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工作总结范文】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乡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1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指导下,在市、县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镇扶贫工作站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举全镇之力,聚各方智慧,下“绣花”功夫,做精准文章,圆满完成了2020年全年扶贫的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我们将深入总结2020年扶贫经验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全面安居,搬迁部落一宅

  一直以来,我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当头炮”,2020年要继续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统筹谋划,系统布局,严守政策,着力强化六个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及时启动我镇10个村1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解决116户387人住房安全问题,真正做到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全面对接,产业扶贫不落一户

  我镇要继续抓好产业发展,争取发放不低于2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立足打造“西山药库”的发展定位,鼓励和引导贫困户种植天麻、茯苓、百合等传统中药材;另一方面着眼于乡村旅游发展,鼓励贫困户养殖品种优良的霍寿黑毛猪、山羊、黄牛,种植漫水河镇独有的红灯笼辣椒,做到了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全面发展,强力推进集体经济建设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贫困村经济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如期实现贫困村出列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增强贫困村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2020年,要创新建立贫困村集体经济建设的扶持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整合扶贫项目资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基础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确保我镇五个贫困村如期出列。

  全面到位,资金不落一分

  精准安排扶贫项目,镇村按照要求建立扶贫项目库,严格落实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合理分配扶贫项目资金,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有序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力争尽快达产见效。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不落一项

  2020年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已经落实到位,2020年要继续有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 “十大工程”能按时完成年度任务并取得良好成效。1、实现健康脱贫政策全覆盖,让贫困人口患病均能享受健康脱贫政策。严格落实“351” “180”“210”健康扶贫政策,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使贫困户知晓健康脱贫政策内容。不断优化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继续推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杜绝因病返贫现象。2、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强化教育资助,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斩断穷根,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3、精准创业就业培训,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大力培养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农业合作社领头人。积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探索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扶贫驿站,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4、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增绿强基”工程,助力精准脱贫,坚决做好贫困户的生态补偿金及退耕还林补贴的发放工作。5、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6、继续做好金融扶贫,镇扶贫工作站积极与农商行对接,提供贫困户基本信息,协助做好“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管理工作,农商行为贫困户办理扶贫贷款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全年完成不少于100万元的贫困户小额信贷,补齐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短板。

  全面帮扶,真贫不落一人

  不断规范贫困户的识别和退出程序,2020年建档立卡以来所有贫困户的识别和退出均严格履行“户申请、村评议公示、乡(镇)审查公示、县审批公告”的程序,2020年动态调整均严格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识别程序。2020年脱贫户严格履行“组村评议公示,镇公示审定并公告、县级备案标注、颁发脱贫光荣证”的程序。杜绝出现贫困户“该进未进、该退未退”以及“漏评”“错评”现象。严格落实“双包”工作,按照1人帮扶不超过5户的原则,为每位贫困户和脱贫户安排帮扶人,完成未脱贫户每月不少于一次、脱贫户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走访,针对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各帮扶人因户制宜的为贫困户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规范填写扶贫手册,通过帮扶干部的入户走访,掌握贫困户的信息动态,扶贫专干及时修正国办与省办系统的错误信息,保证系统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合理制定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对驻村工作队的在岗和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强调吃住在村,使其工作步调保持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一致,齐心协力,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建议镇党委政府:一、进一步配齐扶贫工作站扶贫专员,不断充实扶贫工作力量,加强对扶贫工作队的管理,严格落实“双包”制度,奖罚分明;二、进一步调动各镇直部门对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配合镇扶贫工作站做好各项扶贫工作,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扶贫氛围;三、进一步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及提高项目资金运行效益,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要对全镇各类扶贫项目统筹规划,做到早计划、早安排,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加强对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监管,督促及时报送整理有关项目建设资料,加强项目负责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质高效运转,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扶贫项目带来的成果。

  乡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现将我镇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营造扶贫开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我镇严格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一批”对我镇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积极与县工商、城建、运管等8个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点对点核实我镇贫困户信息,严格把关,及时清退、更新数据,做到政策扶持“不少一户”,巩固脱贫成果“不增一户”。将核实后的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各村进行公示、评议,将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贫困户纳入我镇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及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最终锁定全镇贫困户为57户,146人。目前已建立档案资料,资料内包括了贫困户照片、贫困户家庭情况简介、扶贫措施、包村联系人、驻村工作组联系人等。根据我镇实际,拟定度脱贫任务为26户69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7户51人脱贫,在各类扶贫资金的支持、短、中、长期扶贫项目的支撑下,我镇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二、加强产业扶持,提供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一)道路建设

  我镇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修建,正在进行各村通组公路修建,目前万年村不通组的公路有梓柏组、同心组、双河组、24组、25组、26组、红岩组,道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目前,已完成了19组、新华组的林区道路建设,同心—梓柏组的林区道路正在扫尾阶段,双河组—25组及红岩组林区道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道路建设资金,整合项目投入,不断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技术等级,使万年村大量优质竹木资源得到运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阵地建设

  为确保“村两委”健全村组织生活,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我镇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5万元阵地建设资金,现已完成万年村办公设备和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万年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则》和《万年村村组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

  (三)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经过对贫困户实地走访,万年村26组、19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完成了对存在饮水困难的8个村民小组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中高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该项目总概算投资31.4万元,涉及8个村民小组148户606人。争取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万元用于急需建设的19、26组饮水工程和26组人行安全便道工程,目前已完成26组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四)扶贫超市

  针对万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群众意愿,我镇计划在万年村成立“扶贫超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雅安市环保局及荥经县委组织部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已与国资公司签订协议并落实了超市场所。

  (五)大力发展产业

  我镇驻村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先后共组织两次扶贫产业项目考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扶贫产业发展。先后邀请了4家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到万年村考察扶贫项目。目前黄柏套种黄精项目已落地,项目资金总投入10万元,涉及21户村民,其中贫困户3户。现已成功组建“荥经县万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备组建“荥经县万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三、实行联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标准

  万年村帮扶单位有雅安市环保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及县老干局;由市委组织部委派市环保局魏鸿同志为万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县林业局纪检组长季晓荣担任,成员为我镇党委副书记姚力;驻村农技员由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成忠担任。我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与市环保局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联席会,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按季度汇总工作动态。

  四、制定十三五规划脱贫计划,健全“四本台账”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我镇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按照减贫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现已向2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934只,由联系帮扶单位市环保局出资,鸡苗长成后贫困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由村合作社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进有意愿和能力的茶叶种植大户,将在万年村发展了近千亩的茶园,拓宽脱贫致富路;从重庆潼南运来优良黄精种子,现已种下黄精2.6吨,涉及种植户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

  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减贫目标责任书,确定预脱贫名单,健全精准识别台账、“五个一批”帮扶和“一户一册”台账、五个一联村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台账。确保今年我镇贫困村摘帽,18年实现贫困户全员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我镇绝对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镇实现同步小康。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只能选养鸡这种收益回报期较短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种植茶叶、黄柏收益回报期过长,部分贫困户不愿意参加。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镇将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香泽、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乡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年-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 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 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 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 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 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 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48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