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心得体会范文】

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战斗堡垒,攻坚克难是党组织的责任担当。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将党建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地区发展优势,整合凝聚和统筹使用区域资源,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满足西城区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解决物业管理等社区治理难题,西城区积极落实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向社区治理深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西城区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亟待解决的城市物业管理问题,先后出台了《西城区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改进住宅小区服务管理的意见(试行)》《西城区解决12345热线群众集中反映物业管理问题工作手册》等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改进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1+N系列文件,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全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基本确立党建引领、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住宅小区治理格局。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确立形成“物业服务合同型”商品房、保障房住宅小区治理模式,推动形成“多方联动共治型”房改房住宅小区治理模式,探索形成“政府托底居民自治型”失管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增强社区治理水平,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为实现党建引领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德胜街道工委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持久化的可复制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小区管理模式。

  德胜街道阳光丽景小区作为地区第一个成立业委会的高档小区,推行了“全能管家”式服务,将小区居民、社区党委、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商各方纳入到小区治理服务平台之中,社区党委委员进入到小区业委会,进行协调沟通,为居民解决大事、难事。在此过程中,党建引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涉及小区环境改造、业主集中投诉、物业规范、变更物业服务企业等各项小区重大工作,由社区党委统一协调组织相关科室、业委会、居委会、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公益律师共同参与的“1+7”协商处理模式,拿出解决方案,必要时提交业主大会进行表决。小区居民业委会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居民的物业费、专项维修基金、公共基金的使用情况,都是由第三方评估公司来进行年度审核的,小区居民的钱花在什么地方了,一目了然,完全公开透明。”小区业委会负责人介绍到,这也是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8%的原因,居民满意业委会和物业的付出,也确实看到了小区发生的变化。

  为解决平房居民的物业问题,新街口街道成立了街区物业综合服务中心,在白塔寺片区、育德前公用片区、西四北片区进行试点,未来将覆盖所有平房院落。届时,居民解决物业问题不仅能及时“找到人”,还能享受低于市场价的服务。

  为了能够更方便居民,新街口街道街区物业服务中心设置并公示24小时服务热线,设立为民办事专员岗位,负责街区物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日常值守、电话接听工作,全程跟踪并记录各类投诉、问题处理、意见落实等事项以及对办理情况进行回访。现在,周边居民如果需要咨询绿化修枝、房屋修缮、疏通下水等问题,足不出户拨打一个热线电话,便能了解相关情况或预约相关上门服务。

  两个月来,新街口街道街区物业综合服务中心,已经为居民解决了上百件诉求。其中,白塔寺街区物业服务中心自3月8日成立至今,共处理居民诉求105件;育德前公用街区物业服务中心自3月26日成立至今共处理居民诉求42件;西四北街区物业服务中心于5月5日成立至今共处理居民诉求28件。分析问题发现,涉及下水堵塞、共享单车占道、私装地锁、杂物清理、环境卫生等比较多。针对西四北地区内居民反映私设地桩地锁、废旧非机动车占道及胡同内大件渣土等问题,新街口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联合城管科、交通队、西四北六条社区及街巷长开展西四北地区地桩地锁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要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打造战斗堡垒、凝聚红色力量,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是城乡社区治理的坚强保证。近年来,文苑社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引领,构建红色服务体系为抓手,将社区党建工作与“创文创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有机融合,在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基础上,切实做优社区服务,有效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资源整合,强化党建治理体系。按照“红色领航”工作要求,社区深耕细织,实现精细化组织架构,纵向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络组织架构,在网格片区内推选出党员中心户、楼栋长、业主代表等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摸清辖区党员底数,建立小区基本情况台账。社区根据44个小区现有党员分布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便于活动的原则,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功能型网格党支部。截至目前,共成立13个网格党支部,涵盖辖区内770名党员,实现对44个小区的全覆盖,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构建出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有机联动、同心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以活动开展凝聚人心。社区党总支强化红色引领,深化“双报到”工作。加强党建联席会议平台建设,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制度,深化“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机制,通过开展“圆梦微心愿”“创文创卫”“法律援助进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从各项职能工作把人员力量、管理资源聚集到社区一线,增强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截直目前,共有11个单位、550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共同策划”清洁家园周周见“”红色星期六“等志愿活动,活动开展50余次,党员参与清理整顿20个小区,收集解决居民问题诉求20余条,完成居民微心愿3个,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升。

