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文秘写作】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西藏的实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稳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变得非常重要,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的西藏自治区是如何实践发展,成为了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理论;

  西藏;

  实践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西藏自治区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们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①

  西藏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唐古拉山脉、岗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几座大型山脉,东西走向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在西部形成束状合拢,在东部被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横向切断,构成了西藏的自然地理基本结构,其特点是自然带的水平分布地带差异与垂直分布差异并存,在横断山区垂直差异更大。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②

  一、治理的成果

  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和各省的帮助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徐凤翔老师的《西藏50年生态卷》中提到,设立了几个主要自然保护区,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跨中喜马拉雅山脉、墨脱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岗乡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自然保护区、车久赤斑羚、羚牛自然保护区、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四江”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设立很好的保护西藏的动植物资源,能够为西藏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③

  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强调指出: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见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西藏“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规划总投资155亿元,共建立47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1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2、治理存在的问题

  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较大压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牧民们的过度开发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草场与畜牧矛盾加剧。随着人们对西藏生态环境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被世人认可和关注。因此,西藏要采取可持续性全面发展战略,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平衡。④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提高,统计资料显示,在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由于缺少新型的替代燃料,居民已养成了砍伐林木、灌木作为基本燃料的习惯。砍伐加工的设备落后、高原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高寒地区取暖期长等原因,使薪材过度消耗,资源受到严重浪费,结果导致森林覆盖面积持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面积扩大。⑤

  (1)环境保护的方法不健全,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全面,在西藏关于环境保护的方法不健全,比如挖虫草,把虫草挖走,也不进行善后处理,被挖的地方形成一个人深坑,并且随着虫草市场价格的变高,挖虫草的人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好的办法保护,后果会不堪设想,所有在发展虫草经济的同时,应该想办法保护挖虫草后对环境破坏的弥补。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2)能耗水耗的统计标准没有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能耗水耗标准,对于浪费的能源和水资源没有量的概念,对于这种能耗和水耗环境是否能承载的起,没有相关数据。要做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的承载力相统一,做到数据统计到位,心中有数,必须要完善能耗水耗的统计标准。

  (3)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没有进行统一的确权等级。没有自然的保护落实到地区落实到人,没有做到层次分明的保护环境,政府和国家一起管理的话,在管理上就比较笼统,没有责任到地区,责任到人时环境管理的有效率。

  (4)各项经济政策不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各项经济政策的健全,不能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在西藏发展净土产品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西藏的污染少,农药等的喷洒少,干净的无污染的产品,应该制定相应的价格标准,财政也应该大力扶持这种产业,完善经济政策,对于特色环境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作用的。

  (5)市场化机制与保护西藏的环境结合起来。随着西藏市场化机制越来越明显,西藏的环境保护就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经济的发展要做到保护环境,环境的良好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破坏了环境不会有什么处罚措施,所以人们对于环境的肆意妄为的破坏没有什么担心,西藏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导致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不会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7)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深入人心。乱砍乱伐,对于森林和牧区的环境不重视,不保护,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为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假如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西藏的牧业、林业等将会稳步发展,为牲畜提供食物,人们的收入也会提高,能够促进人们经济的发展。

  二、治理以后应该加强的方面

  西藏自治区有自己的特色,地理环境、水资源、森林资源、日照资源都很丰富,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充分发挥西藏的特色,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不断改善保护环境的方法,所有在保护环境上面应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2、建立一套完善的能耗水耗的统计标准,对于浪费的能源和水源进行处罚,最终达到节约能耗水耗的效果,做到不浪费能源和水资源。

  3、对于森林,山岭等进行统一的确权等级划分到地方和人,这样有效率的保护环境,使西藏的森林等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4、各项经济政策,做到经济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收支相同,不过度开放。

  5、西藏的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化程度也逐渐提高,在发展市场化的同时能够做到保护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的排污要有严格的控制,要保证西藏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的认证。

  6、在西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补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等运行机制。

  7、扩大宣传力度,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结束语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稳定发展关系国家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西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使西藏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西藏自治区有自己的特色,地理环境、水资源、森林资源、日照资源都很丰富,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在沙漠化治理、坡耕地整治工程、草地治理、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力争有新突破。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使用,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发挥西藏的特色,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⑥

  西藏是一个受污染小的自治区,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环境也受到了污染,所以要提早做出保护环境的措施,扩大保护环境的宣传,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为西藏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造福当代人,造福子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摘要:自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就开始重视环境与经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阐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部分是关于我国建国里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实践。最后展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道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实践

  一、20世纪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决议

  人类社会的出现以来,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这是毋庸置疑的。农业社会时期虽然生态建设问题不是那么的严重,但是人类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和收获也在有意无意间破坏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现代的工业社会虽然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代价下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面对这一系列生态破坏,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方针政策来改善和解决这个问题。

