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hk.com--会计实习报告】

  在企业会计中,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什么来作为基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实际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正确计算各期间的经营成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基础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采用其他计量基础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种由传统的单一历史成本转为以历史成本为主导、多种计量基础并存的变革,表明我国会计计量取得革命性进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定义

  1、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获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

  2、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

  3、会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

  一、会计确认本质上,财务会计是一个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开放的信息系统。它主要运用确认和计量,处理财务数据,使之转化为财务信息并披露相关的非财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的传递,供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类似的经济决策。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其实由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四个程序组成,四个程序各有自己的功能。但确认和计量需要会计人员专业判断,在整个会计行为中起导向(决策)作用。一般来说,每一次交易与事项发生,若能作出正确的确认,并给予可靠的计量,则只要遵循复式簿记技术,符合财务报告框架,就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与相关,并有足够的透明度。

  会计确认与计量虽然重要,但由于它们所代表的会计决策是一种深层次、鲜为人知的隐蔽的会计活动,经常不被人们所注意,确认尤其是如此。记录与报告则代表会计的行动,比较容易觉察它们。认识任何一个事物,人们总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经历着一个深化的过程。对于会计的上述四个程序的研究和认识,大体上也是如此。

  20世纪60年代前,会计尚仅以记录和报告作为自己的特征。例如美国1953年8月,由会计程序委员会组成的会计名词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重新整理发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公报”(Accounting Terminology Bulletin =No.1=把会计定义为“一种艺术,将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事项予以记录、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形态并用货币表示以及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ATB No.1.par.9)这个在当时最具权威性的会计定义,完全没有提到确认,至于计量,只是笼统地用“货币表示”来表述。1966年8月美国会计学会为庆祝学会50周年纪念大会而发表了著名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ASOBAT )。该说明书将会计重新定义为“为了信息使用者可作出判断与决策的辩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ASOBAT chapter I)。AAA在会计程序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量,同时也涉及确认。不过,仍仅用辩认(identifying)这一狭义的概念,与后来的FASB提出的确认(Recognition)概念不尽一致。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表第4号报告“ 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仍沿用ASOBAT 的观点,但对确认这一会计程序的认识上有了发展。APB Statement No.4认为,财务会计存在着财务会计程序(Financial Accounting Process)。它由一系列操作构成,并在每一会计期间内有系统地加以执行,这一系列程序的第一、二两点就是:(1)选择事项,即将要报告的事项予以识别。因为影响一个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事项,并不是当其发生时即能加以报告;(2)分析事项,即决定这些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APB,1970),究竟什么是识别即确认,APB在这里作了进一步(尽管不全面)的解释。不过,对于会计确认,作出迄今被公认为科学而全面的解释,应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84年12月颁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早在FASB的第3号概念公告(1980年12月)的第83段(即取代它的第6号概念公告第143段)就指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正式记入或计入一个主体财务报表的程序。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第5号概念公告对确认的定义,确认与非确认的界限,以及确认的基本标准和收入确认的指南都作了重要的阐述。

  第一,整个会计程序中,确认是项目应否列入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第一道关口。其中要素的定义又是应否确认的首要考虑因素。“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之类正式地记录或计入某一主体财务报表的程序(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则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和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取消的变动”(FASB,1984)。

  第二,由于确认,既要用文字,又要用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金额且必须包括在财务报表的总计之中。那么用其他方法(如注释,正文中加括号,辅助信息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与事实,就不是确认。

  第三,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

  1.确认这个程序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每当一项交易、事项发生、就要识别是否某两项目应在会计上正式记录(即按复式记账要求,作成会计分录),它们应记入哪一个财务报表的要素(项目)和账户,应在何时予以记录并计入报表,在记录或计入报表时是否符合四项基本标准?并且还应考虑:效益是否大于成本,所应记录和计入报表的项目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

  2.凡是在财务报表上通过确认加以表述的部分,必然正式经过会计分录,其文字归属于报表的要素与所属账户与项目,而金额则必须计入报表的总计,因此确认总是指在财务报表之内且不包括括弧中的旁注。在整个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是核心,而在财务报表中,表内确认部分应是最相关、最可靠的财务信息,确认不可能包括非财务信息。财务报告有两种表述信息的方式:一是确认(仅限在财务报表表内的、可计入总计的财务信息);二是披露(包括报表附注、辅助报表和其他信息传输手段所表述的财务、非财务,主要是非财务信息)。

  3.确认的范围,包括记录和报告,但确认不等于也不是要替代后两者。对记录来说,确认主要指:(1)是否有项目应作为要素进入会计系统正式记录;(2)何种要素应当记录;(3)何时应予记录。而如何记录则在上述三点决策之后才能运用复式簿记原理与技术作出。可见,如何记录虽然也在广义的确认程序(过程)之内,但狭义地看确认,此时已进入另一个会计程序-记录。从报告来看,也是如此。对于在财务报表的表述而言。(1)有无项目应进入报表系统;(2)该项目应列入何种要素;(3)何时应当在报表中表述并将其金额列入报表总计等三个步骤属于会计确认,它所代表的是会计的决策行为。至于如何在财务报表中表述(除确认外还包括披露),那也意味着财务会计的活动进入了最后的程序-报告。总之,确认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代表会计行为中的识别、判断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也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正确的确认依靠什么?主要依靠会计人员专业判断水平。