  三是整合共驻共建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小区。按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色驿站”的思路,在建好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双报到”单位各共建活动室、住宅小区配套的社区业务用房、富余物业管理用房、闲置公共空间等资源,因地制宜推进红色驿站阵地建设,为小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和广大业主提供议事场所和活动阵地。通过发挥联席会议纽带作用,推动各部门、各条线各类服务力量和各方社会组织力量在各住宅小区集结,真正让红色阵地有内容、接地气、聚人气。2020年以来,社区已建成7处红色驿站,覆盖30余个小区,可服务辖区5000余名居民。

  四是结对共建,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结合社区实际成立社区“红色物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向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6人。同时社区成立红安居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红安居对辖区内8家无物业管理小区实施兜底服务,同时物业服务组织优先雇佣田镇街道内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人员,实现“红色物业”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相互促进,社区积极探索打造“党建+物业”管理模式,推行精细化、零距离服务,以“红色引擎”驱动基层自治,切实解决居民“关键小事”。

  五是抓实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打通城市治理末梢。社区党总支以社区联席会议为平台,社区创立了“我与书记话心语”的圆桌会议新形式,定期组织各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和责任包保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同时下沉小区以面对面、头碰头的方式,让群众做主角,建立起平等开放务实的社区议事机制,专题研究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按照“一小区一对策”方式,制定针对性强、精准性高、操作性强的具体治理方案,切实解决了小区停车矛盾纠纷突出、物业管理标准模糊和两违建筑突出等长期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文苑社区始终牢牢把握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通过整合资源、开展活动、下沉服务力量、打造“红色物业”、开创圆桌会议新形势,不断加强为民服务,把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什么时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做好基层治理,还需要在“组织路线”上细致谋划,在点滴工作中融入党建引领,才能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让基层治理在自我“更新”和“升级”中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心得体会

  ●基层社会治理中,必须通过党的坚强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到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建立起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组织体系,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青海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省份,在推进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紧扣省情实际,更加鲜明地突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强化基础保障、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保证

  基层社会治理中,必须通过党的坚强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到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让群众得到实惠、认可支持、积极参与。

  近年来,青海始终把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持续推进“三基”建设,谋划部署“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明显增强,政治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站在新起点,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要坚定不移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推动党的领导具体而实在地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每一环节。

  要坚定不移加强政治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夯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保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建立起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组织体系,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青海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藏区人口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地处偏远的村民小组设立2100余个党小组,结合精准扶贫易地搬迁、三江源核心区牧民安置调整设立35个村党组织。

  在青、甘、川维稳重点交界地区打造“藏区党建长廊”,在有地界、草场等纠纷的县乡建立27个跨区域(行业)联合党组织,织密了党在藏区的基层组织网络。

  站在新起点,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构建起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和网格党支部上下贯通、衔接有效的管理链条。

  在农村,重点健全乡镇、村党组织体系架构,适时调整健全易地搬迁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探索以产业发展、村村联合发展等为纽带建立党组织,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在城市,着力健全楼宇、市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楼院门栋、民间组织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党组织。

  在基层网格,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形成网格党支部、村(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共治的运行机制。同时,充分发挥驻区单位、联点帮扶单位等党组织优势,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资源整合、结对共建、双向服务,引导驻区单位及帮扶单位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打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保障

  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青海基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力量不足等难题。近年来,青海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整合项目资金,对全省无办公活动场所村开展集中攻坚,对部分不达标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升级。

  站在新起点,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基础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加强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提升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乡镇运转经费和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党员活动经费,完善社区工作者报酬体系,建立村(社区)干部年度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养老、医疗保险补助和正常离任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使村(社区)干部在任有干劲、离任有保障。

  要突出政治标准、能力标准、作风标准,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村干部,建立村(社区)优秀人才储备库,加强结对联系和跟踪培养,形成结构合理、梯次跟进的基层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保障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幸福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坚持把服务群众、帮困解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推动各级530余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藏区农村结对共建,5.7万余名干部职工与6.3万户贫困户结对认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藏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开展承诺践诺,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拉近了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站在新起点,要深化“结对帮扶认亲”“万名干部下基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工作。探索建立村(社区)民情台账,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排查不和谐因素,及时掌握和妥善处理群众矛盾纠纷。

  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利用政务服务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民心通APP等载体,依托乡村、街道社区和基层网格,健全完善方便快捷的服务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更为精细、更为高效的服务。(作者系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7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