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实用资料】

经济体(economy)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经济体可以指一个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或地区内的国家群体,如欧盟、东盟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1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12篇

【篇一】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思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乡镇企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史料展示: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1985年底,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品出售总额达1751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产品出售总额的1680亿元。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7.教师提问: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提示: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目标导学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史料展示: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2.请学生说说:两则材料说明国有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政府——要给企业下达生产任务,严格规定产品的数量、品种、样式等,还负责企业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新产品开发、人员安排、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的发放等。

企业——只管生产。

工人——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每月都能按照级别领取固定工资。

政府管得太多;企业没有自主权;工人没有积极性。政企不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3.教师讲述:城市改革的内容。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4.引导学生思考:城市改革的目的和结果。

提示:目的是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结果是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目标导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教师讲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情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读课本,引导学生回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提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课堂总结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国有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得到了很大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他们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够顺畅、不够熟练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教学衔接的思考和实践。

【篇二】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难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基本过程

新课导入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步入《经济体制改革》,来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探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背景

史料1 张三劳动实在懒,碰到重活装肚疼,自留地里去种菜。专门挑着轻活做,不管质量只图快,撒粪三锹撒一堆,锄过地里草还在。割麦丢的比收的多,你说奇怪不奇怪?

史料2 上联:过年只有二升米

下联: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教师:出现上述史料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史料1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开始。

史料2 当时中央的方针是:“群众既然搞起了包产到户,不要硬去扭转,与群众对立,搞的既没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没有个体积极性,生产反而下降。”中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客观上支持了包产到户的发展。到1980年11月初,全国有1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作出了明确地肯定。

史料3 到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中央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在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看来今后它还要发展,它将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几乎所有先进地区,不要再堵它了。”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教师: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

教师:最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哪里?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怎样的效果?

学生1:安徽凤阳小岗村。

学生2: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学生3: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推广开来的?

学生: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得了什么效果?

学生: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史料 乡镇企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改革之后出现的一件大事。它在城市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之前和转轨初期,率先靠市场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它在城市化发展步入正轨之前,率先打开了一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改善资源配置状况的通道。

教师:农村乡镇企业如何发展起来的?

学生: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史料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史料3 城市改革还只是初步的,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师:城市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学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教师:城市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教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增强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史料2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学生:1992年,中共十四大。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学生: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堂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改革的号角最先从中国的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城市的改革也全面展开,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板书设计

第12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

2.发展:1983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

2.意义: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篇三】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演变历程

摘 要:中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1956年9月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到现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本文的主题,就是对这五十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的各种改革采取鸟瞰式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行政性分权(1958--1978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八大一次会议要求按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精神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决定从1958年初开始实施。

(二)政策实施内容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改革的重点是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划分权利和利益。在保持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总框架不变条件下向地方政府层层分权所形成的分权型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的人民公社一起,构成了“大跃进”的制度基础。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的下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下放计划权;下放企业管辖权;下放物资分配权;下放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投资和信贷管理权;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下放劳动管理权。

(三)政策实施效果

由于权利下放,各级政府获得的权利正好迎合了各自的利益,结果造成了经济混乱,经济效率大幅度下降,耗费大量资源所换得的,只是一大堆为了邀功请赏而制造的虚夸数字,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要摆脱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死,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乱这一两难境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存在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这样的意识形态的障碍,市场取向改革很难在政治上被接受,于是,进行向地方政府下放计划权利几乎成了唯一可能的改革选择。1960年,中国中央重新实施集中计划经济制度,克服“大跃进”和“反右倾”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恢复经济秩序的同时,集中计划经济的低效率等弊病又都卷土重来,从而进行下一轮的权利下放,导致了经济长时间的混乱。

二、增量改革(1979--1993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开始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策略。

当国有企业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主要力量逐渐由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成为主流改革思想。这种战略即增量改革战略。

(二)政策实施内容

农业方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根据自愿实行家庭承包制度,中国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权利,即土地控制权和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非国有企业方面,从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包产到户”合法化以后,国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思想禁锢得以打开,消除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思想和政策障碍,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市场力量在中国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把一部分具有适宜条件的地区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发挥“后发性优势”,引入竞争力量,加速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同时建立经济实验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推进”。

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双轨制”,即为了使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还没有被打破的条件下生存,中国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它们能够通过市场渠道取得原材料等的供应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就是价格和其它方面的双轨制。

(三)政策实施效果

10余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在1978--1900年的12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同时,“双轨制”的确定,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基本的经营环境,对非国有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采取增量改革战略,为的是减少改革阻力,积蓄改革力量,缩短改革进程,最终目标还是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改革终归要推进到国有部门。但是,中国并没有抓住时机,没有及时实现改革战略偏向国有经济的转变,导致国有部门改革滞后。

经济体系中的漏洞和体系制度方面的矛盾,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长期的增量改革策略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和不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命令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并存的状态为利用行政垄断牟取私利的“寻租活动”日益猖獗,行政腐败广泛蔓延。

由于户籍、地理、行业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在增量改革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三、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一)政策实施背景

长期实施双轨制的改革措施,暴露出很多局限性与消极影响。1984年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改革战略重点转向国有部门,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者,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但是在1986年,放弃转变思路,回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局面,丧失大步改进改革的时机,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危机和保守思想的回潮。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时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点方面实施改革。

(二)政策实施内容以及纵深发展

改革内容包括: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全方面地进行改革。

为了巩固和深化“整体推进”经济改革,1997年,中国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为了保证中国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有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改革也开始实施。1997年中国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2002年中国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篇四】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难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基本过程

新课导入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步入《经济体制改革》,来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探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背景

史料1 张三劳动实在懒,碰到重活装肚疼,自留地里去种菜。专门挑着轻活做,不管质量只图快,撒粪三锹撒一堆,锄过地里草还在。割麦丢的比收的多,你说奇怪不奇怪

史料2 上联:过年只有二升米

下联: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教师:出现上述史料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史料1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开始。

史料2 当时中央的方针是:“群众既然搞起了包产到户,不要硬去扭转,与群众对立,搞的既没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没有个体积极性,生产反而下降。”中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客观上支持了包产到户的发展。到1980年11月初,全国有1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作出了明确地肯定。

史料3 到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中央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在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看来今后它还要发展,它将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几乎所有先进地区,不要再堵它了。”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教师: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

教师:最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哪里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怎样的效果

学生1:安徽凤阳小岗村。

学生2: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学生3: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推广开来的

学生: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得了什么效果

学生: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史料 乡镇企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改革之后出现的一件大事。它在城市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之前和转轨初期,率先靠市场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它在城市化发展步入正轨之前,率先打开了一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改善资源配置状况的通道。

