为,对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理论上的分类研究非常必要,搞清楚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对号入座,然后再进行深入调查、展开研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防止走弯路,走错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逐步确立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下去。限于篇幅,本文在进行分类研究时仅仅介绍西藏最重要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

  1、神话

  藏族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藏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著名的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天和地是怎样来的、大地和庄稼的由来、始祖神话、化世之龟、灵猴繁衍之人种、十二丹玛女神、长寿五姊妹、念青唐古拉山神、雅拉香波山神、阿尼玛卿大山神、年保叶什则山神、阿米年青山神、纳木错、北斗七兄弟星、载世巨象、龙神青蛙、火焰虎神、龙神雷公、化世大鹏鸟王、洪水滔天、狗皮王子、种子的来源等。

  2、传说

  西藏有很多记载吐蕃历代赞普的传说,其中,松赞干布之前的赞普传说神话色彩极浓,如聂墀赞普从天降落人间、没庐年德茹赞普娶龙女为妃、妃食蛙而恢复青春、王食蛙而得麻风病等。在众多的赞普传说中又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传说数量最多,构成了故事群。除神话色彩外,后人又增加了政绩、为民兴利等现实生活内容,不少故事充满机智,富有生活情趣。禄东赞破难题为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婚的传说在藏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传说中,人们赋予这两个历史人物以神话的色彩,如说文成公主带进了绿的、蓝、黄的、白的和黑的五种颜色的羊。又如描写金城公主进藏决心的坚定,说她带的一个神奇的宝镜,在西宁附近的地方打碎,变成日月山,阻挡了退路,她便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拉萨。还有格萨尔王的传说、北斗星和七姊妹星、拉萨的关帝庙、女神贡唐拉姆的传说等。

  3、歌谣

  西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歌谣,而且现在仍然不断产生出新的歌谣,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仓央嘉措情歌,至今仍被人民广泛传唱。

  4、民间故事

  在佛教传入前,西藏就有《尸语故事》、《玛桑故事》、《家雀故事》等诸多故事流传,但只有少数被记录下来,更多的则是在民间口头流传。1951年以后,国家投入很多力量整理出版了一批民间故事集。比较著名的民间故事大致有:a、以阿古登巴为代表的机智人物的故事。这类机智人物捉弄的对象大多是贪心的国王、富人、商人和酒色喇嘛等,目的是为穷人打抱不平、出怨气,如《老爷和奴隶》、《说唱大哥》、《平官头》、《木鸟》、《巧抗酥油差》等。b、爱情故事。往往反映王子、仙女相爱,遭到魔王的破坏,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获得美满幸福的爱情,如《橘子姑娘》、《青蛙骑手》、《茶和盐的故事》等。还有描写现实爱情故事的悲剧故事,如《铁匠明珠托央》、《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等。c、数量最多、儿童兴趣最大、语言通俗流畅、寓意不言自明的动物故事。这些动物寓言故事表面讲的是动物之间的矛盾斗争,实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红狐狸》、《鹧鸪鸟的故事》、《兔子报仇》、《两只青蛙》、《猴子和大象》、《兔子逃“碴儿”》、《诱狼进笼》等。

  5、民间说唱艺术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斗争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感。因此,在西藏继承和发展下来的藏族说唱艺术和藏戏艺术,不仅是藏族艺术宝库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是一宗极为宝贵的艺术遗产。藏族说唱艺术长期流行于民间“,有说有唱”,在“说唱”故事的前提下,把叙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在叙述故事中,通过故事人物的行动、语言及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各种感情变化,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这种说唱形式的品种有《岭仲.格萨尔》、《古尔鲁》、《堆巴谐巴》、《百》、《仲谐》、《折嘎》、《喇嘛玛尼》等等。

  (二)表演艺术

  1、歌舞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舞形式多样,别具一格。有“果谐”即“锅庄”、“堆谐”(俗称踢踏舞)、“囊玛”(内庭歌舞)、“达谐”(林区圈舞)“、果卓”(旧称锅庄舞)“、热巴”铃鼓舞“、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卓谐”(前藏腰鼓舞)、“羌姆”(俗称“跳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2、藏戏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在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我国众多戏剧剧种中独具特色。

  据传,从15世纪起,噶举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苦心募筹造桥经费,经历了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招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众人、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藏戏经过无数民间艺人、艺术爱好者以及藏族知识分子的不断继承、发展,才形成今天这种风格独特、有着强烈地区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戏剧。现在,藏戏的主要剧目有:《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等。

  (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1、藏族的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一般包括出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藏族的人生礼仪也由这几部分组成。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藏族又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拿婚礼来说就有从夫居、从妻居、走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多种形式,葬礼有火葬、土葬、水藏、天葬、树葬、崖葬等多种形式。