  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给我们生活带来困扰。首先,在1996年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里就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大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持续行发展意味着我们要维护大自然的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为我国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2000年到2006年的重要决议

  2000年我国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持续发展纲要》等纲领性文件。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新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

  1.3第一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我国十八大报告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的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生态文明得到了政府政策上的极大重视,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也对造福我们子孙后代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我国不同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建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给老百姓带来的福祉越来越明显,但是也随之带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结合不同时期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工作。

  2.1毛泽东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

  首先,毛泽东提出了:“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毛泽东认为,要是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提出另一个响亮的口号是“植树造林”,他提出“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植树造林的热潮,大家都动手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不仅在当时,现代社会也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不仅会保护我们的土地,水资源,更能将这些资源更完整的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随后,他还提出了兴修水利,水利建设是根治水灾的根本。还提出了重要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为有效控制我国的庞大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毛泽东还提倡了全国性卫生清洁工作,通过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我国堆积了几十年的垃圾得到了彻底的清理,人们生活的环境也更加清洗干净,人民的身体健康指数也明显得到改善。

  2.2邓小平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

  在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实践之后的几十年里,邓小平同志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的实践理论。首先,他非常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他提出“无论是在生产建设以前,生产建设过程中,还是在生产建设得到了产品之后,都不允许有丝毫的大手大脚。”同时,他还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同样解决生产劳动中的废弃废物问题,也只有科学技术能做到合理的再利用甚至循环利用,这对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邓小平也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让我们更加相信坚持二十年,五十年这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好处,资源保留下来了,人类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之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把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

  2.3江泽民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不要,不要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逐步成熟起来。关于生态建和经济、教育的关系,江泽民提出生态文明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生态文明与科教兴国战略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态建设意识。在面对21世纪与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面对世界庄严承诺了,我国将严格遵守国际环境公约,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为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屑努力。

  2.4胡锦涛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

  在我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生态文明”这一新的理念,这是对之前提出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胡锦涛提出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胡锦涛提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加倍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关于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胡锦涛进一步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他还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以人为本。对人民消费的具体要求他提出了倡导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经济。相对于以前,我们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追捧高价钱和高档次的一次性消费产品,这不仅浪费而且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资源上的巨大浪费。绿色消费是对高消费,一次性消费与非循环消费等传统消费的摒弃,提高我们高尚的生态消费意识。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展望

  在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脚踏实地最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道路,当下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关于生态与文明兴衰的关系,习近平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中,他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用牺牲环境取代经济增长的老路子,要求创新思维。

  总之,在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实践了每一步的计划,现如今虽然还是有很多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在这些努力之后见到的可喜成果,生态文明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近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原则、组织机构以及政策体系三个方面。

  一是确立“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已经成为中国制定各项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例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发展战略”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都把生态环保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2018年6月1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把“坚持保护优先”作为首条基本原则提出来,强调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环保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中央成立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正确解读和及时解决相关改革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重大问题。2018年两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了生态环境部,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机构设置,有助于突出责任、提高效率。同时,组建自然资源部,以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了加强地方环保工作,严格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环保部门也由所在地管理改成由原环保部垂直管理,以便加强其监测、监察、执法职能;建立了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问责和追责机制,以督促各级地方政府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还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或“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这些改革举措,都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的管理体制。

  三是制定更加完备和有力度的政策体系。在战略与规划方面,不仅加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环保约束指标设置,还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规划以及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在立法方面,主要是修订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同时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014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在行政管理措施方面,主要是健全环境绩效考核制度,如设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同时加强了国际承诺,如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等。在经济政策措施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些重大政策,比较有影响的如2018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正在试点实施一些重要制度,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同时还在积极探索一些重大环境经济政策,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近年来中国绿色发展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效,具体表现主要包括环境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等。

  一是生产部门的环境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企业普遍增加了环保投入,进行了相关技术、设施和工艺的改造,生产部门的环保技术得以持续改善。2012年—2015年,中国绝大多数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有明显下降,工业部门平均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37%和41%。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三次产业比例为9.4∶45.3∶45.3,2017年上述比例变为7.6∶405∶51.9。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明显上升,这意味着2012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脱钩。工业内部的结构变化也有利于降低污染排放。例如,2012年—2015年,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变化减少了32.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三是主要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指标持续改善。2012年—2017年,中国单位GDP的主要资源消耗量持续下降。其中,全国万元GDP的能源消耗量、耗水量均持续下降,累计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1%和40%。同一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也持续下降,累计下降幅度达到36%。同时,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污染治理投入的不断加大,2012年—2017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有所下降,大部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此外,碳排放效率改善非常明显,依历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刊载数据计算可知,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0年—2017年期间累计下降29%。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2年以来,中国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有所增加且质量呈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据《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和大气污染重点治理地区的空气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不断提升,2017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36个重点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14%,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74%;此外,洋垃圾的进口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9.2%。