教师:农村乡镇企业如何发展起来的

学生: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史料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史料3 城市改革还只是初步的,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师:城市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学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教师:城市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教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增强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史料2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学生:1992年,中共十四大。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学生: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堂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改革的号角最先从中国的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城市的改革也全面展开,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板书设计

第12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

2.发展:1983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

2.意义: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篇五】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水到渠成

二、农村改革的历程并不平坦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四、农村发展改革的基本经验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1978—1992年是中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出现了建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经济背景–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效率低下。–从农业生产率看,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

政治背景:

拨乱反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在思想上恢复“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政治上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邓小平“力排众议”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生产、经营各种农作物。–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展趋势。

一、1978-1984年:调整经济政策 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1978年以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展开了一场旨在矫正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及与其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业方面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改革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著增加农业投资,较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压缩平价收购农副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等。

  这一阶段,既是国民经济恢复、整顿和发展的转折阶段,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是局部地、个别地和分散地进行的,其重心且率先取得突破的是农村改革。“文革”结束后,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村的问题尤其突出,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初始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主题。

  1、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

  “文革”结束后,广大农村的基层干部、群众都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对于怎样发展农业,在党的高层领导中存在着分歧。占主导地位的主张是继续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强调大批促大干,搞“穷过渡”。其结果是,农业生产继续处于徘徊状态。1977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粮食和棉花都比1976年减产。上述“左”的一套虽然不很灵验了,但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列车仍带着“左”的惯性继续向前滑行。另外,从中央到地方,也有不少干部和群众在反思过去几十年来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对“左”的一套做法进行抵制。

  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针对当时一系列“左”的错误做法,大力倡导恢复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1977年11月在广东,邓小平指出,民主评分不能普及,大队核算也不能搞早了。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同工业一样,过去许多行之有效、多年证明是好的政策要恢复。1978年9月在吉林,邓小平强调,大寨有些东西不能学,也不可能学。比如评工记分,它一年搞一次,全国其他人民公社、大队就不可能这样做。取消集贸市场也不能学,自留地完全取消也不能学,小自由完全没有了也不能学。全国调整农业经济政策,好多地方要恢复小自由,这也是实事求是。他还强调,总之,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2]邓小平的这些主张,是对当时仍很盛行的“左”的一套的有力抵制,迅速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和拥护。

  在邓小平正确主张的影响下,一些省份开始进行恢复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努力。安徽、四川等省就制定了调整农村经济政策的省委文件。强调要以生产为中心,加强民主管理,改善按劳计酬,落实分配兑现;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解决干部违法乱纪问题等。这些地方通过采取上述抓生产和落实自主权等政策措施,开始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在生产中见到了效果。

  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调整农村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观点。在这次会议上,陈云则提出了放松政策、摆稳农民这一头的建议。[3]他们的上述主张,不仅支持了各地的政策调整,也对中央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的任务,也提出了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路线,为即将到来的农村改革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全会强调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为农村改革确立了方向。但是,全会制定的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以人民公社的存在为前提的,文件重申“不准包产到户”。

  三中全会讨论(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25项农业政策、农村经济政策和措施。主要内容是:提高农、林、畜和水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农用工业品的销售价格;减少粮食征购指标和缩小农产品统购范围;增加农业投资和农业信贷;确立社员家庭副业和自留地、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的地位,任何人不得随意干涉。

  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强调保障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选择权,加强农村基层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使农民在分配方面开始实现多劳多得,并且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有了更多的支配权。

  在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的政策措施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恢复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1980年2月,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李先念,在中央的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关于农业,他总结道:“去年,根据三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关于农业的文件,我们在全国农村主要抓了两件大事:一是继续坚决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一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与此同时,我们多进口了几百万吨粮食,降低了全国粮食征购基数,减免了部分农业税,并且,我们还适当增加了对农业的投资和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援。”[4]李先念上述的这段话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在恢复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抓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安徽、四川、贵州、甘肃、山东、内蒙古少数省区的部分公社、生产队在实行包工到组、包产到组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包产到户。包产到户的出现,是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但又突破了三中全会关于“不准包产到户”的具体规定,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需要中央做出正确的决策。历史就这样突出地将农村改革提上了日程。

  2、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农村改革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开始,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

  所谓包产到户,就是将集体的土地分别承包到农民的家庭,变集体统一组织劳动和集中管理,为由农户分别承担不同地块的劳动和管理。但是,整个生产的经济核算和收益分配仍然由集体组织统一进行。“大包干”,就是农户对承包土地上的产出,不必再交由集体组织去搞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而是直接承担起每份承包土地应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收购任务,并向集体组织交纳土地的承包费。“大包干”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但它破除了在农业生产中滋生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所谓集中劳动、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体制,使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因此,大包干最受农民的欢迎,包产到户在许多地区试行一段时间后,大都稳定于包干到户这种形式。

  但是,家庭经营不符合当时中央的要求。众所周知,部分地区曾在1957年、1959年、1962年实行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于当时认为这是“走资本主义路”,致使这种自发的形式几次被打压下去,许多人被错误地进行了组织处理。长期以来干部群众谈“包”色变。“文革”结束后,即使在率先调整农村政策的安徽和四川两省,一开始这两个省委的领导也不得不提出要反对包产到户。[5]

  三中全会后,形势有了大的改观,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

  搞包产到户,先是在农村由农民自发地搞了起来,接着得到基层领导的支持。地方同志再向中央提出,并希望得到承认。1979年,在比较早出现包产到户的安徽省,省委书记万里同志主张允许个别地区农民自发搞起的包产到户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万里多次向邓小平汇报安徽包产到户的情况。一开始邓小平同志没有表态。1979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当万里再次汇报安徽农村一些地方搞包产到户但有人反对时,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6]1979年6月18日,万里征求陈云意见,陈云答复:“我双手赞成”。[7]中央高层领导的支持,对安徽的包产到户试验是非常关键的。

  包产到户在安徽部分农村试验的结果是,搞了试验的增产效果都很明显。与此同时,四川省不少地方的农民也实行包产到组乃包产到户。在安徽、四川的影响下,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包产到户试验虽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中央并没有得到“正名”,围绕它的争论仍很激烈。1980年,邓小平同志两次就此发表重要谈话。在1980年5月31日的谈话中,邓小平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8]谈话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改革试验。这个谈话当时就以征求意见的形式向下传达,从而对改革产生了直接的指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1980年9月14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会后印发了1980年第75号文件,这份文件主要有两点突破:一是认为包产到户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二是主张除深山孤门独户、特别困难地区外,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允许继续实行。文件发出以后,许多省委的负责人发表谈话,公开支持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形势朝着有利于改革的方向发展。

