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书记述职报告】

作者:何怀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5)01-0013-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新格局,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获得了新认识新突破,特别是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重要策略、条件保证等都作出了新的阐发。这些重要认识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依据、方法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历史地位及重大作用的新阐发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和国家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意识形态工作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展开的,这一工作中心成功转移是与意识形态领域实现重大观念转变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其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其间也有为了吸取历史上“过度意识形态化”而“忽视意识形态”建设的教条主义教训,也有以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从而出现“淡化意识形态”的教训。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就曾多次严肃地指出过。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一个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如何摆正位置,并不是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清楚的。习近平多次郑重指出:“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

意识形态工作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习近平分析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做出回答。”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当然是多方面的,经济条件仍然是根本条件,但是,意识形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意识形态工作历史地位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新认识,我们必须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才能认识到位。意识形态工作在现阶段的特殊历史地位,习近平将其极端重要性集中概括为“三个事关”,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这“三个事关”分别从党、国家、社会的层面上指明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事关”不是“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事关”强调的是:意识形态是一种软实力,它虽然不是党、国家、民族和人民事业的充分条件,但它是必要条件,有它,未必成事;没有它,断然败事。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于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理想状态及其实践策略的理解、主张和规范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世界观、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社会选择意向。”[2]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先有理论,后有党组织。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奋斗,因此,“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说它是“命脉”,是说离开马克思主义,放弃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就要变质,就会名存实亡;说它是“灵魂”,在共产党人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决定着其理论的性质,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中,共产主义是其根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把党的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使执政党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执政理念、施政方略、政策主张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让人们自觉地用执政党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为百姓日用而不觉”。这是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理想信仰和奋斗目标的认识论前提和观念基础。我们不要天真地以为只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就行了,事实上,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经济建设注定上不去,一时上去了也会垮下来。所以习近平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胜利向前推进。”[1]作为执政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显性层面上看,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这是长期思想演化的结果。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将形同虚设。前苏共从“淡化意识形态”到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任由一些所谓“持不同政见者”从否定苏联历史到全面否定苏共历史,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前苏共从对意识形态失控、失权到失语,从一般群众到共产党员,从思想上抛弃了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失去任何组织号召作用,党组织失去了群众,失去了党员,也失去了军队。在前苏联,当叶利钦宣布共产党非法时,人民群众没有感到惋惜,也没有遇到共产党人的实质性抵抗,一些老党员甚至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党证扔进火炉,因为反对党的意识形态已经使共产党员的党性观念消解殆尽。后来中亚、北非发生的“颜色革命”,都与执政党在激烈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失控、失权、失语直接相关。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在一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上,西方国家把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自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国家制度诞生以来,曾经在面对残暴的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中共同奋战过的同盟国,社会主义的前苏联为了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牺牲。但是,西方政治家并没有这一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而淡化意识形态界限,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以敏锐的意识形态嗅觉进行挑衅,提出“苏联的威胁已经替代纳粹的地位”,第二年的3月5日,他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发表了“铁幕演说”,号召西方自由世界联合起来,“把共产主义的新生婴儿掐死在摇篮里”,挑起了旷日持久的“冷战”。确实,二战后,“共产主义拥有胜利的光环;斯大林受到敬佩,斯大林格勒铭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于是,众多知识分子站到了共产主义的大旗下”。[3]在这种情势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向社会主义发动了持续的“思想战争”,试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冷战”,实质上是建立在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相威慑基础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制度安排和发展模式的意识形态斗争。当苏东剧变后,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灰飞烟灭,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不断东扩。1995年9月,美国《时代》杂志开辟专栏“我们为什么要封锁中国”,当年丘吉尔的老调又见重弹:“21世纪的中国会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般的危险存在。”美国外交政策聚集研究中心主管约翰·费弗著文坦言,“冷战其实从未结束”,因为“冷战时期的机构仍然存在,冒险精神只是暂时休眠,正在等待爆发的机会”,而“美国态度是根本原因”。[4]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形势下,国内的一些人却大加指责我们的教育给孩子们吃“狼奶”,灌输斗争哲学,他们呼吁要给孩子们改吃“羊奶”,培育忍让精神,这完全是不顾基本事实,无疑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攻势面前解除国人的思想武装。

老牌资本主义对新兴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绝不会罢休。当今的世界市场几乎被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瓜分殆尽,他们的守成思维容不得任何新的平起平坐者,更容不得新兴国家挑战它们自己编织的旧世界秩序的绝对霸权。但是,世界的发展活力从来都是在世界体系的不断重组中激发的。因此,在世界的发展格局变迁中,伴随着经贸摩擦和军事纠缠,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必然会更加频繁激烈,由传统守成国家挑起的意识形态斗争将更为尖锐,打赢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遭遇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取决于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社会公平正义状况、社会未来希望的认识和感知。所有这一切,都与意识形态工作息息相关。人们都是通过特定的意识形态认识当下实践,感受生活的意义,并“在意识形态中,通过意识形态并依赖意识形态体验他们的行动”;[5]而“意识形态是思想和信仰的准哲学体系,它们为世人确定意义”。[6]因此,人们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就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面对同一社会现实,就会理解出不同的意义,并由此决定不同的态度。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必然会出现一些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格格不入的现象,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腐朽没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会滋长,思想道德领域先进与落后、文明与腐朽的矛盾和斗争也将是不可避免的。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7]

