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演讲稿范文】

  党课演讲稿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按照XX街道工委要求,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通过重温党史,进一步深化了我的思想认识,提升了政治站位,强化了使命担当。下面,我结合“七一”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以及接诉即办,谈几点体会:

  一、“七一”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出深刻阐释,号召全党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全党全社会激扬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是一部重整河山、改天换地的革命史、奋斗史,也是一部淬炼升华、感天动地的精神锻造史。树高千丈总有根,河流万里总有源。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百年回望,精神火炬始终熊熊燃烧,照亮充满艰辛的奋斗征程。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也应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波澜壮阔。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从未放弃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只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我们才能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攻坚克难、行稳致远。要深入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一百年来,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就要时时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感悟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砥砺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要深入领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激发动力。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奋斗就要奉献,就会有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党员烈士达370多万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新征程上,少不了“娄山关”“腊子口”,“黑天鹅”“灰犀牛”也会不期而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要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历经艰险磨难,没有被困难压垮,也没有被敌人打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我们党就一定能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要深入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七一”重要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鲜明提出“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这“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必将激励全党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体支部党员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学党史的目的,习近平讲了三条:一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二是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就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5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习近平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纵观百年历史,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指出,这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了解党发展壮大的来龙去脉,汲取历史的宝贵经验,能够使全党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满怀信心再出发、再创业,创造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一百年。

  习近平将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归纳为三个“必然要求”: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引导全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通读这篇深邃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习近平谈的是党史,念的是党情,着眼的是未来。

  翻开百年党史,人们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百年来,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因为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有了这百年辉煌。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学党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思想”是学党史的真谛。习近平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首先他就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我们当然不能在历史的书本上找到解决当前改革发展难题的现成答案,但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党不断前进的深层原理。那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结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党史,特别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历史的深刻启示,最重要的一条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百年历史是无数句这样最朴素的话语写就的。

  学党史,就是要读懂这些话,读懂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学与做相辅相成,“办实事”就是践行党的宗旨,把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习近平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这番话必须贯穿到学习教育的全过程。

  党的一切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我们今天要“于变局中开新局”,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方面内容,习近平在讲话中谈了很多,非常深刻,无疑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习近平强调,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习近平要求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所在。回望百年党史,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

  三、接诉即办

  接诉即办”是指全面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将群众诉求直派街道乡镇,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考核指标,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快速响应、快速办理、快速反馈。“接诉即办”将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2019年推出以来,接诉即办以其对民生关切的高回应性,迅速找到了基层治理抓手,激发了基层治理合力。“一打就通、一通就办、一办就好”,12345愈发成为百姓心中“能管事儿”的热线。加装电梯众口难调,杂物占据小区车位,私搭乱建暗藏隐患……当一件件市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被纳入解决议程、进入办事日程,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让城市治理有了源头活水。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就需要贯彻城市的人民性,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感受到温度,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城市政府推行了政务服务改革,通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让民众只进一扇门,办好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实现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大提升了民众的办事效率。通过政务服务改革,我们逐步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民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

  “接诉即办”则是北京在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有效互动、真正实现互动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迈出的关键一步。民众除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之外,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政府来解决,或者需要政府协助来解决。由于公共事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民众常常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政府部门解决自身诉求,或者反映他们对于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这使得,一方面,政府规模很大,专业性很强,干预领域很广;另一方面,民众在与政府交往中常常有一种无力感,遇到事情不知道应该找谁来解决。北京通过12345市民热线电话,建立了一个民众直接找政府、一次找政府的渠道和机制,这是更深层次的“以人民为中心”。

  “接诉即办”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同时对其业务、功能、流程和制度进行全面变革,使之成为超大城市治理中政府与民众有效互动的北京样本。“一号响应”是“接诉即办”最大特点,2019年以来北京已经整合51条全市政府服务热线,将全市16个区、338个街道乡镇、市级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12345热线平台系统,企业和群众诉求实现了全口径的统一。在“一号响应”的基础之上,“接诉即办”通过直接派单在事件办理上下功夫,让民众的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接诉即办”的建立,使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治理中更加考虑民众的需求、意见、感受和态度,人在治理中的重要性凸显,政府和民众的疏离感降低,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治理变革。“接诉即办”在积极响应民众诉求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治理主体让民众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实现与民众有效协商和沟通,将诉求解决的评价权赋予民众,并且进一步探索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真正实现超大城市治理全过程中的“以人民为中心”。

  接,是义不容辞的态度和职责;诉,是老百姓的期盼与需求;即,是闻风而动的作风和理念;办,是扎扎实实的作为与担当。接诉即办,回答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命题,标注着城市治理的价值依归。正如有学者指出,今天的中国社会,正走出“乡土中国”,进入“城市中国”。城市治理,尤其是超大城市治理,愈发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指标。从北京的实践经验看,不论是强调“首接负责”,确保群众诉求一接到底不被“踢皮球”,还是注重“向下赋权”,给予街道社区更多调集资源解决问题的权力,着眼点都在“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样本典范,接诉即办不仅是“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北京方案”。

  大城之治,千头万绪,关键在于总结“治理规律”,消除“责任盲区”。事实上,统观这些年来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扎实探索,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总结规律,在履职尽责中梳理经验,在举一反三中完善机制。两年多来,从“闻风而动、接诉即办”,一个诉求一个诉求地解决,到“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主动发现并打包解决一类问题,再到“每月一题、标本兼治”,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集中解决一批高频问题,随着治理经验的愈发充实,治理姿态也更加主动。有市民形象地说:很多问题以前是“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现在是“拔大葱”,直接把问题连根拔走。事实说明,多多开展“城市体检”,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能“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今天的北京,正处于城市更新的关键阶段。随着精细化治理走向纵深,很多面儿上的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利益纠葛复杂的痼疾顽症。这些问题积累时间长,解决难度大,群众牢骚也多,很难一事一议,也往往不限于单一领域、单一利益主体。同时,这些问题又往往具有一定共性,各家的“高招”都值得关注、分享和参考,对深化城市治理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接诉即办也进入到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立法完善顶层设计,以制度刚性进一步厘清权责。当“制度力量”进一步转化为“实践力量”,治理效能也将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接就要接到底,干就要干到位,既要做问题的发现者,也要做工作的推进者、资源的协调者。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契机。而对广大市民来说,则要进一步强化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既要从自己身边找问题,也要从城市大局想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有分歧商量着办,需协同联合着办,各方携起手来,推动接诉即办走向纵深,也是落实“精治、共治、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6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