  由于1980年75号文件还有很多局限性,中央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进农村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制定颁布了五个著名的“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央印发了80年代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是: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坚持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1983年初,中央印发了第二个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份文件从理论上阐明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84年初,中央又印发了第三个一号文件。这份文件的基本精神是:稳定、完善生产责任制,决定将土地承包期从原来的三年延长到十五年。这些文件都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通过以上三个一号文件,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得到基本确立,微观经营体制改革得到顺利推进。这项改革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作为被动体的从属地位,不仅在那些生产生活停滞不前的贫困地区得到热烈拥护,在那些生产发展生活较好的地区,农民由于希望摆脱人民公社的束缚、希望进一步富裕,因此也拥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最重要的制度变革,也是80年代农业实现高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9]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个别地方仍坚持其它经营形式的,党和政府也允许它存在,不搞一刀切,在比较中并存。

  3、重建农村基层组织

  对微观经营组织进行改革,必然牵涉对农村整个的基层组织的重新改造。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体制,出现于1958年。其后经过反复整顿,但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0多年时间里,人民公社存在的干活大呼隆和分配吃大锅饭等弊端,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速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开始了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总结。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广,农户实际上成为生产经营和效益核算的基本单位,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根据这种情况,中央部署对人民公社进行改革。1979年8月,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四川省广汉县进行了改革人民公社的试点。按照党、政、企分工的要求,将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乡政府;取消生产大队,改设行政村。随后,吉林、河北、浙江、广东、辽宁、安徽等省也进行了改革试点。

  通过总结地方试点的经验,中央逐渐明确了人民公社的改革内容和目标。1982年,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中指出:“人民公社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将从根本上改变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政社分设更是直接要求改变政社合一的种种弊端。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有领导、有步骤地搞好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争取在1984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改变以前农村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党不管党、政不管政和政企不分的状况。《通知》提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到1985年5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完成。同年底,全国共建乡、镇政府91138多个,成立村民委员会940617个。[10]

  通过实行政社分设,我国建立起了适应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型组织体系,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经营体制得以真正确立。实行政社分设,就是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政权机构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离,国家政权管理经济的职能同合作经济的经营职能之间的明确划分和明确分工。把人民公社中属于政权的那部分职权分出去,建立乡政府。对于公社原有的经济职能,各地改革形式不一。有的设农工商联合公司,有的还建立跨社跨县的联合经济组织。这样就使农村各级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主要是设立村民委员会行使原来生产大队的行政职能。在村民委员会下还建立了基层群众性合作组织村民小组。取消原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经济职能,代之以各种形式的社区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乡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不同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的平等交换关系,不是过去公社、大队、生产小队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从而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然而集体经济如何巩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如何实现,特别是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仍然有待不断探索和完善。

  通过以上改革,广大农民作为农村经济主体,摆脱了过去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束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发展。1979-1984年,农业出现了持续6年的超常规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7?6%,大大高于1952年至1978年间的2?7%的年均增长速度。1978年至1984年,农民人均货币纯收入年均递增近百分之十五。这两项都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11]农村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少部分人开始走向富裕。

  在这一阶段,改革首先由贫困的地区发起的,可以说贫困地区走在了改革的前面,比较发达的地区紧随其后。

  

二、1985-1988年:改革流通体制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国进入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最初阶段,改革基本是在计划体制下进行,从计划体制的薄弱环节取得突破。但到80年代中期,改革和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不突破计划体制的束缚,不进行行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就难以继续发展。从农村来说,随着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改革也出现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的趋势;其次,由于农民获得的农业剩余明显增加,投资能力增强,国家开始积极引导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改革计划体制,改变原先的经济结构,为商品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成为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改革的主题。

  1、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这种体制,到改革开放后就很难坚持下去了。随着农产品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统销价格却保持不变,政府财政补贴负担迅速加重。1984年农业历史性大丰收导致了全国性的“卖粮难”,政府陷入买不起、存不下、调不出、卖不动的境地。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就逐步提上日程。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把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和1984年,中央陆续制定了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主要品种以外的农副产品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既给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也增加了更大的压力。1985年起,国家决定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步伐。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2]

  根据上述文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统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同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国家定购的粮食,统一按“倒三七”比例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定购的棉花,北方按“倒三七”,南方按“正四六”比例计价。定购以外的棉花也允许农民自由上市自销。其它统派购产品也要分品种、分地区逐步放开。

  农产品改为合同定购和自由上市以后,我国以后实行的农副产品流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双轨制”便开始产生。经过改革,主要由市场调节的农副产品逐步地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而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的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却在改革之后出现生产下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改革只涉及了收购体制,没有触动销售体制,财政补贴比1984年以前增长更快。为了控制补贴数量,确保定购任务的完成,又将合同定购变为任务,实际成为“统购”。与此同时,国家放松了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控制,并逐步取消了对农用工业的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趋势。由此,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急剧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农业生产进入新的徘徊状态。

  2、实施经济结构调整

  80年代中后期,农村第一产业特别是种植业中的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出现徘徊的同时,农村第二、三产业却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之所以出现这种好势头,就在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政策。

  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改革以前由于生产效率低下,人口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状况一直很紧张。按照当时的想法越紧缺就越要统一计划安排,结果越统越紧缺,直至提出“以粮为纲”。农村推行“以粮为纲”,搞得无论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所有制结构都十分单一,这种做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国农村过去十分贫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搞‘以粮为纲’”。[13]在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先是鼓励和支持农民经营家庭副业,接着主张发展多种经营,允许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逐渐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明确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中指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通过制定上述文件,多种经济形式的地位逐步得到确认。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精简、调整计划指标项目,调减统购品种,对农民实行税收和生产资料价格优惠,农产品收购任务包干、一定三年等多项政策,从而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打破了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趋势。

  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开始出现雇工,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能不能允许具有雇工剥削私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对于这些争论,中央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允许剥削制度存在。但是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尤其在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商品生产不发达,允许资金、技术、劳力一定程度的流动和多种方式的结合,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有利的。[14]文件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以下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5]从此,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被纳入法制轨道,进入了合法的发展阶段。

  到80年代中后期,农村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 198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的份额为68.86%,非农产业份额为31.14%,到1992年农业的份额下降为35.79%,非农产业份额上升至64.21%。[16]1992年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比1978年的6.8%,增加了15.2个百分点。[17]1992年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从业人数,分别由1981年的96.1万和121.9万增加为1057.35万户和1727.54万,增长了十几倍。[18]私营企业萌芽于70年代初中期,8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92年农村私营企业户数为7.36万户,从业人数为134.06万人。[19]