  二、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

  尽管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需要应对好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在短期内尽快解决,如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突出污染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可能需要在中长期内逐步解决,如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升级、生活方式转变、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等。

  1.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中国现有土壤(水力和风力)侵蚀总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30%;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森林覆盖率只有21.63%,自然湿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根据《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36.1%。七大流域中,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为中度污染;54个重要湖泊中有一半以上的水质低于Ⅲ类;2/3的地下水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及其他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急剧上升,而且中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这些因素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产业结构需要继续优化升级。总体来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变化趋势,但工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还不是特别明显。如前计算的结果,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二氧化硫减排量,仅相当于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而且,中国大多数省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制约着绿色发展,粗放式发展模式不易在短期内转变。例如,2017年,河北、吉林、陕西、安徽、江西等10个省份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45%,这意味着其生产性污染排放的压力仍比较大。特别是其中一些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污染治理任务重而专项资金不足、接续产业发展不到位、财政压力大等。

  3.节能环保技术亟待提升。一是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节能环保技术亟待突破。根据《“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当前中国的节能环保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基础性、开拓性、颠覆性技术创新,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垃圾渗滤液处理、高盐工业废水处理、能量系统优化等难点技术有待突破,高端技术装备供给能力不强。而且,绿色科技人才分布不均,顶尖人才缺乏。二是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关联度低。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绿色生产技术的商业化仍不成熟,大部分技术仍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然资金充足但是缺乏绿色技术人员支撑研发。而且很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环保投入不足,因而现实中还存在部分落后低效技术装备对中高端产品形成市场挤压的现象。三是相关节能环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工业污水处理方面,存在设备材料技术水平低、工艺运行不稳定、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程度低、治理成本偏高等问题。

  4.绿色生活方式有待形成。尽管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不少居民还没有节能节水、自带购物袋、垃圾分类等习惯,也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由于价格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居民在市场上购买非绿色产品的积极性还不高。例如,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3万辆,仅占汽车总量的0.7%。当然,不够绿色的生活方式与相应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例如,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发达,不少上班族不得不自驾车出行。

  5.体制机制及政策仍然要优化。一是一些有关绿色发展的行政手段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但对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还不强。二是环境经济手段还比较欠缺,需要一步丰富和完善。三是生态环保法规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严格执法机制亟待建立。此外,虽然地方环保部门划归国家生态环境部垂直管理,但在不少方面仍受制于地方党政部门,难以真正行使环境监督职权。

  三、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美丽中国发展目标,即“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我们应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1.转变生产模式。一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根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按照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结合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确定其产业发展方向、开发强度和政绩考核重点。二是继续淘汰资源和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落后产能。目前,淘汰落后产能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推动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责任,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三是积极发展清洁、高附加值产业。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革新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供给模式和商业模式;在能源、冶金、建材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化农业。四是加快建立基于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设立基金、信贷、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五是优化能源供应系统。一方面要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包括加大煤炭去产能工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加强能源供应体系的协调性,如扩大煤电机组灵活性,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大容量规模化储能,提升电网调峰能力等。此外,积极探索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多能互补等能源经济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

  2.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保。中国的环境保护长期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问题。加强农村地区环保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一要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及清运系统,集中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二要奖励或补贴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保行为,如利用农家肥替代化肥、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三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主要是补偿农户因参与生态环保而形成的损失,如对退耕还林、停止在水源地的畜禽养殖等形成的损失。此外,要加大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及培训力度。

  3.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保。一方面要鼓励公众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发挥公众对生态环保的监督作用。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能直接产生生态环保效应,还能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继而间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而是实现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加大环境新闻报道力度,采取灵活生动的形式,在各级学校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各类公共文化载体,传播生态文明。二是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可通过阶梯电价、阶梯水价等政策,或借鉴一些地区出台的“绿色消费积分”、“绿币”制度,引导普通民众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三是健全与绿色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健全垃圾回收体系及完善低碳交通体系。四是积极发挥公众在生态环保中的监督作用。例如,鼓励各类社会环保机构的规范健康发展,设立有奖举报基金等措施。

  4.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地方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及其分解机制,以更好地落实生态环保党政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体系,督促各级党政机构解决当地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体制,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审批,要确保生态优先。制定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科学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考核制度提供科学基础。健全区域间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生态环保队伍的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

  二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生态环保财政资金投入机制,保证与污染治理相匹配的资金投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活动。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功能重要地区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偿。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有利于生态环保的价格、财税、投资和土地政策,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保。

  三是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和严格执法机制。一方面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对于法律缺失的环境治理领域,要积极推进其环境立法进程,如土壤污染、固废防治、海洋环境、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公园、碳排放交易管理等领域的立法。同时,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严密。另一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机制,使环境法律对相关违法行为真正形成震慑。为此,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尽快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54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