  2、民俗节日

  藏族的民俗节日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藏历年、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等。各地藏族又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节日,如青海、甘肃藏族的正月十五“酥油花灯节”;四川藏族的四月初八“转山会”;甘肃舟曲藏族的五月初五“采花节”、“潮水节”;迪庆藏族的五月初五“赛马会”等。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1、苯教

  苯教是西藏本土原始宗教。在藏传佛教传入西藏以前,苯教在西藏占据统治地位。藏文史书记载,自聂赤赞普至拉脱脱日年赞,凡二十七代,都以苯教护持国事。“在西藏爆发佛苯之争后墀松德赞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敦喀尔地方召开了一个辩论会,辩论终结后,由墀松德赞宣布,他信服佛教的道理,认为苯教没有道理,宣布苯教辩论失败。从此墀松德赞下令,苯教徒或者弃苯归佛,或者做纳税的百姓。如果两者都不愿意做,就把他们驱逐出境。其中大量不愿弃苯归佛的苯教徒,就都逃到吐蕃的边远地带,在那里他们还维持着小规模的传授苯教的局面。”现在苯教在康区和安多地区还有较大的势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寺院,如四川阿坝州、甘孜州,甘肃甘南州、青海同仁县等。

  2、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在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以后,经过与苯教的艰苦斗争终于成为西藏的统治性宗教,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四大教派。

  从理论上来说,苯教与藏传佛教都属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现实情况看,藏传佛教也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护的最好的遗产之一。

  (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藏毯

  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炕毯、座毯、挂毯等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他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藏毯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它的主要原料是藏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藏毯图案带有浓厚的宗教艺术风格,并融合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的艺术精华,表现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艺术风格十分相像。

  2、藏纸的制作工艺

  藏纸是西藏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由西藏产的狼毒草、麻等4种草药的纤维,经数十道工序制成,这4种原料大多数是制作藏香的原料和药材,成本较高,而且数十道工序不能有一道出错,否则整个产品就全部作废。因此,称它为艺术品并不为过,另外,它还具有不怕虫蛀鼠咬、久藏不坏、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等特点。但因藏纸的选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其制造技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3、藏式木雕家具的制作

  藏式木雕家具是西藏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充分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审美能力。木雕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物、花卉、虫鱼、鸟兽、图案、花纹等等,无所不包。其中的“红莲怒放”、“鹿鸣金钟”、“龙凤呈祥”、“春日牧牛”、“白鹤寒松”、“菩提翠叶”、“坛城图案”、“莲台宝座”、“神龛佛塔”、“舒云卷彩”、“腾浪清流”、“梵文字母”、“吉祥图案”等则是反映藏族劳动人民传统主题,是藏族木雕艺人对美好理想、愿望的执著追求。

  4、面具的制作艺术

  面具是雕塑艺术形式之一,广泛流行于广大藏族聚居地区,与传统古老的苯教文明中的图腾崇拜和拟兽、拟鸟舞蹈及祭祀活动紧密相关。按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宗教面具和戏曲面具两大类别。前者可细分为羌姆(跳神)面具和悬挂面具两种;后者可以分为藏戏面具和曲艺面具两种。从质地上划分,有皮面具、木面具、铜面具、泥面具、漆布面具、纸板面具等等,种类繁多。

  除此之外,西藏的手工技艺还有石刻技艺、酥油花制作技艺、藏式金银器皿的制作技术、唐卡艺术、壁画艺术等。

  (六)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指的是某种集中举行流行的与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以上所论述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保护、传承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要考虑到它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其文化、艺术、哲学无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多藏族传统节日都与藏传佛教有关。例如,藏族地区一年一度的“晒佛节”就是以各个藏传佛教寺院所在的地点为中心而举行的活动,各地举行的时间不一。届时,各个寺庙将本寺珍藏的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展示于寺庙附近的晒佛台或山坡上,供群众观瞻。我们可以把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晒佛活动的各地藏传佛教寺院及其所在的较大区域称为特定的文化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西藏的藏传佛教和寺院在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西藏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的内在推动力。

  二、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世界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际公约的保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参与到国际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并于2006年5月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西藏的雪顿节、藏族唐卡、拉萨风筝、格萨尔等22个申报事项榜上有名,大部分为西藏单独申报,个别事项为西藏与兄弟省市共同申报。

  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采取一些常规保护措施外,还应加深传承保护力度,确保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着平稳、有序的方向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加强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的保护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西藏民族土壤中的活态文化,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不能进行凝固的“死”保护,必须进行活态的保护。而活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主体的保护,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这些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大多是耄耋老人,他们在选择下一代传承人时往往有一套自己的规矩,例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我们对这些规矩要辩证地看待,它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但是现在却成为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桎梏,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后继无人而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西藏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改善传承主体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有利环境,并使年轻人也静下心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传承工作。这要求新老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意识,做到文化自觉,老传承人能够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新传承人能够对自己所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能学、爱学。政府可以提供给这些学习者基本的生活费用,让他们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安心跟随老传承人学习,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做好新老接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因为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