  3、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

  在发展多种经营和多种经济形式的过程中,农村还出现了一种令人鼓舞的现象,那就是乡镇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它萌芽于50年代。但长期以来被作为农业的附属企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了社队企业的地位、作用、经营范围等,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使社队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到80年代中期,农村微观经营体制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获得高速发展之后,在支持发展多种经营、多种经济形式的过程中,农民个体、联户办企业悄然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针对这种情况,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中,将社队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它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从此,国家对乡镇企业制定了更为积极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企业在组织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乡镇企业出现了全面高速度的发展。1984年乡镇企业数为607万个,从业人数达5208万人,总收入达1268亿元,到1988年末,企业个数达1888万个,乡镇企业数年均增长52.8%,从业人数达9545万人,年均增长20.8%,总收入达4232亿元,年均增长58.4%。[20]

  乡镇企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引领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为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加快城镇化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有利于节约土地,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环保,好处很多。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紧密相连、互为促进的两个部分。但是,由于中国在建国后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相对滞后。城镇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十分突出,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三中全会后在大力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党制定了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战略。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21]1980年12月,国务院在下发的《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22]

  上述文件的出台,确立了80年代小城镇建设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并相应制定了政策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城镇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次建设高潮。1984年-1988年,全国建制镇由6211个增加到了10609个;小城镇累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700万个,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3.6%。[23]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再度加快。1992-1994年,建制镇数量增加了4551个,其中,仅1992年就增加了2253个。[24]

  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迅速发展,但农民收入增长却不快,我国的农业生产进入波动期。这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但是,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通货膨胀加剧,重复建设严重,经济发展过热。国内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大量向工业、服务产业领域倾斜。在1984年粮、棉大丰收,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由于对农业形势估计不正确,政府出台了既不利于增加农业总产值,更不利于增加农业收入的政策。1985年以后,无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都呈下降的趋势,致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加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过急过快,粮棉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出现了连续几年徘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现年度间减产的现象。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下降2820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9年粮食减产最多的一年,1986年、1987年粮食总产量有所回升,1988年,粮食总产量再次回落890万吨。[25]棉花情况也是如此。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全国零售物价水平开始迅速上扬,与上年同期相比1988年初全国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突破两位数。农业生产的徘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

  在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从这一阶段开始,南方地区,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比较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因此乡镇企业、小城镇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较合理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逐渐拉开了与内地的发展距离。

  

三、1989-1991年:努力实现农业增产 稳步推进体制改革



  以1988年秋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整顿方针为契机,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在这一阶段,社会上出现怀疑改革的苗头,因此改革的主题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继续深化改革。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扭转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态势,创造理顺价格的条件,更好地推进改革和建设。这次经济调整的重要目标,是压缩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把过高的工业速度降下来,千方百计将农业搞上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首先压缩了投资规模,调整了投资结构,使投资明显向农业倾斜。

  国家还采取了其它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强调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二是组织进行了全国性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制止乱占滥用耕地;三是加大科技支农的力度;四是要求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五是建立起专项储备粮食制度和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政策;六是推动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上述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80年代中后期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在保持农村第二、三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第一产业特别是种植业的粮食生产,1989年起开始得到恢复,1990、1991、1992年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26]农村各方面经济继续发展。

  在治理整顿期间,中央对乡镇企业提出“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经过整顿,乡镇企业过快的增长速度得到控制,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总体上保持了适度健康的发展。

  这一时期,农村改革虽然有所放慢,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仍有所突破。期间,针对粮食销售财政补贴不断增加的情况,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了减少平价统销粮数量、提高统销粮价格、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减少订购数量等措施,开始触动统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同时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此基础上,1991年10月,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进一步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粮食价格方面,通过几次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基本实现了购销同价;在粮食经营方面,中央提出在保证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前提下,长年放开经营;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的专项储备粮制度,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对于这些改革,各地反映平静,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改革粮食统销制度的信心。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按照中央的这一要求,到1993年底,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县(市)占到了98%[27]。全国各地基本取消了粮票和统销制度。

  由此,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由“双轨制”向单一由市场调控体制加速转变的新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农副产品市场不断发展,城乡集市贸易日益兴旺,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形成了农副产品多渠道流通的格局。除棉花外,粮油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它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调节。

  在这一阶段,由于出现了苏联、东欧剧变,国内也出现了政治风波,改革如何进一步推进,发展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包括农村的改革发展如何深入,成为重新摆在人们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

  

四、改革的成就和特点



  通过80年代改革的步步推进,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初步建立。具体的说,通过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生产者的经营自主权,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基本实行市场交换,要素市场也在建立之中;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乡镇企业等发展迅速;适应生产和市场的要求,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新的经济组合,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政府宏观管理包括对农业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上这些方面,共同形成了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初步框架,开始对农村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套新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从1980年到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2792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5386亿元,农业总产值从1922亿元增加到近9085亿元。[28]农民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近191元增加到1992年的近784元。[29]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确定了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发展目标,给深怀期待的人们以满意的回答。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之后,农村改革进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新体制的阶段。

  80年代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走过了不平坦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下几点值得特别强调:

  一是要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说明,中国经济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改革一开始,党中央就决定“首先解决农村问题”[30]。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31]这个论断,明确指出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具有的战略意义。80年代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再次印证了邓小平的论断。

  二是要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就是对旧的体制及与其相联系的思想观念的更新,需要不断地推进思想的解放。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大声疾呼:“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2]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不断的探索。从破除人民公社到发展商品经济,无不如此。

  三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依靠群众,走自己的道路。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它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智慧,离不开中国的实际。在领导农村改革进程中,党紧紧依靠农民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发展乡镇企业,一步步打开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3]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34]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概括了农村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群众,上下互动共同推动改革前进的实际情况。

  四是要采取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中国的改革不仅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还要实现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既实现体制转轨,又实现社会转型,在这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党和政府在领导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很注意将改革的力度和人民群众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往往是试验、总结、提高、推广,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探索。邓小平同志对此强调指出:“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

【篇六】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作者: 勤是 发表日期: 2006-04-30 09:35