  4.作为一个程序和过程,确认对大多数交易和事项所应予记录和报告的项目可以一次完成。例如发生的费用如电费,由于购入的该项劳务(能源)当时就能消耗掉,已记录的项目不可能发生后续的变动,因此这类交易和事项只需要一次确认即可完成,但是由于确认涉及对记录和报告两个程序的决策,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切交易和事项都要经过初步确认作成记录,然后通过再确认(第二步确认)予以报告。

  有一些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其已记录和已报告的项目嗣后可能发生变动,而需要后续确认甚至不再符合确认标准而需要终止确认,比如:

  (1)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确认为资产后,由于价值变动而批准进行重估价,则重估价的记录与报告的确认,应属于后续确认(Subsequent Recognition)。

  (2)按现行成本或公允价计量的某些项目在其交易开始时是通过初始确认(Initial Recognition),在初始确认后如现行成本或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一般于下一个报告年度开始按变动后的成本或价值重新确认,即所谓后续确认。如果已确认的某个项目不再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例如已确认的资产由于作为其他企业的抵押(担保)而当做担保品被偿付债务进行处置,本企业对它不再保持控制的能力,这时,对该项资产,就要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终止确认(Derecognition)

  由此可见,确认不一定一次完成,它可能形成一个较长期的,甚至多次才会完成的过程。

  要注意初步确认(First-step recognition)和第二步确认(Second-step recognition)即再确认与初始确认(Initial recognition)和后续确认(Subsequent recognition)的区别。前者指交易和事项发生后每一个应予以确认的项目都先在帐簿(或其他记录手段)上记录,然后再计入财务报表的两个步骤。后者则指相同的项目可能由于计量上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事项修改(调正)原先确认的金额。不论初始确认或后续确认均须通过初步确认加以正式记录并通过第二步确认在财务报表表内表述。

  5.FASB在第5号概念公告中的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提出财务报表所有要素必须共同遵循的确认标准以及收入确认的补充指南。

  确认的第一项标准是需符合要素的定义,也许有人认为“定义”是抽象的概念,它如何作为确认的标准?其实,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定义要素不是为定义而定义,而是为确认而定义。要素的定义必须是要素的特征(本质属性)的反映。因此要素的定义乃是定义的基本特征的组合,我们分解每一项要素的定义,就能发现不同的要素有什么特点。比如,资产,其定义是“特定主体基于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为主体所取得或主体能加以控制” 。从这个定义可分分解为资产的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 ;第二,该经济利益已为企业所取得或予以控制;第三,企业所取得或已能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已发生的结果。这样,会计人员对这三个特征就不再感到抽象,而可当作辨认某一项目是否属于资产的本质的标准。

  这里是引用美国SFAC No.5 P.25的资产定义。IASC在其“财务报表编表框架”中则把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能加以控制的资源,该资源是过去事项的结果,预期可使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2001 ,IASC P.66)。两个定义的明显区别是FASB的资产定义认为资产是企业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ISAC的资产定义是预期使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FASB认为该项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为企业取得和控制而IASC则认为该资源仅为企业所控制。至于我国,则把资产定义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会计制度》(2001)第5-6页)。我国定义同时参考了FASB和IASC 的提法,但对于“经济利益”的表述,既不加“未来的”,也不加“可能的”等定语。

  在未来的经济利益加上“可能的”定义,主要为了表明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可参考SFAC No.6注释(18)和(21)(见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FASB 《Original Pronouncements-Accounting Standards 》as of June 1,1996,1996/97 edition Vol Ⅱ p.p.1119-1120.

  按照当前的FASB的概念框架,一个项目要作为资产来确认,这三个特征是缺一不可的。但是FASB 又强调未来的经济利益才是资产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n asset )(FASB,1985),因为资产对企业必须有用:或用于交换其他经济资源;或用以清偿其债务;或用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与劳务。这一特性是资产最不可或缺的,其次它必须属于企业所有或企业有权予以控制。否则。它的有用性对企业来说便是空的。至于说“为企业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这一特性,似乎可以灵活看待。就是说,不一定是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也可以是尚未发生的未来事项,只要通过合约(合同),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未来经济利益已经明确地转移企业,也可符合确认中的可定义性标准。

  对于资产的三个重要特性中第三个特性作灵活的解释,FASB似乎已有先例。在FASB颁布的“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准则中,它先重述了资产和负债的三项重要的特性,而后,就衍生工具来说,FASB指出“一项衍生工具的清算能力通过收取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而处于有利的条件之下,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right)的证据,从而是衍生工具成为资产的必须承认的证据。”(FASB,1998)这里讲衍生工具的清算能力,显然指未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也是指未来。把衍生工具定义为资产(金融资产)的基本标准是它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获得“利得( gain)的条件下有收取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的权利),可见,FASB把衍生工具确认为资产的基本标准,正是资产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未来的经济利益,也体现了FASB在第6号概念框架第172段中着重阐述的原则:”未来的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s://www.hy-hk.com/8843.html