二、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任务的新确认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实践课题。习近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分析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他指出:“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之根本,就在于它涉及共产党人存在之根、事业之根,从而涉及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确定“根本任务”的目的在于明确“根本任务”与“非根本任务”的地位和关系,在工作中将所有非根本任务都聚集于根本任务,服从并最终服务于根本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各领域、各部门和所有宣传思想工作者,无论从事何种具体工作,都必须服从并最终服务于“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绝不能游离于这一根本任务,更不能与这一根本任务相抵牾。

“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是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决定的。共产党人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成长壮大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成就辉煌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价值内核和理论旨归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放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放弃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观念本体。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中,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实践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获得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也是由意识形态斗争的格局和情势决定的。当今世界,是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并存并尚处于劣势的世界,在这种世界格局中,两种制度、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必将长期存在,而且必将随着这一格局的改变而愈加激烈。近些年来,有人以“历史虚无主义”这种赤裸裸的显性意识形态进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思想理论、执政合法性;也有人借讨论“公民社会”、“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学术幌子的隐性意识形态攻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可以预言,各种反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攻略可以变换主题、变换形式,但其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目的不会变。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思潮,占领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从两位无职无权的创始人的书房走向工人运动、从欧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它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抛开各种伦理社会主义的一厢情愿,以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地研究现实社会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实质,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无法避免的周期性危机,以及资本逻辑造成的人与物的颠倒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灾难和价值悖谬,指出这一基本矛盾又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构架内无法自我克服的固有矛盾,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出路只能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把人的自由解放与社会改造统一起来,使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统一起来,将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成果的享有者统一起来,使人类社会公平公正的梦想第一次摆脱“价值偏好”的资本主义思维逻辑,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价值观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社会理论能够取代马克思主义而为人与物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其美好未来。只要我们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以自己的真理性、崇高性、现实性引领社会思潮,战胜各种错误思潮,让越来越多的人信奉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第二,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真学、真信、真用、真干,把马克思主义落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土壤里。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理论形态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指导人们建成现实的国家,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运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现实,彻底改变着世界格局,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威力。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要靠广大党员干部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者们首先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家。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必须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现实矛盾、问题和挑战面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来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会因非马克思主义的干扰而迷向,不会因反马克思主义的进攻而退缩,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进取。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双赢。

第三,积极主动地开展舆论斗争。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是,没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形态斗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就难以实现。意识形态领域不搞无谓争论,但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近些年,确实存在一些反常现象,谁发表正面的言论,谁就被视为“左”、就是思想僵化;谁发表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是“体制内的人”、就是“御用文人”;谁驳斥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谁驳斥那些错误理论观点,就会受到围攻,有些围攻甚至充满污言秽语,而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和主流媒体常常是鸦雀无声或者声音低微。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爱惜羽毛”,对大是大非绕道走,态度暧昧,独善其身,怕丢分,怕人家说自己不开明、不宽容。习近平指出:“战场上没有开明绅士,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也没有开明绅士,就得斗争。”[1]在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斗争中,所有领导干部都不能做旁观者,要站在风口浪尖上,“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赢得人心、走向世界、走到今天的,她也一定能在各种意识形态挑战中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然能指导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走向繁荣富强,她也就一定能以自己的成功战胜各种谎言。

三、党管意识形态的新认识

意识形态工作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管好意识形态工作,对执政党来说就十分重要了。胡锦涛曾指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8]我们党一直强调“要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认识。

第一,从总体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到具体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突出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全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灵魂与核心的地位作用。宣传思想工作包括许多领域和具体内容,如理论宣传、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网络传播、民族宗教工作等等,但是,意识形态是所有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和内容的思想、信仰,正是意识形态决定着宣传思想工作的性质,因而意识形态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

第二,在强调“领导权”的同时提出掌握“管理权”,这是一个重大变化。领导权主要是宏观谋划和原则指导的权力,体现为“引领”和“导向”功能;管理权是通过过程控制实现既定目标。同时强调领导权和管理权,目的在于把宏观谋划、原则指导与过程管控、目标管理结合起来,把政治层面的领导与业务层面的管控统一起来,确保意识形态目的和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只要这种媒体渗透着意识形态,党就要管控它的意识形态倾向,让它传播党的意识形态,其最低的底线是不能与党的意识形态相冲突。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管控好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互联网。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自信“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从目前的现实看,西方的互联网活动能量和规模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目前我国网民近6亿,其中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多人,手机网民4.6亿多人,很多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悉,微信成了绝大多数手机用户交流共享信息的主渠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把网上舆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入分析网上斗争特点和规律,提高网上舆论能力,切实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话语权,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攻坚战。二是党管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干部。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保证主流媒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手里。三是把意识形态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共同承载管理意识形态的使命,以全方位、全过程的合力作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任务和目标。

第三,提出将“主动权”改为“话语权”。“主动权”要求的是一种过程主导关系,“话语权”要求的是一种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支配。因此,话语权更加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概而言之,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党不仅要领导而且要管理,不仅要“主导”,而且真正做到“说了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就是党的意识形态阵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习近平清晰地分析了当前思想舆论领域的基本格局,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着三个地带:一是红色地带,主要是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二是黑色地带,主要是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三是灰色地带,处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黑色地带不是主流,但影响不可低估。掌握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主动改变黑色地带,推动灰色地带转化为红色地带,不断扩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对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重大,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抓意识形态工作,阅看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的内容,把住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抵制错误倾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上的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作出了重要拓展,它揭示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基本规律: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任何现存的东西,只有被认识才能被改造,只有被认可才能稳定存在;任何理想中的东西,只有被认同才可能成为人们的理想目标和现实追求,最终才有可能变为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成为党和人民的信仰才能落地生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生与双赢。

作者介绍:何怀远,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何怀远(1956- ),男,安徽太和人,哲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32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