文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一、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空前高涨,这些成果也充分说明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庄大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得到了有效贯彻,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距离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任务远未完成,非公有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很不完备,维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与秩序尚未真正建立;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仍很普遍,以经济调节为主体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悬殊,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未能形成;如果不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关系,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扭曲行为就不能得到有效矫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也难以高效有序地运转;如果不深化改革,经济结构就难以得到有效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科学发展观就不能真正落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陷于空谈,我们担心的经济停滞、社会分化和政治动荡等不良后果就有可能出现a; 如果不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超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承受能力,目前公众对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程度相当高,一些不满情绪已开始转为对政府以及改革的不认同。各种基于严重不满情绪的社会矛盾、冲突已开始显现。各种群体性事件、各种经济犯罪、刑事犯罪问题时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发生,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矛盾突出是重要诱因之一。基于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一方面要把除经济体制改革以外的政治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向前推进;另一方面要把已经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出现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矛盾再改革,用积极态度去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们深深懂得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制度往往并不是表现为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矛盾或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在矛盾和冲突面前不至于显得束手无策或过于脆弱,尤其我们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作为一个执政党更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解决冲突与纠纷的能力。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诚然,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二、要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工作的困难性和紧迫性。
要深化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实现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调整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它所追求的结果其实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地扩大与稳定。
 其一,从改革内容看,我们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这些年由于多种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关键课题。其二,从改革目的性看,人们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增进的转变,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广大人民群众特别要求都能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其三,从改革的动力看,在改革初期,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改革热情,由于改革不断深化造成的利益冲击增强和改革效益分享不均衡而趋于淡化。其三,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随着改革的深化,本身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改革要改到自己的头上了,甚至是大力度地剥夺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对于某些政府部门来说,毕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b。所有这些,都使新一阶段的改革变得异常艰难和复杂。要深化改革,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困难性和紧迫性。就必须冲破各层次的阻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上也实施了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模式,如吸引外资、开放证券市场、鼓励经济成分多元化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惟有这些改革开放的措施才能带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向前发展。尽管如此,矛盾也依然存在,在中国,富人有时显得非常特殊。不平等体现在城乡差别上,也体现在那些消费水平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富人与千百万依然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之间。据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别已经从1995年的2.5倍增至2005年的4.7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则约达6倍,是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原因。如何弱化收入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种现实情况我们有关部门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和考虑。
三、企业改革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利益矛盾问题分析
1、企业改革其目的、对象错位带来的利益矛盾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因为我们立党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决定。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与西方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我们感到有的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清、不明,没有利为民所谋。有的国有企业多年来搞强制(如化工企业、金融企业等)下待岗,买断工龄,改革的对象都是职工和老百姓;政策向经理、总经理或带长的行政管理人员倾斜。在企业中,具体干实事的,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提前靠边,对社会、企业、个人都很不利。某些技术岗位“青黄不接”,企业不得不返聘和外聘。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减民不减官,结果是效益上不去,反而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加剧,“金字塔”型人员结构比例进一步失调。所产生的恶性互动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都造成了伤害。为了完成减员指标,一些基层有“抓阄”的;有让基层自由组合的。某企业既没有中级工证书,又没有技术和高中文凭的工段长,在市场经济时代却领导技师和高级工,并让考过了高级工和有中级工证书的职工下待岗。优胜劣汰与绩效考核完全脱钩,这时,企业党委、工会脱产组织形同虚设,职工有冤屈而告状无门。职工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改革,一些企业改出了一个官本位利益共同体?为什么改革总是牺牲职工的利益而加大为官本位的利益?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的学费要广大职工来承担?!在下待岗的吆喝下,昔日的主人翁敢怒而不敢言。为了保住饭碗,不少人在生存手段上发生错位。有投其所好,献媚取宠,寻找保护伞的;有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壮大势力的;有“笑脸引你上船,狠心推你下水”的;有购买假文凭,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有放下专业特长,去谋取一官半职的;有行贿买官,急于收回成本的,等等,同流合污的选择更是推波助澜。当竞争出现“黑哨”,竞争必然会引发斗争,甚至集体上访抗争,要公正、反腐败。当“金字塔”底部被砍削得凹凸不平,企业、社会稳定能不受影响吗?当职工的权益不断受到伤害,对不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改革能理解并热情支持吗?
2、企业改革其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企业分配制度是激励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杠杆。 有的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腐败及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症结在于资源配置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年复一年地深化改革,日复一日地谈发展,某沿海国有金融机构(银行)的员工工资、福利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领导管理人士的待遇越来越高,对员工越来越趾高气扬。腐败和混乱的受益者继续受益,而无辜的劳动者却为腐败和混乱买单。领导在员工那里,威信威望是指望不上了,但“国家饭碗”在“领导者”手里攥着,虽然这是唯一的“管理资源”,但很有效――他剥夺你的权利可以气壮如牛,他就仗着你没地方说理,没人给你说话。再如,某国有化工企业从原来小金库暗箱操作,演变为有红头文件的向职务、权力倾斜。从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演变为级别大锅饭、职务权利的大锅饭和职务、权力平均主义。在高薪养廉和与西方企业家收入接轨的鼓噪声中,却要企业职工与农民工比待遇。企业领导干部的年终奖是基层职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十分悬殊。大家认为:“是掏广大职工口袋的钱给少数人快速致富;是大官大捞,小官小捞,工人阶级和离退休职工只有发牢骚。有职务、低素质、低学历又没职称的干部是干好干坏一个样;亏损和盈利一个样”。这就极大挫伤了有能力、有职称而无官职的基层技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凝聚力下降,管理松懈,安全事故不断;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不辞而别,甚至带走图纸和机密资料。有的国有企业搞改革,当官的利益是贵族化,与时俱进,而职工的收入是民工化,每况愈下。文件规定无法可依!与国家颁布的、相悖,这里暂且不批这种落后的官本位和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人才观。在近几年,在评优秀、评先进等激励手段都发生错位。每年下指标评选,由于业绩考核不规范,往往评不出干劲而是评出矛盾。职工私下说,评先是做秀。即使评应该由所在部门员工来参与进行,实际上是少数部门领导凭个人意志点谱,”“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职工看不到效益提高,看到的是人才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矛盾的加剧!经济杠杆的支点假如不是绩效,而是官职、权力和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提高吗?发展方向能不偏离吗?老百姓对那些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人是认同和无可厚非的,最可恶的是对那些个靠腐败致富的人而又对职工利益而不顾的贪官深恶痛绝。
3、 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某些成员收入来源不规范。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配关系尚未有效理顺。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监管调控职能弱化等现象,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有效的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激励机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二是对国有单位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国家监管调控不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工资提取不规范,挂盈不挂亏。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在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有的企业干部翻倍的工资和多倍的绩效工资个人所得税都是让职工来平摊。部分企业通过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变相提高收入,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及福利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三是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与行为调整进展缓慢,各种权力因素对资源配置及市场分配仍在进行不应有的干预。人为分割市场、维护或制造垄断以及寻租设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转型时期的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引发分配的不公,而某些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膨胀又直接推动和助长分配秩序的混乱,借助贪污腐败、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而实现暴富;其四是国企改制过程中管理、监督脱节或缺失造成国企自买自卖、低估贱卖、转移藏匿、暗箱操作、逃废债务等做法时有发生,国资委一位官员透露,“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关人士认为,改革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剥夺与侵害,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4、 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存在体制缺陷和政策漏洞。
一是对居民收入的真实状况缺乏全面掌握,尚未形成对社会收入状况的基本监控体系和能力。各部门和地方对居民收入缺乏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税收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控存在制度缺陷。一方面,偏低的个税起征点对工薪阶层等中低收入者造成事实上的逆向调节,而利息税的开征也降低和影响了居民正常的财产收入;另一方面,高收入者既可以利用收入申报和征管中的漏洞大肆偷税漏税,也可以通过财产的代际转移等手段逃脱税收监管。遗产税等财产调节税的缺位既造成税源的大量流失,也使得当前的贫富财产差距逐步失控。
 5、国企改革其主要领导有的没有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通过股份改制的股份公司上市后和未上市者,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董事长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代管国有资产,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的董事长,而是高级“白领”。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现在已有弊大于利的趋势!容易造成副手和下属都看“一把手”的脸色、眼色表示意见,不敢对“一把手”行使的权力实行监督,谁都不敢提反对意见。党内民主不正常,正气必然减少,顺我者昌,逆我者靠边站、下岗,逆淘汰现象就会蔓延!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名、利、情的诱惑太多,权力监督失控,人的各种欲望就会恶性膨胀,这已经成为了一条自然规律。当今吏治腐败已严重影响了国企的竞争力!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职工收入不高,责任绝对是领导的问题而不是职工不努力。现在一些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竞争力?不少人认为是没有首先改革我们的干部体制,造成各种改革出现错位,本末倒置;急功近利,抓小放大,企业效益难以提高。见利忘义、取财无道,必然是肥了少数人,穷了多数人。既富了方丈穷了庙。地方国企已低估贱卖了60%--83%,职工怨声载道,正是因为公有制演变为了官有制。教训沉痛,有必要引以为戒!最初的所谓“放权让利”,就偏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将企业的一切大权都让给厂长或经理一个人,不对其资金运作进行任何监督。结果是方便了国有企业的少数经理人员大肆进行在职消费,任意挥霍企业资金,甚至侵吞公有财产,不但造成了先于收入两极分化的消费两极分化,为社会上的财产两极分化提供了土壤,而且使国有企业的财务运作陷入混乱,经营状况越来越坏。许多暴富者由此而掘到所谓的“第一桶金”,而大批的国有企业则因此而衰败。
6、分配制度在新旧规则中摩擦与冲突
当中国一开始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时候,收入分配上的种种疑惑一直挥之不去。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公平与效率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都有着强烈的抱怨。
以公平为主,还是以效率为主?这既关系收入分配总的指导思想,也是一个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经济学家常修泽认为,这一争论如果不解释清楚,很可能成为思想障碍,进而发展为体制性障碍。从中国当前实践来说,在微观层次,尽管也存在少数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内收入差距偏大的问题,但多数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并不很大,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上突出的是“效率低下”;但是,在宏观(也就是社会)层次,则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这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的表现。尽管近年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但是对于如何分配,专家都感到目前这是一个难题。这其中涉及到城乡二元制经济的因素、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垄断性行业占有优良资源的因素等,甚至还包括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从而产生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还包括腐败、贪污等不正当活动带来的收入等诸多原因。这就面临着如何在制度上建立调节机制,将过高的收入调节到合理的水平,但目前还没做到,在个人所得税制度、财产制度等方面调节机制的功能还存在一些缺陷,执行也不到位。
