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推荐】

  历史悠久的竹子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你们知道竹子有哪些故事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竹子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故事: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历史故事:孔子与竹子

  春秋时代的孔子驾牛车周游列国,走在山西省平顺县的一个小村庄的路上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路上用土围了一座城池挡住了孔子的行程,孔子让小孩让路,小孩子问孔子:“您见过城池给车让路吗?”孔子只好驱车绕城而过,这个村后来就叫北耽车。孔子继续前行,在路上修城池的小孩子追赶上牛车问孔子:“松树为什么耐寒,冬天也青翠碧绿?”孔子回答:“松树心实、油大,所以耐寒,冬天也青翠碧绿。”

  小孩子又问:“竹子无油、心空,怎么在冬天也青翠碧绿?”孔子答不上来。小孩子问:“树上的柿子见过吧,青时是涩的不能吃,红了怎么就慢慢不涩能吃了呢?”孔子回答说:“太阳晒得多了,柿子红了就不涩了。”小孩子再问:“胡萝卜吃过吧,为什么埋在土里的是红色的,而露在外面太阳晒着顶部是青色的呢?”孔子回答不上来,只好结束山西之游,回车山东,这个村庄后就叫回车村。

  竹子的文化

  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华中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8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