  (二)重视发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基层社区的作用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过程中,重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之一。西藏人民生活在雪域高原,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基层社区,特别是乡、村,是广大人民群众繁衍生息、生产劳作的基本场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这些乡、村基层社区中的人为主要负载者和传承者,以这些基层社区为流传区域而不断传承。可以说,西藏的乡、村基层社区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也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阵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藏广大的基层社区的作用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一般说来,人们对于本社区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种先天的“血缘联系”,有着深厚的感情,将她认同为本社区全体民众与生俱来的私有财产,同时拥有一种优先继承权和发展权。也就是说,一个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在产生她的母体中被继承,然后才有可能在负载她的人的作用下突破地域的限制,向着更广阔的区域传播,使更多的人享用她。因此,西藏基层社区的人们直接决定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社区的人们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抱有深厚的感情,认为她是有用的,值得保护的,对于他们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不用政府号召,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继续沿着她自己的发展轨迹延续下去。反之,即使政府有再多的投入,再好的蓝图,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会被曾经创造、享用并传承它们的人们所抛弃。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时,不能人为打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发展方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人们的保护而发生畸变。

  (三)发挥西藏各级学校的作用,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智力支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来说,可以使她融入学校教育中去,以达到保护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独特的民族记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负载的民族记忆又是不同的,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活态性的特点,通过人传承和发展,通过人的行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人们面前,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因此,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对他们进行现代化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寓教于乐,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话,那么,在高校中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保护、研究技能的大学生则具有很强的近期实用价值。现在,学校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代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成为人类的主要教育方式。在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门人才目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深入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普查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大量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富有开拓意识的专业工作者,高强度的工作需要决定了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必须要以年轻人为主。培养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具有特定技能的青年专门人才的任务就落在了高校的身上。在一些开设民俗学专业的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已经开始给学生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乌丙安、郝苏民等教授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才。但是,这些人数对于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高校行动起来,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就西藏而言,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大学两所高校强强联合,充分发挥西藏民族学院的理论优势和西藏大学的地缘优势,共同为西藏培养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青年专门人才已经提上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议事日程,应该尽快落实。

  (四)积极吸收前辈学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宝贵经验

  《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主要依靠口头说唱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但是历史上,作为史诗《格萨尔》的创作者、保存者和传播者的民间艺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很多艺人家境贫困,甚至四处流浪,卖艺为生。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国家逐步意识到了这些说唱艺人的重要价值,1979年开始,我国成立了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的专门机构,对格萨尔说唱艺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保护。已故著名说唱艺人扎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旧西藏,扎巴老人和其他说唱艺人一样,社会地位很低,居无定所,家境贫困,生活没有保障。从1976年开始,西藏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和自治区文联等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记录、整理扎巴老人的说唱本,对他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很好的照顾和安排。1986年,扎巴老人荣获《格萨尔》工作表彰“一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这更加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他不顾年迈多病,以顽强的毅力,抓紧一切时机演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录制《格萨尔》。现在,年轻的女说唱艺人玉梅住在拉萨,享受副教授待遇,在拉萨进行格萨尔录音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抢救《格萨尔》方面积累的了大量的宝贵实践经验,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了个好头,现在,我们在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时,就应该多请教以前进行《格萨尔》保护的前辈学者,学习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这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规模保护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防止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性打击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拉近了西藏同祖国内地的距离,西藏也成为国人竞相前往的旅游胜地,其旅游承载力不断受到挑战。2007年第一季度,西藏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1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6.5%游客到西藏旅游,除了领略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外,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吸引他们的一大亮点。游客数量的激增。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进行大量的表演活动,他们的日常生活会被打破,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规律会被打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别是年轻人就会出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再专心学习功课的现象。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严格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外表演的“度”,引导年轻传承人在对外表演的同时不放松对功课的学习。如果引导得力,对外表演还可以成为他们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试验场,使增加收入和学习两者相得益彰。

  为了接待游客,西藏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或者建设涉外星级酒店,或者对古老建筑进行改造,以容纳更多的游客,这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西藏各级政府要进行合理规划,坚决杜绝因为旅游需要而改变古建筑原貌的事情发生。例如,有的寺院在对旧建筑进行修缮时为了赶工期,省经费,不再聘请专业维修人士,而是请工程队,照猫画虎,结果虽然外表亮丽,却损伤了寺院本身的艺术价值,对于西藏寺院古老壁画的保护性破坏尤其令人痛心。为此,西藏山南浪卡子县达龙寺还俗活佛土登曲扎做了大量工作,他坚决反对为了修缮寺院而把旧的壁画擦掉,或者把旧的建筑拆掉而修新的,认为这种保护反而破坏了寺院的原貌。早在十几年前,土登曲扎就在西藏自治区文联的院子里创办了一家修复文物的作坊,取名为“拉萨民俗古艺抢救培训场”,收养了一批孤儿作为培养对象,教给他们制作藏族面具,修复壁画、佛像等绝活,出师以后让他们自谋出路,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值得提倡。