7、企业大幅度裁员造成部分人员进入收入低谷
企业大幅度裁员,原因无非是经营中遇到巨大困难,属无奈之举。国外大企业,在不得不采取大裁员措施的同时,面对劳工组织和全社会的压力,往往是战战兢兢而戚戚然。到我们这里却成了“领导气魄”和“巨大成绩”,领导不对此感到遗憾,更谈不上反思;媒体想不到劳动者权益和裁员背后的原因,随即给予赞许、捧场,这种现象极不正常。
  更不正常的是裁员的理论根据和颠倒黑白的作为。裁员的根据就是改革的根据,就是把经营失败和历史包袱的形成归咎于基层员工。谁都知道,这个天大的责任从根本说来和基层劳动者无关。大家看到,腐败大案的背后,时时有金融部门的黑手翻云覆雨,形成的银行巨额资金损失,都只能是管理层所为或更高层失职、失察所致。然而,如某银行员工却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还落个“素质低”的名声,辛辛苦苦最终得到个“淘汰活该”的结论。以往的裁员,也并不是让真正素质低的下岗,尚有权力和影响的官员的家庭成员,因素质低被迫下岗、买断的几乎没有。特别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多是由于跟不上腐败、庸俗的新形势而没混到“强者”份上,他们这些打下基础又付出生命最宝贵时光的“原始股东”,现在正面临最不受欢迎和老来无着的尴尬境地。 另外,就买断工龄而言是减员增效的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办法。但实际情况相当复杂。“买断”的价格是多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人得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从理论上讲,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也就是维持工人本人和其子女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价值,应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在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下,本应属于工资的一部分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费用都由国家扣下了,再由国家对他们进行终身保障。现在要工人和企业脱离关系,就得把过去由国家集中起来的、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那部分钱退还给工人。买断工龄,“买断”的价格就是在工人在职期间,理论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额的总和。今天的财政没有能力拿出这笔钱来补偿工人。通常的办法是划出一块国有资产变现作为补偿资金。但多数国有企业拿不出可以变现的资产。再加上在“买断”过程中,买卖双方不具平等地位,价格多少?,工人没有发言权。所以在买断工龄中,工人能拿到的只能是他应得的一小部分。其未来这些“买断”的工人生活收入只能进入历史的低谷。
   8、社保体制还没有完善,部分国企职工得到不公正待遇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和功能离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落后地区的扶贫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剥离了几千万员工。对国有企业员工的这种“剥离”,不仅意味着原国有企业的员工因同时失去工作和收入而“下岗”,也不仅意味着他们按西方国家的定义陷入失业境地,更主要的是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任何社会保障,落入了被国家和社会完全抛弃的地位——他们往往被迫以几万元甚至仅仅几千元补偿金,从此政府就摆脱了向他们提供养老金的义务,这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来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养老金。 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样大规模剥离原国有企业员工似乎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极为严重,这些被剥离的员工大多数已经实际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有些人据此认为,这是国有企业没有效率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这样一种说法也是在抹煞政策因素对原国有企业职工的困境所起的作用。诚然,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这是国有企业陷入今日的困境的主要原因。但是,错误的经济政策一直在加重国有企业的负担,从而加剧了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它对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也要承担重要责任的。 而且,大量职工在倒闭的企业里社会保险福利也就得不到保障。 另外,由于我们至今为止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国有财产保值增值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有企业办“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产权交易”的浪潮,实际上就变成了少数特权人物转移资金以侵吞国有资本的手段。在这以后掀起了两场运动:“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等于不准国有企业继续经营,“改制”则更是明目张胆地实行私有化,而且基本上是以向少数特权人物白送国有财产的方式实行权贵私有化,让少数人放手掠夺全国人民的财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变成“按权分配”就是10年来这两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将许多国有企业送上了绝路,而且在一极喂养出了一个有惊人财富的暴富阶层,在另一极断送了大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路,使他们坠入了贫困的深渊。以“扶持民营企业”为借口要求给少数现在或未来的富豪以优惠政策,而从不要求给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以什么优惠政策。
四、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探索弱化分配利益矛盾的途径
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全国上下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讲究效益。也要注重公平,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要拿出切实可行收入分配对策、措施和新型的分配原则,以弱化利益矛盾。
1、促进公平分配、理顺分配关系、落实新的分配政策,
我们要迅速制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原则和机制,成为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活力的激励手段,致力于平衡、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各级政府与各企事业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一个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行政控制的实质是调整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各种利益的摩擦越显著,社会越容易出现混乱,以致掣肘社会变革。因此,改革中应注意运用行政控制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国家要运用行政手段和纪律手段,协调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用政策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推行股分制改造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国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所享有的权利的到位,又要注重纠正企业的短期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明和暗的流失。其二,要协调好区域发展关系与城乡发展关系。其三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企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合理的工资分配指导意见,不能是矩形那样的绝对平均,更不能象倒三角形那样差距太大,应该在工资分配上按正态分布形比较合适,即高工资和低收入是占相当少数,中等收入占大比例大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企业事业单位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空间如技工系列和专业技术系列工资,而不能采用一种行政职务系列;其四要防止和纠正分配不公问题,特别是权力腐败问题。权力腐败体现为政治权力的分配不公,结果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尽快加以消除。也就是说要从源头上铲除利益矛盾的土壤。山西乡宁县针对100多个煤老板的年收入比全县23万人总和还高的现象,倡导了100多个煤老板实行“一矿一业一事”活动,有效调节与缓解了利益矛盾,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证。
2.千方百计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
其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调控,的利益关系抓紧清理和规范企业违反规定、自立名目发放的各种不合理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垄断经营企业凭垄断地位和特殊条件获得的超额收益不得用于内部分配。加强对各地进行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的规范和监督。其二是继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改革前劳动人事部门制定比较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对与现行体制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有矛盾,甚至不合理的部分我们要修正,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要理顺地区间、部门间、各类人员间工资关系d。尤其要对国有部门的收入分配依法加强监管,防止社会共有的垄断利润转化为小集团的利益和个别人员的薪酬福利,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这是我们达到弱化利益矛盾之一。
3认真制定农业政策,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弱化利益矛盾,其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直接增加现金收入的项目建设,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新增财政支出要继续主要用于农村。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二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管理,这一点在国务院要求下已开始实施。要加强对农村水电、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价格和收费的清理和整顿。建立和规范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一事一议”的工作机制。其三是继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指导,简化农民外出务工的审核手续,取消各种乱收费。2006年伊始,深圳市政府出台有利南下务工人员多项优惠政策,就是很好例证,如市区级人才市场在规定时间内四次免费入场,强力打击“黑中介”等措施受到普遍称赞。其四,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其五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工作。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严禁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和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d。
4. 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清除非法收入及其来源。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深化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化对预算外收入及制度外收入的监督管理,完善预算外收支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格、透明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杜绝将部门收入转化为个人收入的行为。严禁政府公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非法收入和公款挥霍,坚决制裁各类腐败行为f。特别要加强国有企业特殊岗位和管理人员灰色收入的剖析力度,追根逐源,采取常换岗,常监督等办法阻止非正常收入比例扩大。国有企业改制后可以学习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做法,成立企业防损部,其工作人员可以渗透到重要岗位关键行为中去,从而避免本企业利益受到损失及有关人员非正常收入得逞。
5、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好行政和财务监督作用加大对居民收入的税收调节力度。全面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加快建立个人收入纳税信息档案制度。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收入的试点。严厉打击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杜决企业“领导”多倍工资收入还让全体职工来平摊税赋的恶劣行为。要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途径之一。
6、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
要 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这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会管理没有得到加强,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工会的管理体制及职能被弱化,一般成为企业虚设机构,或是成为企业和单位老总的传话茼、橡皮图章,根本不是职工表达利益要求地方,按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工会通过取得对某一企业或产业的合法垄断,就拥有了市场权力g。”要建立独立的工会的管理体制,具有制定企业单位职工收入分配的建议表决权力,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另一方面,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但企业职工利益的保护,更多的是要靠职工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途径来实现。促进劳动者保护,工会是一个必要条件。有劳资关系一定会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按照国际经验,必须建立多方协调解决的机制。要拓宽各阶层协调渠道,构建各阶层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具体制度。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我国工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仍有待提高。工会勇于介入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才能彰显其地位和作用。要通过三方协商机制,使劳资矛盾得到缓解,使业主、经营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使民主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了,员工关注企业的发展,企业关注职工的生活,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劳动关系才能更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7 制定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必由之路
政治制度化水平标志着一个政权统控能力的高低与强弱。所以,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加强以下制度建设:(1)形成多元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要有意识扶持和扩大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如组织农民协会、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城市社区委员会等,使他们在聚集和反映本阶层利益要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建设。这一点,在信息迅速发展和利益多变的当代社会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利益的显示器,而且"可以授人以地位","可以扩大改革影响的范围","可以强化社会规范"。(2)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择优汰劣机制。要选好人,用好人,象江苏华西村那样的村党委书记说过:“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实践的。他还联合邻村一起奔致富路,本村人住上别墅房而自己还是住在20多年前的老房子。广大村民拥护有加,在华西村应该说是弱化利益矛盾的典范。是共产党员的旗帜,是一位好干部。(3)要注意不断吸收新生的社会力量进入政治参与过程,并协调不同集团的利益要求。(4)要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性。政府决策须有一套公开的科学决策程序,要正确把握政策的目的辐射面、利益覆盖面以及社会变迁的互动效应;收入分配等利益决策必须是民主决策,重大决策也必须经过广泛讨论h,而不是由少数“领导”独断行事,坚决杜决“一张嘴”,“一枝笔”来定分配。
8、建立和完善新的利益监督机制,保证利益合理公正
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也正在实行“三会”制度,即监事会、董事会和股东会,但是都是由企业及政府委任,实际上是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存在,没有很好代表各方的利益。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达国家那样的高度成熟的市场氛围,如成熟的经理人市场、成熟的外部董事市场、成熟的商品市场等,既然从事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理,在利益决策上,一要学习美国通过市场监控防止董事会和经理层合谋侵害各股东利益;二要学习德国靠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用银行和职工董事对经理层损害国家、职工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监督。三要学习日本松下、三菱等公司给忠诚度好的老职工为终身员工待遇,并给予参加企业发展、薪酬等议事和见证权利。为了防止总经理或“一把手”独断专行,保证公司正确发展方向和有效经营,让出资人和职工利益最大化,起用外部独立董事进行有效利益监督和利益表决,也是弱化利益矛盾的选项。

【篇七】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作业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农村 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开始
  (1)措施:1978年,安徽凤阳 小岗村 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作用:农民有了 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大增。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3.推广
  (1)过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 乡镇企业 也迅速发展起,为农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 开辟了一条新路。
  知识点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城市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6.内容
  (1)所有制形式:把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以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7.作用: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吃大锅饭的弊病。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 经济大发展 的崭新局面。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
  9.定义: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 宏观调控 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0.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
  A.农村 B.中小城市
  .大城市 D.国有企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 (D)
  A.华西村 B.水利村
  .叶桥村 D.小岗村
  3.19781985年,安徽棉花产量年平均增长5.47%,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5.6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B)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农业合作化的兴起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知识点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关于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实行政企分开
  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材料二 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进入民众的生活,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
  激发国企活力,提高了国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城市职工收入;基本满足了民众对工业品消费的需求;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课后巩固提升
  1.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 ()
  19531957年 19581965年 19661978年 19791982年
  粮食 3.5% 0 3.5% 3.9%
  棉花 4.7% 3.1% 0.2% 13.5%
  油料作物 0 -1.8% 2.8% 22.7%
  甘蔗 7.9% 3.2% 3.6% 15%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农村左的错误的纠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D)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正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解析】对国有企业的松绑指的是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故选项。
  4.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则广告的出现 ()
  A.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解决了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是国企改革开始探索的表现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绒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 (A)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6.某班同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的农村政策的调整为专题进行探究,请你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件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亿吨。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结合材料数据,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带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问题:粮食产量下降(或农业生产受到破坏,粮食减产)。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材料三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结合所学知识,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归纳中的新知】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的性质,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国家的农业政策等。
    