  三、结语

  在西藏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藏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会议,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举办了普查培训班,给调查人员集中讲授了《西藏民间歌舞普查》、《西藏民间美术普查》、《西藏民间曲艺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软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事项讲解》等课程,使调查人员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方法,学会了使用普查系统软件的操作方法,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随后积极组建调查队伍,以地区为单位,深入各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林芝地区、贡嘎县较早地建立了本地区和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库。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格萨尔,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南木林湘巴、仁布江嘎尔、山南雅砻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山南门巴戏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5个项目外,还有那曲山歌、日喀则甲谐、日喀则斯马卓、阿里扎达宣舞、山南扎唐国谐、昌都嘎玛银器工艺、山南杰德秀围裙编制工艺、拉萨萨噶达瓦节、拉萨风马旗、日喀则新年、工布(林芝)新年、珞巴族服饰等23个项目入选,共计38个项目,涉及歌谣、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风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7年4月16日,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充分展示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西藏唐卡的制作技艺荣列其中。目前,藏传佛教跳神用鼓及鼓舞正在准备申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西藏各族人民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论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禳灾、祈丰收。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方能参加。热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词,大意是颂扬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萨等。所演节目最少不能少于九个节目:《颂天地,拜四方》、《太阳、月亮、星星》、《鼓声传扬,四方平安》、《神佛与我们同歌舞》、《吉友、迷拉师徒斗法》、《乌鸦吹大话》、《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战胜恶魔独尼阿巴》、《送神佛、贵宾》。热巴中的舞蹈,为了吸引观众,讲究舞姿的优美,编排难度高的动作,象古代的百戏带有杂技、武术等艺技。舞时,男女人数相等,由领舞人扮主要角色。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招来观众,然后男女演员上场。

男摇铜铃女敲,伴随着鼓点,应节奏而舞。舞者腰间短裙状的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裙条飘起,刚中现柔,潇洒自如。表演者很讲究单腿旋转和各类蹦子、串身翻等动作,如女子“带鼓平转”,“猫跳翻身”、“正反转”、“高低击鼓”等,变化多端,情绪灼热。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纯情朴实、热情开朗、坚强的英雄气质。如表现动物形态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滚毛”,或“走矮子”,表现技巧和技艺的“磨盘腿”,或“单腿挎转”,或“摇铃蹲转”,或作“躺身蹦子”;表现嬉戏与体育竞技的“摔跤角斗”,“乌龟爬沙”、“堆罗汉”、“滚壶坛”;表现气功内容的“尖刀刺腹”、“夹刀旋转”、“滚牛角尖”等动作。热巴舞风格技巧熟练精当,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矿豪迈,英武豪放,特点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整套节目,包括哑剧、杂技、气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既能娱乐,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铃鼓是热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九种鼓点,根据鼓点节奏的不同来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铜铃,女执手鼓(因而热巴舞又名“铃鼓舞”),绕圈走动,翩翩起舞。铃鼓声节节奏鲜明,随着曲调和情感的变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缓。节奏徐缓,铃鼓间响,清声幽远,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铃铛;节奏急促,钹鼓齐鸣,轰轰烈烈,像急流奔涌,高山雪崩。进入高潮,舞蹈动作址分强烈,男子仿佛雄鹰一般单腿跨转,腾跃飞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举头顶,转翻身子欢舞,犹如孔雀开屏。舞蹈动作选用弦子、锅庄舞步的同时,吸收了杂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动作,比较精彩的有“躺身平转”、“躺身小蹦子”、“前后甩腰”、“跨腿原地转”、“躺身大蹦子”等。热巴舞的队形变化多而且十分复杂,除圆圈外,还有“龙摆尾”、“双插花”,舞姿优美,节奏鲜明,手和脚为顺脚,重在腿部动作的变化。时而如同走"八卦阵",时而像数条青龙在飞舞、交缠、并肩盘圆圈。队形虽复杂多变,但近百人的业余演员却能做到整齐划一、有条不紊地演出。其气势之宏大,情绪之热烈让人叹为观止,谁要是能一饱眼福,定会叹服不已,终身难忘。

  丁青的热巴舞则以铃鼓舞为主,伴有说唱甚至融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而著称。其舞姿粗犷豪放而流畅,有很高的难度。音乐则淳朴明亮,高亢激昂。表现内容大都是在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祈愿吉祥。丁青热巴的重要特点在于它的粗犷、奔放、豪迈且富有宗教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54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