【篇八】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围绕改革开放中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主要叙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两项基本内容。这节课在全册书中是个重点内容,本课内容所反映的史实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改革前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弊端,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和城市带来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引领学生在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曲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教学难点】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厉害了,我的国》音像资料;

同学们,请你谈一谈:观看这段视频后的感受?

学生活动:观看音像资料;畅谈观后感。

教师活动:展示复习回顾中国崛起的故事。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明确改革开放的两层内涵。

教师活动:这节课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段历史。

(二)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讲故事知历史

一、农村的改革(小岗村的故事)

1.原因:吃大锅饭,收入少;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

教师活动:展示农民老李的烦恼。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2.小岗村的故事

教师活动:播放小岗村改革的视频资料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资料

3.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活动:展示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的字据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基本形式?

学生活动:包产到户。

教师活动:展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引导学生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

学生活动:分析得出农民的责任和利益。

4.小岗村改革成就

教师活动:展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凤阳花鼓新词、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中国农业大发展;使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5.拓展升华:学生小组讨论

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活动: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的改革(青岛电冰箱厂的故事)

1.原因:工人生产积极性低;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教师活动:展示工人老张老李的烦恼。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2.国有企业的改革

教师活动:出示自主学习内容: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时间?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整理归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后国有企业的变化。

政企分开;企业扩大了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

教师活动:出示海尔集团发展的图片

学生活动: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三、谈一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教师活动:中国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厉害了,我的国!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五)、课堂练习

1.轻松时刻“接龙游戏”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游戏题目

学生活动:学生接龙完成。

2.勇敢闯关,六选一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闯关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选择图片、闯关答题。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十一课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和学生阐述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运用故事线索教学,课堂思路清晰、体系完整,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丰富了课堂形式,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练习设计新颖,学生积极性提高。

【篇九】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

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4、.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5、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

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 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7.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

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C河南、河北D江苏、江西

8、 “文革”以后,中国现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取消人民公社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 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10.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公司体制的标准有 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②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④管理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引自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引自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比重

100%

0

材料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40%

29%

7%

24%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现象的成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 DBCCC 6---10 DBBAD

二、

1、(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3)一致。因为它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2、(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篇十】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胡锦涛同志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它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也面临一些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的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国有经济的体制机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总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篇十一】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

了解农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出生在21世纪,对上世纪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陌生。但是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对本课中涉及的历史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这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基本掌握了多渠道搜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调查访问作业,让学生对长辈进行访谈,搜集口述资料,了解身边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 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全面展开;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经济体制向纵向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史实;

目标2:回顾改革开放前发展农村政策的弊端,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3:阅读材料,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4:比较农村与城市改革,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旧知回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经济体制改革》导学任务单,任务一,《经济体制改革》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一、二,说出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是什么政策造成的?

2.阅读材料三、四,说出最终什么土地政策改变了农村的这种状况?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师:通过本课的自学检测部分,我相信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现在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学习本课内容

PPT出示问题:1.阅读材料一、二,说出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是什么政策造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材料一

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生1.现象: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生2:人民公社

PPT出示问题:2.阅读材料三、四,说出最终什么土地政策改变了农村的这种状况?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材料三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四

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设置情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更能深刻理解历史问题。

生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包干到户)。

生2: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等。

师: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通俗的讲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师展示:

改革前的小岗村、当今的小岗村图片。

师:小岗村在实行大包干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农村改革的第二步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即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1978年我国小城镇数只有1万多个,到2001年已发展到5 万多个,其中建制镇近2万个。2001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315亿元,占

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7%。从企业结构看,乡镇工业主要是小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形成了我国大中小结合的较为合理的工业企业结构。

提问: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构建历史问题的整体脉络。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PPT中此部分内容进行讲解。

过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思考回答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教材,比较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变化,归纳出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

3.结合所学,比较农村与城市改革,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PPT出示问题:1.阅读材料,思考回答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 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生1:问题:企业没有活力。企业没有自主权。

生2:原因:国有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师: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困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PPT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比较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变化,归纳出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PPT进行讲解。

提示:多种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中外合资企业)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师展示: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图片。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PPT出示问题:3.结合所学,比较农村与城市改革,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小组探讨后,在探究问题单上填写,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思考:结合教材40页材料研读,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什么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生:

原因: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课堂小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从农村和城市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城市改革是从对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中国的企业开始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4)知识结构

任务四:【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互动训练

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六、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经济体制改革》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七、拓展提升

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素材

名师微课:家庭联产承包

名师微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视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教学视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篇十二】袁绪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教育体制改革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决策的内容,认识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二、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学习方法:线索分析法(自读)

四、本节学习重点:农村城市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五、本节学习难点: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本质、前提、及意义;领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六、问题设计:(自读课本)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3.“十四大”、“ 十五大”对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的规定:

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意义是:

六、重点知识点拨:

1. 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虽在建国初期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其弊端仍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几次重要会议之间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始形成,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成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的指导思想。十三大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把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5次会议是前后相继、承前启后的,都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3.建国后农村经济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国后农村经济的调整:建国初到1958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七、随堂练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58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